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1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01篇
口腔科学   122篇
临床医学   250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科学   323篇
综合类   332篇
预防医学   59篇
眼科学   130篇
药学   94篇
  5篇
中国医学   229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初步探讨牙线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7月由同一操作者熟练应用ESD方法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40例,观察组为采用牙线牵引辅助ESD 20例、对照组为传统ESD方法治疗20例,比较手术时间、一次性病变完整切除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牙线辅助ESD法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传统ESD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线辅助一次性病变完整切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出现术后大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线牵引辅助应用于ESD术安全、方便、有效,能够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提高一次性完整切除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介绍交互充气式下肢皮肤牵引带的设计方法,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介绍该科自行设计制造的交互充气式下肢皮肤牵引带(专利号:ZL201120194371.X)的设计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行下肢皮肤牵引的11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6例),分别应用交互充气式下肢牵引带与传统下肢皮肤牵引带,观察两种方法患者深静脉栓塞(DVT)、压疮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能有效预防DVT、压疮发生率(P<0.05).结论 交互充气式下肢皮肤牵引带操作简便、经济、减轻了患者痛苦和护理工作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3.
Purpos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vitreomacular traction (VMT) on ranibizumab treatment response for neovascula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Methods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85 eyes of 85 patients newly diagnosed with neovascular AMD was conducted. Patients were eligible if they had received more than three consecutive monthly ranibizumab (0.50 mg) treatments and ophthalmic evaluations.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a VMT (+) group or VMT (-) group according to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maging.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and 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 (CRT) measurements were obtained at three and six months after initial injection.ResultsOne month after the third injection, mean visual acuity (VA) increases of 6.36 and 9.87 letters were observed in the VMT (+) and VMT (-) groups, respectively. The corresponding mean CRT values decreased by 70.29 µm and 121.68 µm, respectively. A total 41 eyes were identified as eligible for a subsequent fourth injection; 71.1% of patients (27 eyes) in the VMT (+) group but only 29.8% of patients in the VMT (-) group needed a subsequent fourth injection. Follow-up was extended to six months for 42 of the 85 enrolled patients (49.4%). The trends in VA a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were found to be maintained at six-month follow-up.ConclusionsVA and CRT appeared to be more improved after ranibizumab treatment in the VMT (-) group compared to the VMT (+) group. VMT might antagonize the effect of ranibizumab treatment in a subpopulation of AMD patients.  相似文献   
44.
应用Halo导管标测技术,结合冠状静脉窦与希氏束电图识别心房扑动折返环的慢传导带,在下腔静脉口到三尖瓣环峡部作射频线性消融,并以慢传导带出现双向阻滞作为心房扑动消融成功的标志,治疗了1例I型心房扑动患者。随访1个月心动过速未发。由于Halo导管能在右房内全面记录右房激动顺序,便于了解峡部的传导情况,在心房扑动消融中有助于明确其诱发与终止的机制,并为慢传导带传导阻滞作为成功消融终点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45.
高重力加速度及其模拟条件下脑电变化的相关研究在航空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介绍了飞行中+Gz和离心机+Gz作用、下体负压作用、不同程度缺氧、短暂意识丧失下的脑电变化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围绕+Gz及其模拟条件下的脑电变化规律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但在脑电的定量分析,以及利用脑电对+Gz加速度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进行前驱预警等方面的研究尚待深入。本文为高重力加速度环境下的脑电变化特征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对探寻利用脑电预警高重力加速度引起的意识丧失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牵引床复位手术所致皮肤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丹阳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60例择期行牵引床下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病人在大腿内侧上1/3及会阴部喷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后会阴柱包棉垫,对照组病人会阴柱包裹棉垫,对比两组病人术后即刻、30 min、2 h、24 h、72 h会阴部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及两组病人舒适度。结果:试验组皮肤保护效果及舒达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牵引床复位手术会阴部使用壳聚糖抗菌成膜喷剂可预防或减少皮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病人舒适度。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分析正常人斜方肌的激活特征,观察不同干预方式对斜方肌异常者激活模式恢复的作用。方法 2017年9月至10月,互联网招募肩关节正常人(正常组,n = 20)和肩关节不适者(观察组,n = 20),在无干预、上斜方肌(UT)静力牵拉、下斜方肌(LT)等长收缩和组合干预后,均完成直臂侧上举、坐姿划船和反向飞鸟动作。测试记录肌电信号的均方根值(RMS),计算最大自主收缩肌电百分比(MVE%),观察激活比例和激活时间。结果 无干预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UT MVE%增加(P < 0.05),激活时间提前(P < 0.05);中斜方肌(MT)和LT MVE%降低(P < 0.05),激活时间延迟(P < 0.05);UT/LT和UT/MT增加(P < 0.05)。UT静力牵拉、LT等长收缩和组合训练后,两组不同肌肉MVE%、激活时间、激活比例在不同动作下均有不同程度改变(P < 0.05)。结论 斜方肌三束在不同动作中,激活程度与激活时间不同;在运动开始前进行UT静力牵拉和LT等长收缩可以改善肩关节不适者的斜方肌在运动中的激活模式,有利于肩关节发挥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超声辅助下牵引复位导板外固定治疗单纯闭合性颧弓骨折的可行性、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颧弓骨折在超声监测下钢丝牵引复位,同时根据骨折的方向调整牵引方向使骨折线对齐,导板固定2周后拆除。结果:全部病例复位成功,39例骨折端完全对位整齐,其中1例骨折端垂直向移位对位稍差,但术后功能及外形正常。结论:超声辅助下颧弓骨折复位具有复位疗效好、非手术复位,无X线辐射,费用低、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9.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人体重心变化的对线技术。方法利用重力传感器测取人体重力数据;根据平衡力学体系合力为0,由专用软件计算出人体重心的实时位置;通过串口通讯将重心的实时位置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将实时位置的横坐标转换成电机的驱动脉冲信号,驱动与电机相连的装有激光器滑台进行重心跟随运动,从而可以根据重心的变化进行精确的对线。同时加入人体平衡功能检测,对假肢对线起辅助判断作用。结果和结论开发出通过检测人体重心位置的对线方法,可用于假肢矫形康复领域。  相似文献   
50.
目的比较改良单荷包四点牵引法与传统单荷包单点牵引法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环状混合痔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4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改良组和传统组,各70例,改良组采用单荷包四点牵引PPH,传统组采用单荷包单点牵引PPH。对两组临床疗效、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改良组与传统组治愈率分别为95.71%和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8,P=0.014)。改良组切除的黏膜环的宽度(t=12.772,P<0.05)、黏膜环均匀程度(χ2=7.368,P<0.05)、痔核完全回缩(χ2=6.048,P<0.05)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1年,改良组和传统组复发率分别为0.00%和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5,P<0.05);两组手术时间(t=1.081,P>0.05)和术中出血(χ2=0.08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第7天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d=0.731,t7d=1.243;P>0.05);改良组与传统组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分别为8.57%和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73,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5,P>0.05)。 结论改良的单荷包四点牵引法PPH与传统单荷包单点牵引法PPH相比,术中切除的黏膜环较均匀一致,痔核回缩效果好,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