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55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91.
目的:分析基于贝叶斯模型框架下市面上几种降脂中成药联合他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同时手工检索相关灰色文献、会议资料,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9年3月,收集他汀类联合降脂中成药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NoteExpress进行文献管理、gemtc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0项随机对照试验,共涉及5种常用降脂中成药。脂康颗粒、丹田降脂丸、降脂灵片联合他汀类降脂药能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康颗粒、丹田降脂丸、荷丹片联合他汀类降脂药均能显著降低三酰甘油(T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丹田降脂丸显著高于血脂康胶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脂灵片、丹田降脂丸、荷丹片联合他汀类降脂药均能显著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康颗粒、荷丹片、降脂灵片、血脂康胶囊联合他汀类降脂药均能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田降脂丸降低TC、TG以及提高HDL-C疗效最显著;脂康颗粒降低LDL-C疗效最佳的概率最大。  相似文献   
292.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5例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血脂康口服,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抽血查血脂及hs-CRP,查心脏彩超等。结果2组治疗后血脂无明显变化,而治疗组治疗1周后hs-CRP即开始降低,心功能开始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血脂康在早期即可明显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hs-CRP的水平,改善心功能,与血脂TC、LDL-C下降无相关性,说明血脂康治疗心力衰竭是通过调脂以外起作用的,可能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293.
张瑾  樊佳溶  陶诗怡  陈颖  黄力 《中草药》2023,54(21):7142-7155
目的 系统评价口服中成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和维普(VIP)数据库中关于口服中成药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8月31日。对符合标准的文献提取相关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4和Stata 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包含11种口服中成药,包括1861例患者。在降低脉搏波传导速度水平方面,传统Meta分析显示常规化学药(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CWM)联合心脉通胶囊、松龄血脉康胶囊、血脂康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复方罗布麻颗粒、虎杖叶胶囊、杞菊地黄丸、冠心舒通胶囊、麝香保心丸、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疗效均优于单纯CWM;网状Meta分析显示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分别为CWM联合杞菊地黄丸/复方丹参片/麝香保心丸。在降低脉压水平方面,传统Meta分析显示CWM分别联合心脉通胶囊、血脂康胶囊、杞菊地黄丸疗效均优于单纯CWM。在降低收缩压水平方面,传统Meta分析显示CWM分别联合心脉通胶囊、松龄血脉康胶囊、血脂康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复方罗布麻颗粒、杞菊地黄丸、冠心舒通胶囊、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疗效均优于单纯CWM;网状Meta分析显示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分别为CWM联合杞菊地黄丸/复方丹参滴丸/松龄血脉康胶囊。在降低舒张压水平方面,传统Meta分析显示CWM联合心脉通胶囊、松龄血脉康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片、复方罗布麻颗粒、冠心舒通胶囊疗效均优于单纯CWM;网状Meta分析显示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分别为CWM联合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复方罗布麻颗粒。在不良反应方面,口服中成药联合CWM治疗总体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好。结论 在CWM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口服中成药能够改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但由于各中成药纳入的研究数量及质量间存在差异,且缺乏中成药直接比较的研究,故该结论还有待更加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294.
目的观察血脂康联合依折麦布对糖尿病前期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糖代谢影响。方法糖尿病前期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10 例。随机分为A 组和B 组,常规治疗基础上,A 组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B 组加用血脂康胶囊1.2 g 和依折麦布10 mg 治疗1、6 和12 个月,比较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新发糖尿病例数变化,以及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结果①A 组治疗6 和12 个月时的FBG 较基线升高;B 组治疗6 和12 个月时的FBG,1、6和12 个月时的2hPG,12 个月时的HbA1c较基线和与A 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A 组治疗1、6 和12 个月时的hs-CRP,12 个月时的IL-6、TNF-α 较基线下降;B 组治疗1、6 和12 个月时的hs-CRP、TNF-α、6 和12 个月时的IL-6 较基线和与A 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脂康联合依折麦布通过抗炎作用改善糖尿病前期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糖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