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96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73篇
  4篇
中国医学   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31.
CADASIL脑弥散张量成像特点及与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患者的弥散张量成像特点及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患者和同龄健康志愿者各14例,进行头颅MRI常规扫描和弥散张量成像扫描,测量两组受试者各脑叶、内囊后肢、外囊以及胼胝体的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及总和,比较两组问FA值的差异.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卒中后神经功能状态分别进行MMSE和NIHSS评分.校正年龄影响,分析患者各个脑白质区域FA值及总和与MMSE分值、NIHSS评分的相关关系.结果 患者组各脑区的FA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A值总和、右额叶、右颞叶、左顶叶、左枕叶、双侧内囊后肢以及外囊白质的FA值和MMSE分值存在相关性(P<0.05).FA值总和及各脑区FA值与NIHSS评分无相关性.结论 CADASIL患者不同脑白质区域的FA值显著下降,部分区域的白质损害与患者的认知功能减退有关.  相似文献   
32.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方法测定5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34例健康者血浆Hcy水平,同时记录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压、血糖,分析其关系。结果:①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血浆Hcy水平有显著性差异,病例组高于对照组。②脑血管病组中高Hcy血症者和正常Hcy者的入院评分有显著性差异;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者和血压、血糖正常者的入院评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增加有关,并且增加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丁苯酞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自2004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英国医学会电子全文期刊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学术期刊集成全文数据库、考克兰图书馆、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数据库内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使用Stata/SE version 12.0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最终纳入7篇RCT,共796例患者,其中396例予以丁苯酞、400例予以常规治疗。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组相比,丁苯酞治疗11 d及21 d亚组NIHSS显著降低(I~2=25.9%,OR=-0.35,95%CI:-0.52~-0.19,P=0.264;I~2=42.9%,OR=-0.42,95%CI:-0.57~-0.26,P=0.199),Barthel指数显著升高(I~2=36.9%,OR=0.45,95%CI:0.21~0.68,P=0.218;I~2=42.7%,OR=0.44,95%CI:0.23~0.64,P=0.111)。结论应用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显著缓解患者起病后11 d及21 d的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并显著改善其身体机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修饰蛋白(IMA)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变化规律,以达到IMA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病情的评估指标。方法选择发病24h急性脑梗死患者341例。按照NIHSS评分分为三组,分别为0~8分组(129例);9~16分组(112例);16~24分组(100例)。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对照组60例。运用ACB比色法测定血清IMA。结果发病24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在0~8分组、9~16分组,17~24分组,IMA有显著差异(P0.01),发病24h的急性脑梗死组血清IMA水平与NIHSS评分呈线性正相关(P0.01)。结论急性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MA水平均高于健康人,IMA可以作为脑组织缺血敏感的非特异性生化指标,并且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MA水平随NIHSS评分增高而增高。可能作为辅助手段预测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血压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进行血压监测,将患者分组为勺型组、非勺型组、超勺型组、反勺型组,从中随机选择120例,每组30例,然后对4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3个月之后对4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巴塞尔指数(Barthel)评分、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3个月后,勺型组、非勺型组、超勺型组、反勺型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1.2±0.8)、(4.2±1.8)、(4.3±1.5)、(4.5±1.3)分,勺型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较其他3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勺型组、非勺型组、超勺型组、反勺型组的Barthel评分分别为(95.1±9.8)、(77.2±18.2)、(77.9±19.1)、(78.1±17.9)分,勺型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明显较其他3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勺型组、非勺型组、超勺型组、反勺型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75%、79.23%、77.98%、75.92%,勺型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较其他3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稳定,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和自理能力的恢复,但变化异常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不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和自理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36.
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恩经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2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用药相同.其中治疗组115例,除基础用药外,加外源性鼠神经生长因子(恩经复)每日1次肌注,每次9000 IU.10天为一疗程,共用两个疗程;对照组100例,仅用基础用药.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治疗30天后,恩经复治疗组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有效率(80.87%)高于对照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恩经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脑栓通胶囊对脑梗死的治疗及预防作用。方法 173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栓通治疗组87例,非脑栓通治疗组86例,观察2组患者脑梗死后90d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2组患1年内脑梗死的复发情况。结果 90d后脑梗死患者的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2组患者的评分值有明显差异,脑栓通治疗组优于非脑栓通治疗组。1年内脑栓通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1.3%,非脑栓通治疗组的复发率为26.7%,2组有明显差异。结论脑栓通胶囊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并能降低初次脑梗死后1年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及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奥扎格雷组120例,阿司匹林组120例。两组均给予调控血压、降脂、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脑细胞活化剂和酌情使用脱水剂等;奥扎格雷组、阿司匹林组分别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阿司匹林,治疗时间均为14 d。两组均于治疗前后做神经功能评定(采用NIHSS量表),同时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入院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奥扎格雷组与阿司匹林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及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14 d后,两组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均较各自入院时升高(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奥扎格雷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阿司匹林组进一步升高(P<0.05);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均较各自入院时降低(P<0.05),奥扎格雷组的NIHSS评分较阿司匹林组进一步减低(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在提高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以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等方面优于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39.
目前缺血性脑卒中常用量表广泛应用于临床及科研中,了解和使用这些量表成为现在神经科医生不可缺少的工作内容。本文主要介绍目前临床常用的脑卒中相关量表,包括ABCD2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Rankin修订量表(mRS)和Barthel指数量表及其他卒中相关量表。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脑安胶囊联合艾地苯醌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湘潭医卫职院附属医院(湘潭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艾地苯醌片,30mg/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脑安胶囊,0.8g/次,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灌注区面积以及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75.00%)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5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CA评分显著增大,NIHSS评分显著减小(P<0.05);治疗组的FC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低灌注区面积均显著缩小(P<0.05),治疗组的低灌注区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ACA、CXCL12、MMP-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的血清ACA、CXCL12、MMP-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安胶囊联合艾地苯醌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可改善神经功能,缩小低灌注区面积,降低血管内皮损伤,且药物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