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5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背景 ]保证硬膜外穿剌成功 .[病例报告 ]硬膜外穿剌时左手食指第二节在针下紧贴针体用力压紧皮肤 ,同时用左手拇指及食指第二、三节交界处捏紧针体 .右手拇指及食指第二节偏桡侧捏紧针蒂 ,双手协同进针 ,并感觉组织层次 ,每进 1~ 2mm用手轻轻试推注射器芯 ,直到有穿过黄韧带后进入硬膜外腔的手感为止 .施术病例全部安全成功 .[讨论 ]硬膜外穿剌中自已体会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远距离激光引导进针角度装置辅助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结节穿刺术患者,其中50例接受远距离激光引导进针角度装置辅助CT引导下穿刺(观察组),50例接受常规CT引导下穿刺(对照组),比较2组进针深度、CT扫描次数、单次穿刺成功率、诊断准确率、穿刺时间以及气胸、针道出血等并发症。结果观察组CT扫描次数、穿刺时间及气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单次穿刺成功率、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无论进针深度如何,观察组对直径1 cm病灶的CT扫描次数、穿刺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针道出血和气胸发生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中直径≤1 cm病灶CT扫描次数、穿刺操作时间及针道出血、气胸发生率亦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远距离激光引导进针角度装置辅助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可提高穿刺准确率,缩短操作时间,减少并发症,尤其适用于直径≤1.0 cm结节。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进针路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肺部病变患者,根据规划进针路径是否与床面垂直分为垂直床面(PT)组与非垂直床面(NPT)组,是否与体表垂直分为垂直体表(PB)组与非垂直体表(NPB)组,测量各组实际进针路径与规划路径间的偏移角度、针尖偏移距离及进针深度,统计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及术后气胸、针道出血例数。结果 86例中,83例(83/86,96.51%)获得、3例未获明确病理诊断。术后气胸发生率12.79%(11/86),针道出血发生率33.72%(29/86)。实际进针时,各组角度均有不同程度偏移,PT组偏移角度小于NPT、PB、NPB组,针尖偏移距离小于NPT及PB组(P均0.05);各组穿刺时间、进针深度、穿刺次数及术后气胸、针道出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发生气胸与未发生气胸者之间,进针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针道出血与未出血者间进针深度、穿刺时间及穿刺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偏移角度与进针深度呈负相关(r=-0.37,P0.01),针尖偏移距离与进针深度呈正相关(r=0.45,P0.01)。结论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时,使患者处于倾斜位,选择垂直于床面且进针较短的穿刺路径有助于减少偏移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食管占位性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食管占位性病变患者(37个病灶),统计取材成功率、穿刺病理诊断率及诊断准确率(以术后病理诊断或随访诊断为最终诊断)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37个病灶均穿刺取材成功并获明确病理诊断,32个病理结果为阳性(肿瘤性病变)、5个为阴性(炎性病变或正常组织),穿刺病理诊断率100%。32个阳性病变穿刺病理诊断与最终诊断结果均一致;5个穿刺阴性病变中,3个与最终诊断一致,2个术后病理均为胃肠间质瘤,穿刺诊断准确率为94.59%(35/37),假阴性率40.00%(2/5)。术后2例出现少量气胸、3例穿刺针道少量出血,1周后均自然吸收,并发症发生率13.51%(5/37)。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食管占位性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对肝脏实性占位性病变自动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有肝脏实质性占位病变的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肝肿块穿刺组织自动活检术,分析其病理结果与超声声像图的关系。结果33例活检均能获得明确的病理结果,组织学诊断率达100%,全组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肝肿块穿刺组织自动活检术简便、取材质量好,是一种并发症少、诊断率高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佳治疗方法。方法:对1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在腰部使用按压、揉法、拿捏法放松腰部肌肉,拔伸并牵抖腰部,行腰部斜搬伸腿法,最后用揉法放松腰背部肌肉。推拿结束后,用毫针对突出病位的华佗夹脊穴作输刺法,配穴:环跳、阳陵泉、委中、昆仑、阿是穴接电针治疗。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痊愈66例,好转41例,无效8例,有效率93.04%。结论:推拿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对比观察CT引导下以半自动活检针(SAB)与全自动活检针(AB)行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328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肺病变患者,根据所用活检针分为SAB组(n=151)及AB组(n=177);比较组间可操作性、诊断效能和并发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影响高级别肺出血的独立影响因子。结果 2组穿刺成功率均为100%。AB组可操作评价结果均优于SAB组(P均<0.05)。2组诊断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为100%;SAB组诊断敏感度91.00%、准确率94.04%、阴性预测值85.00%,AB组分别95.52%、96.61%及87.76%,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气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出血及高级别出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灶大小、与胸膜距离及活检针类型是高级别肺出血的独立影响因子(OR=0.95、1.06、2.61,P均<0.05)。结论 CT引导下以SAB或AB行经皮肺穿刺活检均安全、有效;以AB活检临床可操作性更强,而以SAB活检肺出血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08.
腹腔镜下单极电针烧灼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估对克罗米芬耐药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不孕妇女进行腹腔镜下单极电针烧灼、穿刺治疗后的行经情况,排卵率、生殖结果及粘连形成情况。方法 对28例克罗米芬耐药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不孕妇女行腹腔镜下单极电针烧灼,穿刺双侧卵巢,术后监测月经情况,自发排卵率,妊娠率,粘连形成情况。结果 术后月经规则者100%,自发排卵发生率85.7%(24/28),术后受孕率42.8%(12/28),对4例术后6-12个月又出现闭经,月经稀发,经克罗米芬治疗无效的未孕妇女进行了第二次腹腔镜手术,发现2例有卵巢表面微小、膜状疏松粘连,2例第二次手术后自然妊娠。结论 腹腔镜下单极电针烧灼、穿刺双侧卵巢是治疗对克罗米芬耐药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无排卵的有效治疗方法,手术方便,易行,术后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手术所致卵巢表面的创伤小,术后仅少数病人发生卵巢表面轻度粘连,对手术治疗后复发病人行再次手术仍然有效。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与开放性手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 ,并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操作要点。【方法】对 12 4例肾结石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 (微创组 )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开放性手术 (开放组 ) 118例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为 (70 .1± 14 .8)min ,术中出血量 (47± 33.6 )ml、术后用止痛药 2 6例、术后发热 4 2例、下床活动时间 (2 2± 4 .0 )h ,住院时间 (5 .2± 1.2 )d均分别显著少于开放组的(10 7± 30 .7)min ,(2 12 .2± 70 .3)ml,118例 ,94例 ,(5 4± 5 2 .2 )h ,(13.6± 2 .9)d ,P均 <0 .0 1,而结石取净率显著高于开放组 (93.5 5 %vs 6 1.86 % ,P <0 .0 1)。【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具有创伤小 ,出血少 ,结石取净率高 ,患者康复快 ,疼痛轻等优点 ,是一种治疗肾结石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由钝器伤及头皮所致的头皮血肿,较小的1~2周左右可自行吸收,较大的则需穿刺抽吸出积血,局部加压包扎,经多次治疗才可愈合。穿刺时一般都是使用注射器接针头直接穿刺抽吸,锐利的针尖在血肿腔内变换角度抽吸时易刺痛患者,尤其儿童哭闹时更易造成再损伤。另外由于注射器直接接针头,使操作空间小,稳定性差。我科2006年1月-2008年6月采用静脉留置针接注射器穿刺抽吸头皮血肿内积血,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