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9篇
  免费   661篇
  国内免费   152篇
耳鼻咽喉   186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224篇
基础医学   332篇
口腔科学   80篇
临床医学   683篇
内科学   529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82篇
特种医学   7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44篇
综合类   619篇
预防医学   176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178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44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66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350篇
  2013年   331篇
  2012年   401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438篇
  2009年   419篇
  2008年   421篇
  2007年   377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36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233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背景与目的:肝细胞癌(HC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侵袭、转移和术后复发是导致HCC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认为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失调可能与各类癌症的发生和转移有关。有研究显示lncRNA SNHG12在HCC组织表达明显上调,但其具体功能尚不清楚。故本研究探讨lncRNA SNHG12在HCC细胞中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用qRT-PCR检测SNHG12以及预测到的靶miRNA及靶基因(miR-199a-5p与FZD6)在HCC细胞HepG2细胞与人肝内胆管上皮细胞HIBEC中的基因表达量,观察下调SNHG12对HepG2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miRanda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SNHG12和miR-199a-5p之间的关系,分析下调miR-199a-5p对HepG2细胞增殖、侵袭和EMT的影响,以及SNHG12对miR-199a-5p作用的影响;TargetScan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miR-199a-5p和FZD6的关系;检测过表达及下调FZD6对HepG2细胞增殖、侵袭和EMT的影响,以及SNHG12和miR-199a-5p对FZD6表达的影响。 结果:与HIBEC细胞比较,HepG2细胞中SNHG12表达量明显升高、miR-199a-5p表达量明显降低、FZD6表达量明显升高(均P<0.01)。下调SNHG12表达,HepG2细胞增殖、侵袭和EMT被明显抑制,过表达SNHG12作用则相反(均P<0.05)。SNHG12与miR-199a-5p特异性结合,下调miR-199a-5p促进HepG2细胞增殖、侵袭与EMT,过表达miR-199a-5p则起到抑制作用(均P<0.05)。过表达miR-199a-5p对HepG2细胞的作用,能部分被同时过表达SNHG12所逆转(均P<0.05)。miR-199a-5p靶向FZD6,下调FZD6后HepG2细胞增殖、侵袭与EMT明显抑制,过表达FZD6则相反(均P<0.05)。下调SNHG12抑制FZD6的基因和蛋白表达,而下调miR-199a-5p则促进FZD6的表达(均P<0.01);与单独下调miR-199a-5p比较,同时下调SNHG12和miR-199a-5p,FZD6的表达被抑制(P<0.01)。 结论:HCC细胞中lncRNA SNHG12的上调可能通过影响miR-199a-5p/FZD6轴促进HCC细胞的增殖、侵袭和EMT过程。  相似文献   
82.
背景与目的 三阴性乳腺癌(TNBC)容易发生侵袭转移,恶性程度极高。笔者团队前期研究发现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4(FAT4)在TNBC组织中呈低表达且与预后相关,进而本研究进一步探讨FAT4对TNB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及不同TNBC细胞系(BT-549、MDA-MB-231、MDA-MB-468、MDA-MB-436)中FAT4的表达水平。选择其中合适的TNBC细胞系,分别转染FAT4-shRNA(FAT4敲低组)、阴性对照序列(阴性对照组),以未处理的TNBC细胞为空白对照组,分别采用CCK-8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凋亡率、侵袭与转移能力的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检细胞中Hippo信号通路下游靶点YAP及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比较,各TNBC细胞系中FAT4的mRNA与蛋白表达量均不同程度的降低(均P<0.05)。功能实验选用BT-549细胞和MDA-MB-436细胞。无论在BT-549细胞或MDA-MB-436细胞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FAT4敲低组在转染后24、48、72 h的增殖能力均明显升高、凋亡率明显降低、侵袭与转移能力明显增强(均P<0.05);YAP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但磷酸化YAP(p-YAP)表达量明显降低,上皮标志物E-cadherin水平明显降低,而间质标志物N-cadherin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间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FAT4表达水平在TNBC细胞中普遍降低,FAT4表达的降低能增强TNBC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减少TNBC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FAT4降低后Hippo信号通路下游的YAP蛋白磷酸化减少,从而促进EMT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比较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2月—2019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收治胸腰椎转移癌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36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微创组),36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开放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缓解情况,采用Frankel分级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6~26个月,平均16个月.2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Frankel分级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3、7 d VAS评分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Frankel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术后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癌安全有效,可获得与传统开放手术相似的治疗效果,且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根治性手术切除结直肠癌肺转移灶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63例结直肠癌肺转移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35例,女28例;年龄为(57±12)岁。病人均行原发灶和结直肠癌肺转移灶根治性R 0切除术。观察指标:(1)诊断及治疗情况。(2)随访及生存情况。(3)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1)诊断及治疗情况:63例结直肠癌肺转移病人中,同时性肺转移6例,异时性肺转移57例。18例病人胸部X线片检查初始发现肺部可疑转移灶,经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检查进一步证实为肺转移灶,45例病人胸部CT检查初始发现肺转移灶。63例病人均行原发灶和肺转移灶根治性R 0切除术。22例病人行纵隔淋巴结清扫,其中2例各有1枚纵隔淋巴结转移。所有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63例病人中,57例接受>6个月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主的术后辅助化疗及靶向治疗。(2)随访及生存情况:63例病人均获得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8~14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58个月。63例病人中,19例死亡,24例出现二次复发,5年复发率为38.1%(24/63),复发时间为18个月(3~58个月)。24例二次复发病人中,19例发生肺转移,3例发生脑转移,2例发生骨转移,2例发生肝转移。同1例病人可同时发生多处转移。24例二次复发病人中,5例行再次手术治疗,19例行化疗和放化疗。63例病人5年总体生存率为62.7%。(3)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为原发灶部位、肺转移灶数目和肺转移灶切除术前癌胚抗原水平是影响结直肠癌肺转移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χ2=4.162、7.175、6.72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转移灶数目和肺转移灶切除术前癌胚抗原水平是结直肠癌肺转移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2.725,2.778,95%可信区间为1.051~7.064、1.072~7.021,P<0.05)。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结直肠癌肺转移灶安全、可行。肺转移灶数目和肺转移灶切除术前癌胚抗原水平是结直肠癌肺转移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5.
目的:为了特异封闭PC-3M高侵袭亚系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的表达,观察其对侵袭能力的抑制效应。方法: 应用RT-PCR获得u-PAR的cDNA片段,反向插入pcDNA3质粒载体中,构建u-PAR反义核酸载体并导入高侵袭亚系中;借助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转染细胞u-PAR的表达。 结果:u-PAR反义核酸载体转染株的u-PAR mRNA和蛋白质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抑制率分别为53%和73%,同时其体外侵袭能力亦明显降低,抑制率为79%。 结论: u-PAR反义核酸在PC-3M高侵袭亚系中发挥了特异封闭作用,为进一步观察u-PAR反义核酸抑制高侵袭前列腺癌细胞亚系的侵袭效应提供了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86.
Summary Immunohis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theN-terminal fragment (1–76) (NTF) of human pro-opiomelanocortin (POMC) was studied in human adult and fetal pituitary glands, as well as in pituitary adenomas associated with Cushing's syndrome and in ectopic ACTH-producing tumors. Comparison of localization between NTF and ACTH was performed using mirror sections. Our results indicated concomitant localization of NTF and ACTH in the same cells, not only in normal adult and fetal pituitaries but also in pituitary adenomas and ectopic ACTH producing tumours. Specificity of the NTF staining was confirmed by immunoabsorption. Negative staining of the bovine pituitary gland indicated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N-terminal (1–45) of human POMC as there is a known species difference in the sequence 1–45 between human and the bovineN-terminal fragment. Presence of NTF in cisterna of 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indicates its production by small cell carcinoma. These findings, together with the previous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complete form of POMC is produced in the tumours as well as in normal pituitaries.This work was supported in part by the Grant-in-Aid for Cancer Research (58-Z) from the Ministry of Health and Welfare.Supported by NIH # 16315-04 and by a program grant from the Medical Research Center of Canada  相似文献   
87.
HCCA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近期克隆的新基因HCCA1与肝癌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Northern杂交分析HCCA1 mRNA在肝癌中的表达,应用制备的特异性抗体检测其蛋白水平的表达,结合临床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5例HCC患者在其癌组织中HCCA1 mRNA表达的检出率为90.8%(59/65),其中91.5%(54/59)患者HCCA1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有13.8%(9/65)患者在癌旁组织中检测到较弱的HCCA1 mRNA的表达,86.2%(56/65)患者在癌旁组织中未检测到HCCA1 mRNA的,与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HCCA1 mRNA在Ⅲ-Ⅳ级肝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级肝癌,有门脉癌栓形成者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癌栓形成者。免疫组织化学在蛋白水平上证实HCCA1在肝癌中的高表达。结论 HCCA1是一个新的肝癌相关基因,可能在肝癌的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8.
细胞粘附分子与肿瘤的侵袭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粘附分子是一类跨膜糖蛋白、与肿瘤侵袭转移关系密切。本文概述了细胞粘附分子的种类以及它们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对阐明肿瘤转移机制、评价肿瘤患者转移能力以及评价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LHS cDNA的部分克隆及其表达对肝癌细胞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克隆在肝癌组织中低表达的差异显示片段L2的基因cDNA序列,并初步探讨其在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L2在GenBank中拼接后,分析其序列结构,并构建正义真核表达质粒,转染BEL-7402肝癌细胞后,对转染细胞增殖、粘附、迁移和侵袭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克隆得到一条1 005 bp的cDNA,其5′端712 bp与人Liprinβ1 cDNA 5′端调控序列和外显子1,2,3序列同源(100%),而3′端293 bp与Liprinβ1基因内含子4同源(100%).其间有一个510 bp开放阅读框架,起始密码位置与Liprinβ1基因相同,推断的蛋白产物除C端13个氨基酸残基外,其余均与Liprinβ1同源.此cDNA暂命名为LHS (Liprinβ1-homologous sequence).LHS cDNA正义转染BEL-7402肝癌细胞系,对于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肝癌细胞在层粘连蛋白上的粘附和迁移能力.结论:LHS表达下调可能在肝癌的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