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66篇
药学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本文读解和分析了BeckMan Array 360 System钥匙盘的数据结构,研究了HD-COPY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应用HD-COPY对Array 360 System钥匙盘备份的机理和过程。  相似文献   
12.
A bench study was performed on 42 different pulse generators (PGs) to evaluate the time required to actuate an "emergency backup" (EBU) program. PGs were programmed to loss of capture before the EBU programming key was activated. Activation times for the EBU pause were measured on an ECG strip from the first noncaptured beat to the first recaptured beat while the total pause was measured between the two captured beats. Each test was performed five times. Special features for temporary threshold testing were also evaluated. Mean activation times for EBU pauses ranged from 1.46–11.90 seconds with total pauses of 2.18–12.94 second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for EBU activation times from the same PG but utilizing older and newer generation programmers, e.g., 10.90 (old) versus 4.54 seconds (new) for a mean EBU pause. Extreme variations existed in EBU activation times for programmers with multiple "EBU keys" for the same PG, e.g., 12.94 versus 4.96 seconds for the mean total pause. The special features for temporary threshold testing resulted in mean EBU pauses measuring 0.62–2.88 seconds and mean total pauses of 1.21–3.76 seconds. The special features were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manual activation of the "EBU key" for regaining capture with few exceptions. Activation times were complicated by multiple programmers for the same PG and several "EBU keys" on the same programmer.  相似文献   
13.
戴健  王敏  秦瑞平 《河北医药》2002,24(3):209-211
目的;综合我院信息管理系统在实施和维护中的经验和体会。进一步探讨决定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成败因素及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有效措施。方法:在实施中既要有主管领导的支持和各相关业务部门的密切联系,还要充分作好数据字典的准备工作及相关业务部门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但要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硬件设备,而且还要作好系统的日常维护,数据备份及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结果:正是采取了上述措施与方法,我院信息系统第一阶段工程的实施非常顺利,而且工期短,系统在投入运行三年来平均无故障经达到99%,为医院信息系统后期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结论:(1)医院信息系统的实施是需要领导,各业务部门,医护人员及计算机技术人员共同来完成的一项长期的工程;(2),只有采用有效的,,和能保证系统1周24h不间断运行。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DataGuard在数据安全保护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并结合医院对数据安全方面的要求,详细的介绍了DataGuard在我院"军字一号"系统中的应用。为保障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提供了一种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ORACLE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过程,给出了医院系统ORACLE数据库的断点恢复及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肿瘤科在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实行备班和机动护士相结合的弹性排班模式的方法探讨。方法:设置备班与机动护士相结合,实行弹性排班,以就近支援的原则紧急情况下实行科内调配护理人力资源,以“化零为整”实现补休,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量不同状态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结果:备班人员上班80人次,机动护士调动37人次,患者在检查中意外抢救成功率100%。年底时无人欠休。结论:备班和机动护士相结合的弹性排班模式,是根据病人需求和临床特点灵活利用人力资源的一种管理方法,较好地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短期现象,保障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持续数据保护技术(CDP)的含义、特点及应用模式,并以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为例,探讨了该技术在图书馆数据保护中的应用。通过运用持续数据保护技术,实现了高效的数据保护,提升了数据的安全性,为图书馆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构建医院放射科PACS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超大容量医学图像的存储和备份理),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符合我国中小型医院实情的图像存储系统方案。通过对该方案的设计及测试,此方案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备班日常化管理在肿瘤科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及成效。方法:从设置备班原则、建立备班制度、落实备班管理方法和备班职责与调休等方面进行备班日常化管理。结果:通过备班日常化管理,使护理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2011年底无一人有欠休;备班产生的加班调休在2周内均得到落实;2011年护士离职4人,比2010年减少8人。结论:备班日常化可灵活管理和运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是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安全显得日益重要,数据备份是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数据有多样性、保存年限长、用户对数据的需求不确定性等特点,其备份策略也不太一样。从备份的分类谈到备份策略的选择,简述各种备份方式的实现方法,重点谈到HIS系统数据备份的策略,包括完全备份、差异备份、日志备份的建立以及本地备份、异地备份、磁带备份的选择等,尝试给中小医院的数据备份提供一种合适的备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