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59篇
  免费   1200篇
  国内免费   836篇
耳鼻咽喉   72篇
儿科学   169篇
妇产科学   429篇
基础医学   1249篇
口腔科学   699篇
临床医学   3247篇
内科学   1596篇
皮肤病学   412篇
神经病学   610篇
特种医学   7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2072篇
综合类   7255篇
预防医学   2184篇
眼科学   427篇
药学   3751篇
  36篇
中国医学   2309篇
肿瘤学   434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575篇
  2022年   531篇
  2021年   645篇
  2020年   649篇
  2019年   716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676篇
  2016年   753篇
  2015年   878篇
  2014年   1441篇
  2013年   1335篇
  2012年   1756篇
  2011年   1802篇
  2010年   1460篇
  2009年   1363篇
  2008年   1678篇
  2007年   1459篇
  2006年   1331篇
  2005年   1374篇
  2004年   1020篇
  2003年   1007篇
  2002年   766篇
  2001年   676篇
  2000年   474篇
  1999年   391篇
  1998年   366篇
  1997年   299篇
  1996年   309篇
  1995年   318篇
  1994年   223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31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不同介入模式治疗伴失代偿性肝硬化肝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伴失代偿性肝硬化原发性肝癌(HCC)不同介入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内科治疗稳定后,132例伴肝功能失代偿HCC患者接受不同介入模式治疗;36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A组),54例采用肝动脉节段性化疗栓塞治疗(S-TACE,B组),42例采用S-TACE后序贯射频消融(RFA)和无水乙醇局部注射(PEI)的综合介入治疗(C组).结果 随访3~48个月,A组、B组和C组患者AFP复常率分别为23.3%、60.5%(P<0.05)和75.0%(P<0.01),瘤体缩小(>50%)分别占8.3%、31.5%(P<0.05)和54.8%(P<0.01和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1个月、9.4个月(P<0.05)和14.1个月(P<0.01和P<0.05),累计生存率6个月分别为22.2%、51.8%(P<0.05)和78.6%(P<0.05和P<0.01),12个月分别为5.6%、31.5%(P<0.05)和40.5%(P<0.05),24个月分别为0、9.3%和19.1%(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包括HBV DNA在内的14项因素与预后显著相关,多因素COX模型分析显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ICGR15、门静脉癌栓、治疗模式及AFP术前升高者介入治疗后变化与预后显著相关.结论 综合介入治疗是伴肝功能失代偿HCC的有效治疗方法,对HBV DNA阳性患者应该考虑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82.
双腔管麻醉应用于食道癌手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道癌手术麻醉时常用双腔支气管导管(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DLT)全身麻醉实行肺隔离,应用于临床中已有4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应用Robertshow DLT插入气管内的方法,通过临床实践得到了充分应用。  相似文献   
83.
微创人工单髁置换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琴 《护理学杂志》2007,22(14):70-71
目的 探讨人工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单侧胫股间隙骨性关节炎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对行人工单髁置换治疗的17例膝关节内侧胫股间隙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17例均获随访,无感染、假体位置不良及松动等并发症.HSS评分由术前73分提高至96分,平均关节活动范围0°~135°.结论 人工单髁置换治疗膝关节单侧胫股间隙骨性关节炎近期疗效优良,成功的关键除了把握适应证和手术技术外,康复护理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4.
“举证倒置”与相关的护理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新 《护理研究》2004,18(6):1020-1021
随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法律知识的普及,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的实施,现行的护士转抄医嘱制度已不符合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精神,且这种制度存在一定的弊端。为此,我们取消了原来医生单一的医嘱单,改为医、护、病患三者的输液单,并签上全名,以利于医护人员法律责任明确,利于举证。现就与“举证倒置”相关的护理证据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85.
陈旭 《中国民间疗法》2009,17(10):20-20
笔者自2007年以来,利用倒悬自重牵引联合单穴电针腰突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家兔阴茎感觉神经来源。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12只,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6只,A组在左侧脊神经上记录,B组在右侧脊神经上记录。对家兔阴茎施加不同大小的机械刺激,用神经单纤维记录技术,在同侧S1~S4脊神经上记录单纤维放电。结果:通过对家兔阴茎施加各种不同机械刺激,在同侧S2~S3脊神经上能记录到放电,S1、S4脊神经上未能记录到放电。左侧脊神经放电纤维数量分别为:S2:39.67±3.14,S3:21.00±2.19;右侧脊神经放电纤维数量分别为:S2:40.00±3.16,S3:19.67±2.58,左右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家兔阴茎皮肤感觉来源于S2~S3脊神经。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两种单静脉入路法和动静脉双入路法治疗PDA各自的优缺点及最佳适应症,为PDA患者选择合理介入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103例PDA患者经三种不同介入方法治疗,其中单静脉入路超声法37例,单静脉入路造影法14例,动静脉双入路法52例。PDA的位置、形态、大小经不同方法观察,单静脉超声法经超声观察,单静脉造影法在PDA内或降主动脉近PDA口外造影观察,动静脉双入路在主动脉弓降部侧位造影观察。选择合适型号的Amplatzer伞经股静脉建立的轨道进行封堵。术后15 min经胸超声及心脏听诊判断有无分流。术前、术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术后3 d、1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大动脉水平有无分流及动脉导管未闭再通。结果103例患者全部一次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操作平均透视时间(10.45±4.35)min,心导管检查测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轻度增高[(33.2±3.11)mmHg]降为正常[(22.03±5.3)mmHg]。术后即刻所有患者心前区双期连续性杂音消失,术后无残余分流,无任何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未发生动脉水平分流及动脉导管再通。结论单静脉入路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简化了手术程序,不用或减少造影剂用量,缩短了操作透视时间,手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产前诊断及分娩方式,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691例巨大胎儿诊断,分娩方式及并发症,并与单胎正常体重胎儿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巨大胎儿中剖宫产组较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及产伤机会均明显降低,巨大胎儿与正常体重儿相比难产率明显升高。结论巨大胎儿的产前诊断非常重要,对巨大胎儿应避免困难的阴道助产,适当方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胃癌手术中用生物胶蛋白混合丝裂霉素喷涂手术野联合口服化疗的疗效.方法 将64例确诊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行D2胃癌根治术,术中用生物胶蛋白混合丝裂霉素喷涂手术刨面进行术中淋巴化疗,术后口服希罗达化疗,服用3周停1周为1个疗程,共做6个疗程;对照组:32例进展期胃癌同样行D2胃癌根治术,术后口服希罗达化疗6个疗程.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6.50%和37.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术中应用生物胶蛋白混合丝裂霉素能提高胃癌术后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5-单硝异山梨酯缓释剂(ISMN)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患者降压治疗的疗效。方法 80例IS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5mg,吲达帕安2.5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5-单硝异山梨酯缓释剂4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4周。结果 (1)治疗组从第一周开始收缩压(SBP)下降幅度即大于对照组,先于对照组于第二周降至正常,差异有显著性(P〈0.05);(2)从第一周开始治疗组舒张压(DBP)下降幅度即小于对照组(P〈0.05),第三周开始差距加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整个观察期内治疗组DBP下降幅度始终小于对照组,且从第二周开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3)第一周开始治疗组脉压(PP)下降幅度即大于对照组(P〈0.05),第二周开始差距进一步加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硝酸酯类药物能降低ISH患者的SBP,而对DBP影响不大,使PP减小,对ISH患者降压治疗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