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74篇
  免费   2143篇
  国内免费   788篇
耳鼻咽喉   105篇
儿科学   1324篇
妇产科学   279篇
基础医学   2632篇
口腔科学   94篇
临床医学   5729篇
内科学   8654篇
皮肤病学   92篇
神经病学   630篇
特种医学   30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924篇
综合类   672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956篇
眼科学   1046篇
药学   2984篇
  32篇
中国医学   958篇
肿瘤学   1005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527篇
  2022年   1039篇
  2021年   1421篇
  2020年   1310篇
  2019年   1072篇
  2018年   1053篇
  2017年   1119篇
  2016年   1196篇
  2015年   1262篇
  2014年   2632篇
  2013年   2536篇
  2012年   2503篇
  2011年   2595篇
  2010年   2161篇
  2009年   2085篇
  2008年   2113篇
  2007年   2205篇
  2006年   1974篇
  2005年   1707篇
  2004年   1342篇
  2003年   1078篇
  2002年   861篇
  2001年   810篇
  2000年   655篇
  1999年   589篇
  1998年   522篇
  1997年   512篇
  1996年   324篇
  1995年   386篇
  1994年   353篇
  1993年   258篇
  1992年   238篇
  1991年   204篇
  1990年   172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160篇
  1987年   132篇
  1986年   111篇
  1985年   130篇
  1984年   107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103篇
  1981年   82篇
  1980年   65篇
  1979年   70篇
  1978年   50篇
  1977年   48篇
  1976年   31篇
  1975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目的:评价螺旋CT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作用。方法:16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行螺旋CT肺动脉造影 (SCTA)检查,层厚3mm,扫描时间0.8s,对比剂注射速度3.5ml/s,总量100ml,扫描延迟时间15s。结果:16例 共644支,其中134支肺动脉及分支显示了栓塞,占20.8%。228支肺段肺动脉中,有56支显示肺动脉栓塞,占分 析肺动脉支的24.5%。204支亚段肺动脉中37支显示肺动脉栓塞,占分析肺动脉支15.4%。肺动脉栓塞的CT形 态:①直接征象为不同程度的肺动脉分支内充盈缺损。中心型充盈缺损17支,偏心型充盈缺损44支,附壁血栓型 34支,完全阻塞型39支。②间接征象胸膜下肺梗死灶,内乳动脉一侧增粗,肺纹理稀少,胸水,肺动脉高压。结论: 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快速、有效、无创伤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2.
目的 介绍一种修复手指近节指背、指腹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 我院于2001年~2002年,应用掌背静脉逆行皮瓣修复近节指背、指腹软组织或皮肤缺损26例。结果 所有皮瓣均成活,外观佳。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损伤小、无需植皮、易推广,为指近节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可溶性P-选择素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检测乙肝肝硬化患者在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血小板的数量及反映血小板功能的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的动态变化,比较其在有门静脉血栓形成组患者及无血栓形成组患者间的差异。结果血栓形成组患者及无血栓形成组患者间,血小板数量无显著差异,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在术后第4~6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在行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后,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对门静脉血栓形成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4.
在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病程中腔静脉滤器的应用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腔静脉滤器(Vena cava filter VCF)在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病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合本组25例高危深静脉血栓一肺栓塞患者,对其中24例置放5种构型的永久型或临时型下腔静脉滤器(IVCF)26枚的临床疗效、影响病程与预后因素及病生理改变,复习文献分析讨论。结果:DVT有可能脱落导致PE或致死性肺栓塞;置放IVCF可有效预防肺栓塞,早期进行溶栓治疗,改变预后。结论:严格按适应证植入IVCF,对DVT—PE的早期治疗和预防致死性肺栓塞有重要意义,但其应用价值需进行综合评价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5.
当归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形态学及胶原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当归对博莱霉素所致的肺间质纤维化大鼠的肺形态学及胶原的影响 ,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当归组。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复制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 ,次日当归组每日腹腔内注射当归注射液 15 0mg/kg,于第 7及第 2 8天每组分别处死 6只大鼠 ,观察肺间质纤维化形成的病理变化及血清Ⅰ型胶原的含量。结果 当归能明显减轻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 ,与模型组比较 ,当归组血清Ⅰ型胶原含量于第 7、 2 8天明显降低 (P均 <0 0 5 )。结论 当归能减慢肺间质纤维化的进程 ,对肺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比较导管直接溶栓 (catheter -directedthrombolysis,CDT)和系统性溶栓 (systemicthrombolysis ,ST)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的静脉壁形态学变化及近期疗效。方法  2 0只成年杂种犬通过结扎双侧股静脉远近端制作急性深静脉血栓模型。 4 8h后松开结扎线 ,DSA造影证实血栓形成。将模型犬随机分成CDT组 10只和ST组 10只。CDT组经股静脉插入多个侧孔的溶栓导管 ,经导管用微泵以 8ml/h的速度滴入重组链激酶 (re combinantstreptokinase ,r sk) (15 0 0 0U/kg ,溶于 5 0mlNS中 )每 2h取血测定PT、APTT ,并造影观察溶栓进展。ST组从膝下外周静脉滴入r sk用量同前。结束后造影观察溶栓效果。术后 1d从各组随机抽取 5只获取标本 ,余下的 4周后再次造影观察静脉通畅度 ,并获取标本。HE染色观察静脉是否通畅 ,是否有附壁血栓 ;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胶原纤维沉积情况 ;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情况 ;扫描电镜观察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结果 CDT组在 6h内均能完全溶解血栓 ,血栓溶解率为 10 0 % ,而ST组仅为 2 0 % ,二者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PT、APTT未见明显延长 ;CDT组 1d和 4周时均未见附壁血栓 ,而ST组可见有附壁血栓 ;术后 1d两组间胶原纤维染色面积和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面积无明显  相似文献   
87.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22例临床确诊的肺动脉栓塞患者,先行螺旋CT平扫,后经肘静脉注入碘海醇100 ml,延迟15~20 s和25~30 s行两次扫描。结果:平扫的间接征象:肺纹理稀疏11例,肺梗死灶形成9例,肺动脉高压2例,胸膜肥厚3例,胸腔积液8例。增强后的直接征象:充盈缺损(附壁性32支,部分性30支,完全性92支和中心性即轨道征15支)和动脉面细小14支。结论: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急性肺动脉栓塞安全、迅速、无创伤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8.
肺内源性和肺外源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临床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肺内源性和肺外源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时的肺保护性策略。方法通过25例呼吸衰竭中12例肺内源性和13例肺外源性机械通气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对比研究两组呼吸力学差异时对通气模式选择、参数设置和调节的影响,以及肺保护的实施方法。结果在两组APACHE-Ⅱ评分、平均年龄和Vt设置无差异的条件(P>005)下,肺内源性组PEEP/CPAP、PSV、f的需设值均明显高于肺外源性组(P<001)。肺内源性组Pplat、PIP、Raw的监测结果大于肺外源性组,而Crs小于肺外源性组(P<001)。肺内源性组417%和肺外源性组154%因MOF而死亡(APACHE-Ⅱ评分均>20分),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肺内源性和肺外源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时,实施肺保护的方法不同。前者应首选压力预置通气模式,后者可首选容量预置通气模式。以设置中、小Vt为原则,按个体化的通气需求而设置f和加用恰当的PSV、CPAP/PEEP对减少VILI、病死率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肺密度测定对结缔组织病(CTD)肺间质病变(ILL)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22例CTD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者,应用MSCT附带的Pulmo自动评估软件进行上、中、下肺区的密度测定,并同时进行肺高分辨扫描(}-IR(_1、),分析二者的变化与CTD伴ILL的关系。结果222例cm患者中197例平均肺密度有不同程度的增高,25例平均肺密度正常。157例HRCT有不同程度的肺间质病变,65例HRCT正常。50名正常对照者HRCT均正常,8名平均肺密度有不同程度的增高,42名平均肺密度正常。结论采用MSCT与HRCT对CTD伴ILL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双侧),因此MSCT平均肺密度测定对早期诊断CTD伴ILL比HRCT更敏感,更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0.
安庆市肺结核病流行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安庆市肺结核病流行现状.为制定结核病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7~2001年结核病疫情报告和结核患者登记年报表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安庆市年均肺结核病报告发病率为61.15/10万,初治涂阳治愈率为90.31%,归口管理单位查痰率为91.05%。结论归口管理是提高本市结核病防治工作成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