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3篇
  免费   484篇
  国内免费   272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123篇
妇产科学   249篇
基础医学   207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1384篇
内科学   1338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556篇
特种医学   28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386篇
综合类   186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414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540篇
  9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47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266篇
  2021年   392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332篇
  2018年   315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639篇
  2013年   592篇
  2012年   559篇
  2011年   634篇
  2010年   584篇
  2009年   573篇
  2008年   581篇
  2007年   656篇
  2006年   622篇
  2005年   511篇
  2004年   444篇
  2003年   400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98篇
  2000年   231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目的探讨应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6月-2004年6月我们采用GDC栓塞颅内动脉瘤126例(其中4例有2个动脉瘤,共130个)。前交通动脉瘤42个,后交通动脉瘤53个,颈内动脉瘤6个,大脑中动脉瘤10个,大脑后动脉瘤8个,大脑前动脉瘤6个,小脑后下动脉瘤2个;基底动脉瘤3个。按Hunt-Hess分级:Ⅰ级38例,Ⅱ级54例,Ⅲ级23例,Ⅳ级11例。必要时辅以篮筐技术、重塑技术、支架技术、双微导管或连环技术、蚕食技术。结果成功栓塞126例动脉瘤,其中103例为100%栓塞,21例为95%,2例为90%。12例在栓塞后6~18个月进行造影随访,所栓塞动脉瘤均未见复发征象。结论GDC栓塞颅内动脉瘤是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治疗手段。联合运用多种栓塞技术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2.
经皮椎间盘摘出联合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皮髓核摘除术(PLD)联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临床与影像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25例,先行PLD,后行椎间盘内及椎旁注射臭氧。结果25例病人治疗后经一年随访,治愈21例,有效24例,无效1例,无一例并发症。结论PLD联合医用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可靠,可改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肺结核空洞大咯血来势凶猛,是常见的临床急症之一。常规内科止血效果不佳,而外科治疗对身体侵袭太大且受诸多因素影响常受限制。栓塞参与出血的支气管动脉及体动脉的其他分支是治疗急、慢性咯血安全有效并可重复进行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犤1犦。1977年R em y首次报道选择性支气管  相似文献   
24.
介入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介入联合手术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对7例术前确诊为门静脉血栓形成者行开腹经肠系膜上静脉的门静脉内手术取栓、局部溶栓和门静脉狭窄/闭塞段球囊扩张、内支架置入术。2例因小肠坏死、1例因肠腔明显狭窄而同时行部分小肠切除术。结果 7例均治疗成功。术前腹痛、腹胀及消化道症状消失,腹水基本消失。随访3~24个月,平均16个月,均健在,无消化道出血。多普勒超声复查显示门静脉血流通畅。结论 介入联合手术是治疗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5.
患者男,67岁。因上腹部不适3 d,黑便、呕血2 h入院。2 h前黑便1次量约500 ml,并恶心、呕吐,吐出咖啡色液体约300 ml,伴有头晕、乏力,无明显心慌、气急来诊。入院查体:老年男性,贫血貌,一般状况差,血压60/40 mmHg,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不肿大,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双下肢无异常。  相似文献   
26.
小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小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以及血管内栓塞的技术要点与疗效。方法对45例小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或Trufill DCS Orbit微型三维填塞型水解铂金弹簧圈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45个动脉瘤中41个瘤腔100%闭塞,3个95%闭塞,1个90%闭塞。术后44例临床痊愈,其治疗结果根据Glasgow预后评分:Ⅰ级29例,Ⅱ级11例,Ⅲ级3例,Ⅳ级1例,Ⅴ级1例;全组死亡率2.2%。栓塞术中并发脑血管痉挛6例。术后随访3-69个月均无再出血及复发。结论对小型颅内动脉瘤采用GDC或Truffill DCS Orbit微型三维填塞型水解铂金弹簧圈进行血管内囊内栓塞疗效可靠;根据小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进行栓塞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应用显微手术夹闭、血管内栓塞和栓塞后手术夹闭3种治疗方法,探讨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有效方案。方法显微手术瘤颈夹闭30个动脉瘤,栓塞34个动脉瘤,栓塞后夹闭15个动脉瘤。结果夹闭组30个完全夹闭,无复发,死亡率6%(2/30)。栓塞组完全闭塞率70.6%(24/34),复发率17.6%(6/34),死亡率11.8%(4/34)。栓塞后手术组15个完全夹闭,无复发,死亡率6.7%(1/15)。治疗结束用GOS评价,1个月后3组良好率分别为80.0%、79.4%和80.0%;半年后良好率分别为90.0%、88.2%和86.7%。结论显微手术瘤颈夹闭术仍然是治疗破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具有1次治疗彻底和复发率低的优势,并可作为栓塞失败的补救手段。  相似文献   
28.
肝动脉解剖变异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动脉解剖变异的DSA表现及其在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23例肝癌患者的DSA资料,对存在解剖变异的肝动脉进一步分析其起源、走行、分布及对TACE的影响,统计每组变异肝动脉的发生率。结果223例中,32例存在肝动脉解剖变异,占14.34%,共40支变异肝动脉,其中变异肝总动脉2支(5%,2/40),变异肝固有动脉1支(2.5%,I/40),变异肝右动脉24支(60%,24/40),变异肝左动脉13支(32.5,13/40),有30支变异肝动脉直接参与肿瘤供血,其中24支行TACE治疗,6支行肝动脉化疗(TAI)。结论正确认识肝动脉的解剖变异特征对提高TACE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小角度弯曲针穿刺法进行腰5-骶1椎间盘或低位腰4~5椎间盘介入治疗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对50例明显低于髂嵴的腰4-5或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小角度弯曲针法穿刺椎间盘进行介入治疗。透视下旋转血管机的C型臂,使射线方向与椎间隙平行,将皮肤穿刺点位于距离脊柱中线6~8cm处,常规消毒麻醉;将穿刺针的前端2~3cm向一侧弯曲20°后向椎间盘穿刺,侧位观察接近椎间盘后缘时,将穿刺针弯曲端偏向内侧、上方进入椎间盘后外侧部,然后进行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或等离子消融治疗。结果椎间盘穿刺顺利,一次穿刺成功者45例,占90%,穿刺针进入椎间隙后多数与椎间隙平行,利于盘内介入操作(40/50,占80%),仅20%穿刺后针尖位置欠理想,但尚可完成臭氧注射溶核。经穿刺针向盘内注射臭氧分布良好,等离子刀头活动范围适合消融需要,手术后近期有效率96%,无明显穿刺并发症。结论小角度弯曲针法可以避免高位髂嵴对低位椎间盘穿刺的限制,提高穿刺针在椎间盘内的位置精度,有利于顺利施行介入处理,减少穿刺损伤,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30.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 (U AE)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 (SUF)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 SUF患者行双侧子宫肌瘤供血动脉的栓塞治疗 ,栓塞剂为聚乙烯醇微球颗粒 (PVA)。结果:栓塞成功率 10 0 %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 3~ 2 4个月 ,B超示术后 6个月肌瘤平均缩小 4 5 % ,1例肌瘤消失 ,均伴有月经量的明显减少。 结论 :U AE是治疗 SU F的安全方法 ,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