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4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88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6篇
  1篇
中国医学   175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牵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高龄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48例高龄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给予牵引与中药内服联合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10个月,48例患者中优23例(47.9%),良17例(35.4%),可6例(12.5%),差2例(4.2%),优良率为83.3%(40/48)。在随访过程中,有4例(8.3%)患者发生并发症。结论高龄粉碎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牵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估高压氧环境下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3年12月于广州市番禺区南村医院门诊就诊的7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9)采用高压氧环境下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n=39)单纯行颈椎牵引治疗。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价1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同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判定患者疼痛症状的缓解程度,依据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观察颈椎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对两组中临床疗效评估为治愈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了解其复发情况。结果 1个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0%(31/39),治疗组总有效率97%(38/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VAS评分、ND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NDI均优于对照组(P〈0.05);6个月随访时对照组复发率为2/11,治疗组复发率为10%(2/2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环境有助于提高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3.
前屈位不同角度牵引治疗颈椎病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不同牵引角度加载在颈椎曲度变直的模型上得到的数据,为临床牵引治疗颈椎病提供实验依据和临床建议。方法:选取颈椎曲度变直患者采集CT数据(女性,43岁),采用专用生物力学有限元软件构建完整的颈椎全节段模型,包括使用实际解剖位置构建的颈椎韧带、肌肉组织;进行有限元模型的验证后,用0。、前屈5°10°15°20°25°进行牵引,观察椎间孔、关节突、钩锥关节、椎间盘的间距变化,以及髓核和基质的应力变化。结果:当牵引角度为前屈0°~15°时,椎问孔、钩椎关节、后关节突之间的间距加大,椎间盘的拉应力适宜,压应力较小,比较符合临床治疗要求。结论:建议牵引治疗颈椎病时采取前屈位0°~15°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提旋推搬复位法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80例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随机分为手法组与牵引组,手法组以提旋推搬复位法治疗,牵引组以颌枕牵引复位法治疗,以症状体征、寰枢椎开口位X线片上寰枢轴线的分离程度和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观察指标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手法组临床治愈12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6.67%,牵引组临床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5.71%.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减少寰枢轴线分离程度方面:手法组优13例、良17例、可10例、差5例、总有效率为88.89%。牵引组优5例、良9例、可8例、差13例、总有效率为62.86%,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提旋推搬复位法较颌枕牵引复位法更能改善寰枢关节丰脱位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减少寰枢椎的解剖移位,是治疗寰枢关节丰脱位的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5.
腹针加牵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采用腹针加牵引、体针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针加牵引、体针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加体针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而对照组为89.29%,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针加牵引、体针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确显著。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小儿下肢皮肤撕脱伤伴长骨干骨折采用骨牵引治疗的方法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31例本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0例,女11例,年龄2岁6个月至9岁8个月。受伤肢体:单侧24例,双侧7例。骨折部位:股骨干20处,胫腓骨干20处,胫骨干3处,肢体皮肤撕脱伤面积为120cm^2~546cm^2,平均面积为256cm^2。治疗主要采用多种骨牵引和撕脱皮肤修整呈网眼原位缝合。结果 获随访29例,随访1~5年,疗效满意。结论 下肢多种骨牵引术对治疗本病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7.
针刺加卧位手法牵引治疗颈性眩晕88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针刺配合卧位手法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根据受压部位的不同 ,将 175例病人分成椎动脉第2段受压与椎动脉第 3段受压两部分 ,均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 两部分均显示治疗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结论 治疗颈性眩晕 ,针刺与卧位手法牵引具有相辅相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非手术治疗并发血管神经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7例并发血管、神经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其中桡动脉搏动消失2例;桡动脉搏动减弱,甲床再充血时间延长,血循环不良1例;桡神经损伤3例;正中神经损伤1例。均经尺骨鹰嘴牵引非手术治疗达到良好复位,血管、神经伤恢复,无一例因血管、神经伤而引起其它并发症。  相似文献   
29.
30.
李桂林  刘金涛  杨轶 《河北中医》2007,29(8):684-688
目的观察四联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00例运用牵引、膝关节冲洗术、推拿及膝关节火通药四联法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芬必得胶囊治疗。2组均30日为1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积分分值及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