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42篇
  免费   929篇
  国内免费   263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203篇
妇产科学   82篇
基础医学   1197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1643篇
内科学   4061篇
皮肤病学   147篇
神经病学   68篇
特种医学   3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42篇
综合类   2842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2053篇
眼科学   130篇
药学   974篇
  18篇
中国医学   240篇
肿瘤学   13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353篇
  2021年   573篇
  2020年   492篇
  2019年   388篇
  2018年   449篇
  2017年   381篇
  2016年   563篇
  2015年   644篇
  2014年   900篇
  2013年   1051篇
  2012年   981篇
  2011年   1063篇
  2010年   900篇
  2009年   732篇
  2008年   726篇
  2007年   824篇
  2006年   769篇
  2005年   634篇
  2004年   483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262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目的 观察免费板式组合药在DOTS中对合并乙肝的涂阳肺结核病人肝损害情况。方法 比较HBsAg、HBeAg、HBcAb阳性的涂阳肺结核病人与无乙肝的涂阳肺结核病人DOTS前后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合并乙肝病人肝损害发生率66.3%,无乙肝者肝损害发生率8.6%,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22.5%病人因肝损害需更改治疗方案。结论 DOTS中合并乙肝的病人采用板式组合药用2H3R3Z3E3/4H3R3方案易发生肝损害,对这类病人应慎用常规方案,并要密切全程观察肝功能,尽可能应用肝损害较小的抗结核药。  相似文献   
32.
27例肺下野结核空洞,右侧15例,左侧12例,中内带居多。类圆形空洞25例,空洞直径1.5~6.8cm。薄壁空洞12例,厚壁空洞15例。22例为干性空洞,5例空洞内有液面。均按正规化疗方案治疗后空洞闭合。结合临床对肺下野结核性空洞的特点和鉴别诊断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3.
[背景]观察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对293例应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抗结核药物常见不良反应的有肝脏损害、胃肠道反应、听力障碍及关节痛等.[讨论]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抗结核药物进行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34.
钱宗涓 《现代医学》1989,17(6):333-334
对203例结核病患者用含吡嗪酰胺(PZA)方案治疗产生肝脏毒性进行分析,发生率为16.7%,较国内外报告的1~5%为高。5种含PZA方案肝毒性反应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91%肝毒性发生在开始治疗两个月内,绝大多数预后良好。肝功能的GPT100单位以下者多在4周内恢复,100单位及以上者大多需8周以上恢复正常。如伴有黄疸个别可出现严重肝功能损害。提示含PZA方案一般较安全,但应严格掌握含PZA方案的适应症;用药早期要注意作好肝功能监测。  相似文献   
35.
双节段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疗效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以双段SB Charite Ⅲ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的l临床结果并探讨其可行性。[方法]自2000年10月至2006年8月,对22例L4-S1退变的病例采用双节段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男16例,女6例;年龄43~54岁,平均48岁;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61个月(平均37.4个月),分别于手术前后对患者的情况进行JOA评分和影像学对比。[结果]术后病例JOA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按FRANKLE标准,JOA评分改善率1年后优12例,良7例,可3例;3年后共获得随访18例,其中优10例,良5例,可3例。术后X线片显示人工椎间盘位置正确,椎间隙高度恢复正常,椎间活动度得到维持。15例患者返回原工作,2例变换工作,1例退休。所有病例无假体功能并发症发生,无假体松动、半脱位、下沉。[结论]在严格适应证的前提下,双节段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是可以获得满意临床疗效的,可在有条件的医院积极开展。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评价耐药对地区肺结核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上海地区2004年2月-9月新登记敏感及耐药肺结核病人1年治疗转归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在全市各区(县)结核病定点医院新登记1 597例肺结核病病人中,805例培养阳性,其中731例经菌型鉴定为结核分枝杆菌的病人纳入分析.731例病人的总耐药率为18.7%,耐多药率为6.7%.敏感组治疗成功率达到93.0%,非MDR的耐药病人治疗成功率达到85%以上,MDR组治疗成功率为71.4%.经x2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83.996 8,P<0.01).在68例治疗不成功的病人中,耐药病人占38.2%;而在30例治疗失败的病人中,耐药病人占60%.复治敏感病人的治疗成功率(92.0%)与初治敏感病人(93.1%)相当,但是复治耐药病人的治疗成功率远低于初治耐药病人.结论 (1)上海地区肺结核病病人治疗管理效果良好;(2)耐药是肺结核病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和改进对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措施;(3)耐药和敏感病人治疗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应分别评价.  相似文献   
37.
对石家市结核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抽取24个调查点(市区8个、郊县16个)35745人。调查结果:平均患病率及菌阳患病率为0.63%和1.27%,其中郊县与市区分别为0.67%和0.54%及1.60‰和0.42‰(Ρ<0.01);15岁以下儿童有卡痕者,其结素反应阳性率年龄曲线,在7岁和12岁表现为低谷;1~3岁卡痕检出率,市区与郊县分别为90.5%与35.4%(Ρ<0.01)。通过本调查表明,我市结核病患病率高于全国1985年调查的平均数值。  相似文献   
38.
肺结核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红细胞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肺结核的关系。②方法对44例肺结核病人和44例健康人的红细胞免疫功能、血清循环免疫复合物、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的变化进行了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③结果肺结核病人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E-C3bRR),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CD8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t=9.76~22.24,P均<0.01);复治组较初治组变化更明显(t=4.27~15.32,P均<0.01)。E-C3bRR与CD4,CD4/CD8,NK细胞水平呈正相关(r=0.2692~0.5479,P<0.05,0.01),与CD8呈显著负相关(r=-0.374,P<0.01)。④结论红细胞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异常与肺结核的发病及病情变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低能量氦-氖激先局部加穴位照射对肺结核空洞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91例初治Ⅲ型肺结核(肺部有空洞)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对照组45例,均用6个月短程化疗方案.实验组加氦-氖激光局部、双肺俞穴位照射治疗3个疗程,观察空洞闭合及痰菌阴转情况,以X2检验分析组间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2、3个月空洞闭合分别为58.3%、70.8%;对照组为354%、479%,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痰菌阴转、肺部病灶吸收、临床症状改善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低能量氦-氖激光局部加双肺俞穴位照射,可加速肺结核空洞的闭合及临床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40.
目的通过对耐多药结核病例化疗疗效的分析,探讨MDR-TB的治疗方法.方法 86例住院的MDR-TB病人中,浸润型肺结核72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4例.痰标本经Bactec-960培养、鉴定均有结核杆菌生长,药敏试验耐异烟肼、利福平(HR)26例,耐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HRS)及耐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HER)者38例,耐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HRSE)22例.应用丁胺卡那霉素(A)、左旋氧氟沙星(L)及对氨基水杨酸钠(P)为基础化疗方案,加用1~2种未曾应用过的抗痨药物,平均治疗3个月.结果 86例病人痰菌阴转率70.9%,病灶吸收好转率77.9%,空洞治疗有效率58.3%.疗效较好,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ALP组成的化疗方案对细胞内外的结核菌都有杀灭作用,三药联用协同作用好,副作用不多,是治疗MDR-TB的较好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