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24篇
  免费   2517篇
  国内免费   875篇
耳鼻咽喉   138篇
儿科学   564篇
妇产科学   585篇
基础医学   1728篇
口腔科学   713篇
临床医学   6461篇
内科学   4396篇
皮肤病学   470篇
神经病学   952篇
特种医学   44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3167篇
综合类   4055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342篇
眼科学   884篇
药学   4808篇
  16篇
中国医学   360篇
肿瘤学   1735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407篇
  2022年   741篇
  2021年   1235篇
  2020年   1193篇
  2019年   1233篇
  2018年   1232篇
  2017年   1252篇
  2016年   1128篇
  2015年   1256篇
  2014年   2086篇
  2013年   2690篇
  2012年   1929篇
  2011年   1970篇
  2010年   1593篇
  2009年   1616篇
  2008年   1657篇
  2007年   1593篇
  2006年   1483篇
  2005年   1275篇
  2004年   1091篇
  2003年   1007篇
  2002年   802篇
  2001年   706篇
  2000年   548篇
  1999年   474篇
  1998年   419篇
  1997年   463篇
  1996年   319篇
  1995年   324篇
  1994年   285篇
  1993年   249篇
  1992年   221篇
  1991年   205篇
  1990年   159篇
  1989年   161篇
  1988年   158篇
  1987年   166篇
  1986年   146篇
  1985年   167篇
  1984年   155篇
  1983年   127篇
  1982年   148篇
  1981年   120篇
  1980年   89篇
  1979年   85篇
  1978年   117篇
  1977年   66篇
  1976年   84篇
  1975年   4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肾癌的超声声像图与组织病理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组织结构肾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以提高超声对声像图表现不典型肾癌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患者的123例肾癌和13例患者肾错构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无回声、低回声、高回声和强回声进行分类,并结合术后组织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123例肾癌中肾透明细胞癌117例,肾乳头状细胞癌2例,移形细胞癌2例,肾母细胞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121例肾恶性肿瘤声像图表现:无回声3例,低回声77例,高、强回声41例。13例肾错钩瘤均为高、强回声。结论:肾癌的声像图以低回声为主,部分可伴囊变,钙化,部分肾癌会出现高,强回声,是引起超声诊断错误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2.
乳腺癌99mTc-MIBI影像与P-糖蛋白表达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活体乳腺恶性肿瘤对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的摄取和肿瘤细胞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间的关系。2003年10月~2005年12月对40例未经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进行99mTc-MIBI早期(10min)与延迟(120min)平面显像,计算其外排率(WOR)。显像后1周内进行手术治疗或化疗,术后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标本P-gp表达,结果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WOR在P-gp阳性者为(12.8±8.2)%,高于P-gp阴性者(1.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2,P=0.01;WOR与肿瘤大小成正相关。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乳腺恶性肿瘤对99mTc-MIBI的摄取与P-gp表达呈明显负相关,即肿瘤细胞高度表达P-gp时,99mTc-MIBI摄取较低,99mTc-MIBI显像和肿瘤细胞P-gp表达相关性好,可成为体内无创检测肿瘤组织P-gp表达及耐药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3.
目的:评价超声及临床特征在附睾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附睾局灶性病变48例,包括非特异性附睾炎、附睾结核和附睾精液囊肿。分析附睾局灶性病变大小、形态、位置、回声强度及均一性,鞘膜腔是否有积液;病灶血流的程度以及患者年龄、病程和阴囊压痛程度。结果:附睾结核病灶平均面积比非特异性附睾炎病灶大(P<0.05),并多可见钙化斑。非特异性附睾炎病灶的血流信号比附睾结核(P<0.05)及附睾精液囊肿(P<0.01)丰富;非特异性附睾炎病程比附睾结核(P<0.01)和附睾精液囊肿(P<0.01)短;非特异性附睾炎病灶的压痛比附睾结核(P<0.01)和附睾精液囊肿(P<0.01)明显。附睾局灶性病变发生位置及有无鞘膜积液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超声和临床特征对附睾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附睾疾病及评价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4.
李红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119-4120
目的:探讨超声对胎盘早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过去16年间我院收治的19例经手术或阴道分娩证实的胎盘早剥患者的声像图与产后结果对照。结果:B超对Ⅰ度胎盘早剥(剥离面积<1/3)的诊断符合率为37.50%,对Ⅱ度(剥离面积1/3左右)、Ⅲ度胎盘剥离(剥离面积>1/2)的诊断符合率为88.89%。结论:超声对中重型胎盘早剥的诊断符合率较轻型患者为高。  相似文献   
95.
In vivo detection of single cells by MRI.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The use of high-relaxivity, intracellular contrast agents has enabled MRI monitoring of cell migration through and homing to various tissues, such as brain, spinal cord, heart, and muscle. Here it is shown that MRI can detect single cells in vivo, homing to tissue, following cell labeling and transplantation. Primary mouse hepatocytes were double-labeled with green fluorescent 1.63-microm iron oxide particles and red fluorescent endosomal labeling dye, and injected into the spleens of recipient mice. This is a common hepatocyte transplantation paradigm in rodents whereby hepatocytes migrate from the spleen to the liver as single cells. One month later the animals underwent in vivo MRI and punctuated, dark contrast regions were detected scattered through the livers. MRI of perfused, fixed samples and labeled hepatocyte phantoms in combination with histological evaluation confirmed the presence of dispersed single hepatocytes grafted into the livers. Appropriate control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observed contrast could have been due to dead cells or free particles, and the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 contrast was due to disperse, single cells. Detecting single cells in vivo opens the door to a number of experiments, such as monitoring rare cellular events, assessing the kinetics of stem cell homing, and achieving early detection of metastases.  相似文献   
96.
消化性溃疡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非甾体类消炎药应用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对1062例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内窥镜检壹、快速尿素酶实验和血清抗幽门螺旋杆菌免疫球蛋白检验,同时记录非甾体类消炎药的应用情况,计算消化不良患者消化性溃疡发病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及非甾体类消炎药应用率.[结果]溃疡发病率为29.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串为37.2%,非甾体类消炎药使用率为10.0%.[结论]幽门螺旋杆菌及非甾体类消炎药相互作用干上消化道黏膜.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97.
低剂量他克莫司治疗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低剂量他克莫司(tacrolimus,又名FK506)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是否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2只)、损伤组(30只)和FK506治疗组(30只)。采用Allen’s打击法致伤大鼠T10脊髓,假手术组仅做椎板切除术。FK506治疗组在脊髓损伤后5min一次性经尾静脉注射FK5060.3mg/kg,其余两组以相同方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致伤后30min、6h、24h、48h、72h取伤段脊髓组织行病理观察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伤后1、3、7、14、21d行脊髓功能BBB评分和斜板实验。结果:伤后3、7、14、21d,FK506治疗组斜板实验和BBB评分明显优于损伤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伤后各时间点FK506治疗组脊髓损伤区出血坏死较损伤组轻;伤后6、24、48、72h神经细胞凋亡FK506治疗组较损伤组明显减少,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早期应用低剂量他克莫司(0.3mg/kg)治疗对神经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8.
原位杂交与免疫组化技术在HPV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两种HPV检测技术DNA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选取本院外阴尖锐湿疣病例95例,组织经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分别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进行检测。结果:HPV—DNA阳性率为94.7%(90/95),阳性反应由鳞状上皮表层的空泡细胞核内延伸至棘层中下部近基底层的细胞核内;HPV—Ag阳性率为63.1%(60/95),阳性反应主要位于鳞状上皮表层的空泡细胞核内及角质层内。个别阳性细胞可在棘层出现。结论:原位杂交技术在敏感度、阳性率及阳性强度、背景染色等方面均优于免疫组化方法,为尖锐湿疣的确诊及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
100.
中药安迪注射剂对人食管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安迪注射剂 (Andi)对电离辐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方法 :人食管癌细胞株 (ECA 10 9)在富氧 (空气 )和缺氧 (通 99 99%的高纯氮气 5 0min)条件下分别观察对照组、Andi组、60 Co γ线辐射和Andi +60 Co γ线辐射 4组细胞形态 (光镜 )、细胞倍增时间 (TD)、存活率 (SR)及集落存活分数 (SF)。结果 :光镜下可见Andi组、辐射组、Andi+辐射组癌细胞变性、坏死、凋亡 ,以Andi +辐射组为最显著。MTT法测定对照组、Andi组、60 Co γ线辐射和Andi+60 Co γ线辐射四组缺氧细胞的TD(% )分别为 4 6 12 ,118 72 ,6 2 81,171 0 2h ,SR分别为 10 0 % ,4 2 % ,86 % ,30 % ;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TD 和SR均相差显著 (P <0 0 5 )。方差分析显示 ,辐射在富氧 (F =90 19,P =0 0 0 0 1)和缺氧 (F =37 0 9,P =0 0 0 0 3)时均为SF的影响因素 ;Andi仅在缺氧时对SF是有意义的影响因素 (F =2 9 0 4 ,P =0 0 0 0 7) ,与60 Co γ线辐射合用对缺氧细胞SF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 (F =11 37,P =0 0 0 98)。用单靶多击模型拟合数据分析 ,Andi的放射增敏比 (SER)为 1 5 ,相对敏化效应 (RSE)为 5 5 %。结论 :Andi对缺氧ECA 10 9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和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