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725篇
  免费   11836篇
  国内免费   8033篇
耳鼻咽喉   1020篇
儿科学   1578篇
妇产科学   1654篇
基础医学   4573篇
口腔科学   1335篇
临床医学   43938篇
内科学   15633篇
皮肤病学   2475篇
神经病学   2603篇
特种医学   51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31篇
外科学   8989篇
综合类   84404篇
预防医学   14824篇
眼科学   1996篇
药学   30397篇
  259篇
中国医学   183155篇
肿瘤学   10954篇
  2024年   1124篇
  2023年   4430篇
  2022年   3370篇
  2021年   5188篇
  2020年   4470篇
  2019年   5435篇
  2018年   2236篇
  2017年   5665篇
  2016年   6347篇
  2015年   6900篇
  2014年   13095篇
  2013年   12164篇
  2012年   16794篇
  2011年   18821篇
  2010年   19069篇
  2009年   18038篇
  2008年   18576篇
  2007年   16062篇
  2006年   15612篇
  2005年   17100篇
  2004年   18228篇
  2003年   18748篇
  2002年   16878篇
  2001年   20164篇
  2000年   20652篇
  1999年   17538篇
  1998年   17997篇
  1997年   17316篇
  1996年   15655篇
  1995年   14484篇
  1994年   9102篇
  1993年   5333篇
  1992年   4467篇
  1991年   3706篇
  1990年   1765篇
  1989年   1711篇
  1988年   647篇
  1987年   342篇
  1986年   144篇
  1985年   93篇
  1984年   48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3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沈欢  邓海滨 《河北中医》2020,42(2):307-311
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修复及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以控制、杀伤肿瘤细胞,从而使肿瘤特异性死亡,但易引起过度免疫应答导致免疫紊乱。中医药通过扶正(调和营卫、补肾健脾、益气养阴)及祛邪(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痰散结)来提高人体免疫,抗肿瘤,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3.
中西医结合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03—2014-03收治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进行抽样,择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基础性西医疗法,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中医疗法(包括针刺及服用中药正容汤等),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60%)明显高于对照组(64.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疗效确切,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析西药联合中医情志疗法、解郁化痰汤治疗痰热瘀阻型失眠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7年9月1日—2019年9月1日接收的100例失眠抑郁(痰热瘀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50)采用阿普唑仑治疗,观察组(n=50)采用阿普唑仑+解郁化痰汤+中医情志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疗效为98.00%(59/50),对照组总疗效为86.00%(43/50),两组总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13,P<0.05);治疗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16.02±1.90)分,TESS评分为(2.03±1.28)分,与对照组的(23.14±2.08)分、(7.26±2.14)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价值(t=17.8712,P<0.05;t=14.8307,P<0.05)。结论:解郁化痰汤、中医情志疗法与西药联合治疗失眠抑郁痰热瘀阻有效安全,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55.
目的进一步研究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优势,为未来进一步提高结核病检出率奠定基础。方法 138例患者,分别接受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与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特异度;不同结核病患者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诊断准确率。结果 138例患者,病理确诊结核病42例,非结核病96例。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为85.71%(36/42)、特异度为90.63%(87/96),均高于结核菌素皮肤过敏试验的66.67%(28/42)、80.21%(77/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患者27例,肺外结核患者15例。肺外结核患者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诊断准确率为100.00%,高于肺结核患者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体外释放酶联免疫检验方法满足结核病临床诊断的需求,该诊断方法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并且还具有操作步骤简单、结果精准等优点,能够减少误诊、漏诊等情况发生,为结核病的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奠定基础,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胸腔镜腹腔镜下食道癌三切口根治术的配合。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食道癌2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21例患者实施胸腔镜腹腔镜下食道癌三切口根治术,并进行科学的手术配合,在术后对手术配合效果进行临床评定。结果:手术成功率高达100%,脏器损伤率为0,切口感染率4.8%,平均手术时间270.31±1.11min,平均出血量245.28±1.24ml。结论:在实施胸腔镜腹腔镜下食道癌三切口根治术的过程中,通过实施科学的手术配合,能够提高手术效果,确保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和对比一次性根管疗法与多次根管疗法在隐裂性牙髓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该研究收集我院口腔科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接诊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60例(60颗牙)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0例患者施行常规多次根管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施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术后1年的治疗成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时的疼痛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的治疗成功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多次根管治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年性失眠发病率逐年增加。本研究观察普通针刺与揿针治疗老年性失眠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2016-01-01-2018-02-28上海市闵行区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针灸科门诊收治的60例老年性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揿针疗法组和普通针刺组,每组30例。取穴均为安眠穴、内关穴、心俞穴、肾俞穴和太溪穴,均每周治疗2次,治疗4周。4周后及随访1个月后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临床疗效进行组间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揿针疗法组入睡时间得分为(1.07±0.29)分,低于普通针刺组的(1.18±0.38)分,t=9.832,P=0.025;揿针疗法组睡眠时间得分为(0.89±0.62)分,低于普通针刺组的(1.28±0.48)分,t=11.321,P=0.031;揿针疗法组睡眠质量得分为(1.65±0.78)分,低于普通针刺组的(1.73±0.61)分,t=18.341,P=0.027;揿针疗法组睡眠障碍得分为(1.11±0.49)分,低于普通针刺组的(1.48±0.48)分,t=10.441,P=0.025;揿针疗法组睡眠效率得分为(1.39±0.46)分,低于普通针刺组的(1.48±0.49)分,t=12.339,P=0.036;揿针疗法组日间功能得分为(1.05±0.58)分,低于普通针刺组的(1.63±0.59)分,t=8.341,P=0.038;揿针疗法组PSQI总评分为(6.81±1.59)分,低于普通针刺组的(8.86±1.92)分,t=9.319,P=0.032。揿针疗法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普通针刺组的73.33%,Z=-2.425,P=0.015;随访1个月后,揿针疗法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普通针刺组的63.33%,Z=-2.295,P=0.022。结论揿针疗法相比较普通针刺更能改善老年性失眠患者相关临床症状,临床疗效可维持至随访1个月。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3年9月—2015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Hp感染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Hp根除情况及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5/60),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8/6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患者采用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提高Hp根除率,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