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6篇
  免费   269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23篇
儿科学   62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17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257篇
内科学   435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74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科学   251篇
综合类   397篇
预防医学   222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296篇
  4篇
中国医学   58篇
肿瘤学   9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94.
目的探讨Braden量表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鼻面部压疮发生的相关性,为护理干预提供指导,预防压疮的发生。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入院时对患者进行Braden评分及一般资料调查,入院次日采集空腹血标本进行生化指标检查。对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每日进行鼻面部压疮危险的评估。直至患者停机。以发生压疮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44例患者中13例(29.5%)发生压疮,发生压疮的患者在Braden量表及其感觉、潮湿、活动、移动及营养维度方面得分均低于未发生压疮者,差异有显著意义。多因素分析中只有Braden评分进入回归方程,评分每增加1分,发生压疮的概率降低19.6%。结论Braden评分可用于无创正压通气患者鼻面部压疮发生风险的评估,可根据评估结果,对易发生压疮的患者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5.
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NSTE‐ACS) is the commonest acute present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of the condition has improved substantially over the last few decades as a result of the cumulative effect of multiple interventions acting via different mechanisms. Despite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rate of coronary intervention, medical therapy continues to retain a central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NSTE‐ACS particularly in frail patients where revascularization is inappropriate or when it is incomplete. Several antiischemic agents have been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condition. Beta blockers are often the first‐line choice with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and nitrates being used as an alternative when beta blockers are contraindicated, or as an addition to achieve optimal symptom control. Newer agents, such as nicorandil, ivabradine, and ranolazine have also been used in refractory cases. Although most of these agents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in larg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AD or 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STE‐ACS), the evidence supporting their use in NSTE‐ACS is less clear cut.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various drugs available for controlling ischemia and the latest evidence in support of their use in NSTE‐ACS.  相似文献   
96.
97.
非生物人工肝在重型肝炎患者过渡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非生物人工肝对重型病毒性肝炎 (重型肝炎 )患者等待肝移植的过渡支持作用与价值。方法 采用血浆置换和血浆吸附两种非生物人工肝支持疗法 ,对 8例拟定肝移植的中晚期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人工肝过渡支持。结果  8例重型肝炎患者经人工肝支持 ,4例肝衰竭得到较好的控制 ,4~ 13d后成功等到供肝。另 4例肝衰竭控制不明显 ,病情呈进行性加重 ,在待肝过程中 (人工肝支持后 3~ 8d)死亡。结论 非生物人工肝对等待肝移植的重型肝炎患者有一定的过渡支持作用 ,能否最终成功过渡与患者肝衰竭程度、并发症及待肝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8.
非杓型高血压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以杓型高血压患者为对照,探讨非杓型高血压在左心室肥厚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和超声心动图检测230例高血压患者,选择年龄、病程、昼间血压基本相同的杓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150例,其中男性各45例,女性各30例。结果: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舒张末期左心房内径显著大于杓型高血压患者,男性分别为35.8±2.9mm与31.2±2.7mm(P<0.01);女性分别为32.4±2.5mm与29.4±1.8mm(P<0.05)。女性杓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间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的差异(49.5±3.2mm与54.8±3.7mm,P<0.01)比男性(53.8±4.6mm与57.4±4.5mm,P<0.05)更为显著。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重量指数显著大于杓型高血压患者,男性分别为158.0±7.9g/m2与130.0±6.7g/m2(P<0.01);女性分别为138.0±5.6g/m2与115.0±4.7g/m2(P<0.01)。结论: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检出率比杓型高血压患者为高。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他汀类药物非降脂作用对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方法以60例慢性肾脏病伴脂代谢紊乱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阿托伐他汀治疗,分别监测研究对象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血胆固醇、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血胆固醇、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0.05)。结论观察组的治疗对肾脏保护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表明他汀类药物具有肾脏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为非降脂依赖的。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围手术期吡柔比星(THP)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复发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8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组38例,术前15min吡柔比星30mg+5%葡萄糖30ml膀胱灌注,术前观察膀胱肿瘤,黏膜染色区并分别切除留取病理,术后24小时内继续给予即刻吡柔比星化疗一次。对照组42例无术前灌注和即刻灌注,TUR-Bt术后留取肿瘤基底部病理。80例患者术后1周开始行吡柔比星规律化疗,行尿脱落细胞、泌尿系彩超、膀胱镜检查观察复发随访2年。结果 8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治疗组38例肿瘤全部染色;肿瘤合并黏膜区21处染色,病理证实原位癌9处;对照组偶发现1处,膀胱原位癌阳性;肿瘤基底部病理阴性。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治疗组1例复发,对照组复发8例,两组复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灌注吡柔比星能够定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伴随的膀胱原位癌并指导术中切除,预防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