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1.
本文总结我院1982年1月~1989年12月,因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出生后一周内死亡的30例新生儿围产期临床和病理尸解资料.致死原因分析结果:重度窒息不可逆转2例(6.7%),气胸7例(23.3%),肺出血8例(26.7%),肺透明膜病6例(20.0%),肺炎1例(3.3%),脑水肿3例(10.0%),心力衰竭3例(10.0%)。文章并就MAS死因与胎儿宫内窘迫、呼吸道内胎粪和新生儿肺部并发症等诸因素的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含有SARS相关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M基因片段的核酸疫苗,观察其免疫小鼠后病毒特异性抗体产生情况。方法:将合成的M基因片段克隆到核酸疫苗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免疫小鼠后,用SARS—CoV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定期检测免疫小鼠血清中抗SARS—CoV的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构建了重组核酸疫苗质粒pVCo—M,免疫小鼠后可诱导产生出病毒特异性抗体。结论:以M为抗原基因的DNA疫苗能诱导SARS病毒特异性抗体,为进一步改进或探索同类DNA疫苗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88年1月到1990年12月活产婴4447例,于宫口开大3cm时行人工破膜,分娩时常规清除新生儿第一口吸气前气道内粪染粘液,微泵吸尽咽喉部、食道和胃内粘液。对Ⅱ、°Ⅲ°胎粪污染儿,采用中药煎汤蒸气吸雾疗法,同时用氨芐或先锋1号静推。结果:胎粪污染率16.2%,MAS 发生率1.8%,MAS病死率(5例)0.69%,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本文方法对减少MAS发生率和MAS儿的病死率起到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4.
儿童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儿童发病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drome,pSS)临床特点,了解其与成人发病的pSS之间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治的pSS 421例,其中儿童发病者21例,成人发病者400例。结果 儿童组男2例,女19例,成人组男35例,女365例,两组间男女比例相似;成人发病者首发症状表现多样化,常见口眼干燥、关节疼痛、腮腺肿大、肾小管酸中毒等,儿童发病者首发症状以肾小管酸中毒、反复腮腺肿大、皮肤损害多见,未见肺部及神经系统明显受累;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儿童pSS肾小管酸中毒(52.4%)、皮疹紫癜(47.6%)均高于成人,而成人pSS的眼干燥(61.0%)和肺部病变(25.2%)则高于儿童(P均<0.01);实验室检查方面,儿童pSS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及γ球蛋白阳性率为100%,均高于成人pSS(p相似文献   
15.
1989~2003年云南省艾滋病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目的 了解云南省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艾滋病流行特点和变化趋势。方法  1989~2 0 0 3年对注射吸毒人群、女性性工作者、嫖客、性病患者、结核病患者、孕妇、献血员采用哨点监测、专题调查和常规资料收集等方法进行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989年首先在边境注射吸毒人群中发现较高水平的艾滋病流行 ,截止到 2 0 0 3年 12月 ,全省共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者 14 90 5例 ,分布于全省 16个地州的 12 1个县 (市 ) ;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为 2 1 2 %~ 2 7 8% ,6个地区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超过 4 0 % ;女性性工作者、嫖客HIV感染率分别为 1 2 3%~ 6 6 7%和 0 3%~1 8% ;男性性病患者HIV感染率为 2 1%~ 2 7% ,个别地区达 10 8% ;孕妇HIV感染率 1993~ 2 0 0 2年为 0 14 %~ 0 2 5 % ,2 0 0 3年上升到 0 37% ;结核病患者的HIV感染率为 1 5 %~ 1 6 % ;1999~ 2 0 0 0年献血员的HIV感染率为 0 0 1% ,2 0 0 3年上升到 0 0 7%。结论 云南省艾滋病流行始于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 ,经注射吸毒人群从边境地区向内地传播 ,注射吸毒人群感染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性传播途径呈上升趋势 ,并在一般人群中呈现低水平流行 ,局部地区进入广泛流行阶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治疗儿童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的近、中期疗效.方法 2005年2月至2009年9月,6例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病儿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其中男5例,女1例;年龄6~12岁.确诊川崎病0.5~5.0年.冠状动脉左主干闭塞1例,左、右冠状动脉瘤样病变5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例,Ⅲ级5例.术前心脏超声示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39~54 mm;左室收缩未内径(LVSD)23~45 mm;左室射血分数(LVEF)0.33~0.71;二尖瓣中度反流1例.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移植血管均用动脉,平均旁路移植血管(2.0±0.6)根.其中左乳内动脉4根,桡动脉7根.同期冠状动脉成形术4例,二尖瓣成形术1例.结果 无手术死亡,体外循环平均(95.6±31.0)min;主动脉阻断平均(57.8±33.9)min.术后LVDD 32~56 mm,LVSD 21~39 mm,LVEF 0.45~0.71.冠状动脉CT示移植血管均通畅.均获随访,无远期死亡,病儿生长发育同正常同龄儿.随访0.1~4.5年,心功能平均(1.4±0.55)级.5例术后1年移植血管100%通畅,1例术后2年移植血管通畅.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以有效治疗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病变,全动脉化有利于旁路血管远期通畅,其近、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合患儿相关危险症状,制订有效的护理措施,达到早发现、早干预,赢得抢救患者的最佳时机。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162例,其中危重症患儿82例为实验组,普通患儿80例为对照组。对相关的危险症状,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对两组患儿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手足口病危重症和普通症患儿中,性别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0.012);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5,P=0.438);首次就诊距离发病3d以上者有统计学意义(χ2=12.64,P=0.002);其他有统计学差异的症状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惊跳、四肢抖动、肌无力、肌张力增高、发热、血压高。结论尽早发现手足口病危重症患儿,以便及早采取治疗的护理措施是:前瞻性和针对性观察危险症状,加强监测生命体征、高热的护理、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护理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亓立祥  陈红  郭恒 《中国骨伤》2009,22(4):319-320
病例1:男,46岁,酒后昏迷7h收住内科。酗酒后倒在卫生间,7h后被发现送医院。入院时体检:呈深昏迷状态,压眶反射消失,右前额可见一血肿,右臀横纹处有擦痕。次日患者渐醒后,觉右臀部疼痛、肿胀、皮肤发亮,右下肢疼痛及小腿麻木。查体:右臀肿胀、张力高,局部皮温稍高,压痛明显,压之有右下肢放射痛,右髋关节伸髋及外展时疼痛明显,轴向叩击痛不明显,右小腿内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躅背伸力下降。臀部X线片见软组织弥漫性肿胀。右臀部CT扫描:右臀部软组织显著肿胀,内有不规则低密度区,CT值为3924Hu。  相似文献   
19.
高宗文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636-1638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对急性肺损伤肺部转归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急性肺损伤患者根据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谷氨酰胺治疗组(Gln组),每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肠外营养支持,Gln组同时给予谷氨酰胺治疗.治疗7d,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和治疗前后的APACHE Ⅱ评分、Murray肺损伤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和Murray肺损伤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 <0.05),其中Gln组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和Murray肺损伤评分分别为(6.54±2.31)分和(0.53 ±0.42)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10.43 ±2.15)分和(1.53±0.62)分(t=3.15、2.17,均P<0.05).Gln组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分别为(6.17 ±4.53)d、(13.41 ±8.74)d,均少于对照组的(11.57±5.25)d、(21.34±10.27)d(t=2.78、4.62,均P<0.05).结论 谷氨酰胺有利于改善急性肺损伤患者的转归,是危重患者肠外营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We performed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mucocutaneous toxicities associated with sorafenib, an oral multi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Eligible studies included randomized Phase II and III trials of patients with solid tumors on sorafenib daily describing events of hand foot skin reaction, skin rash, alopecia, stomatitis or pruritis. Patients treated with sorafenib had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isk of all-grade mucocutaneous toxicities. The RR of all-grade hand foot skin reaction, skin rash, alopecia, stomatitis and pruritis were 4.33 (95% CI: 3.06–6.14), 2.67 (95% CI: 1.86–3.83), 3.93 (95% CI: 2.07–7.45), 2.9 (95% CI: 2.26–3.73), 2.29 (95% CI: 1.87–3.03); respectively. Exploratory subgroup analysis showed no effect of tumor types or treatment regimen (monotherapy versus combination) on the RR of mucocutaneous toxicities. Our meta-analysis has demonstrated that sorafenib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of developing all grade mucocutaneous toxicities compared with contr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