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8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61篇
内科学   57篇
皮肤病学   17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325篇
预防医学   21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0篇
  5篇
中国医学   73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209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远程康复体验的质性研究,为临床应用及改善远程康复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PsycINFO、CINAHL、Cochrane Library、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Scopus、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等中英文数据库,搜索关于脑卒中患者远程康复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0年6月。根据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Meta整合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整合。 结果 共纳入13篇研究,提炼出43个明确的研究结果,将相似的研究结果归纳形成13个新类别,综合出4个整合结果:脑卒中患者对信息与通讯技术设备的使用态度;脑卒中患者远程康复感知益处;脑卒中患者远程康复感知障碍;脑卒中患者长期远程康复需求。 结论 远程康复作为传统康复的可替代方式,其效果受到多数脑卒中患者的肯定,但未来研究应注意加强远程康复设备及技术支持工作,构建脑卒中患者远程康复全程同伴支持系统,并丰富脑卒中患者远程康复内容及形式,以进一步提高远程康复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42.
The field of pain medicine that once began as a supportive and compassionate care, adding value to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ailments, has now transformed into a vital and essential specialty with structured training programs and service units with professionals dedicating their careers to it. The expansion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direct relationship of pain relief to the quality of life, uncovering of neuronal pathways,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in imaging as well as in interventional techniques have all contributed to this phenomenal growth. However, there is a growing concern whether the training programs and the specialized practitioners are gradually limiting their skilled inputs primarily within the sensory realm of the pain experience with sophisticated interventional techniques and relegating its subjective and emotional dimensions to perfunctory realms within the schema of service provision. While the specialty is still young, if we can understand the inherent aspect of these dimensions within the pain experience and acknowledge the gaps in service provision, it may be possible to champion development of truly comprehensive pain relief programs that responds effectively and ethically to a patient''s felt need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position the subjectivity of pain experience in context and surface the need to design complete systems of pain relief services inclusive of this dimension. It presents authors’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perspectives of ‘unpleasant subjective emotional experiencing of the pain” to elucidate possible clinical implications based on the evidences presented on neuro-biology and neuro-psychology of the pain experience; the aim being to inspire systems of care where this dimension is sufficiently evaluated and managed.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简单种植病例非引导植入种植体的位置偏差。方法:筛选3名医师治疗的68例简单种植牙患者,共97颗种植体,术后利用CBCT软件测量种植体颈部、尖部、角度偏差。比较3名不同医师、左右后牙与前牙区、游离端与非游离端种植体在颈部、尖部、角度偏差方面的差异。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7颗种植体颈部、尖部、角度偏差平均值为(0.76±0.57)mm、(1.41±0.90)mm、(4.76±3.68)°。医师间比较颈部、尖部、角度偏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后牙组间比较,3项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后牙与前牙相比,3项偏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后牙与前牙组相比,3项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端与非游离端比较,颈部偏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尖部、角度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单病例非引导种植的总偏差与计算机导板相仿,偏差与医师经验相关,前牙组偏差小于双侧后牙组,非游离端颈部偏差小于游离端。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浙江省名中医王会仍中西医结合治疗哮喘的经验。方法:整理王会仍对支气管哮喘病因病机的认识,结合典型医案,分析王会仍对本病的辨证治疗特色和用药特点。结果:王会仍认为治疗哮喘当首辨虚实,急性发作期以实为主,治以温肺散寒、清泻肺热、化痰定喘;缓解期以虚为主,治以补肺固表、健脾益气、温肾纳气。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重要方法,王会仍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其经验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5.
汪明德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独到的见解和用药,临证主张以痰、热、瘀实邪为主,偶夹有肾虚,自拟三黄汤滋肾清热、活血化痰。  相似文献   
46.
国家级名老中医杨少山对千金苇茎汤的运用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囿于古法,除用于治疗肺痛外,亦用于治疗其他肺系疾病或肠道疾病。  相似文献   
47.
柴可群主任中医师认为,大肠癌是在人体正气不足的基础上,外邪乘虚入侵,复因饮食、情志所伤,使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产生气滞、血瘀、痰凝、湿浊、热毒等病理变化,蕴结于肠腑,相互搏结,日久积渐而成;是一种以正气虚损为本,局部实邪结聚为标,本虚标实的病证。正气亏虚、癌毒内蕴是大肠癌的基本病机,同时也是大肠癌复发转移的根本原因。治疗原则为"扶正为本,祛邪有度,全程调神,随证而治"。具体根据根治阶段、随访阶段、姑息治疗阶段中正邪盛衰的主次和疾病发生发展的特点,及时调整用药,并强调在该病临床各期均需要结合中医药的治疗,进行全程管理。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改良Glenn-anderson术式在完全型阴囊转位患儿中的效果。方法对38例完全型阴囊转位患儿行Glenn-anderson术式过程中进行睾丸及鞘膜周围组织粘连松解。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外观满意,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改良Glenn-anderson术式治疗完全型阴囊转位,可使阴囊外观更加接近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49.
通过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对李佃贵教授在治疗消化性溃疡药-证及四气五味归经方面进行整理,分析其内在用药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李佃贵教授门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经验处方,通过将符合标准的150首中药处方依次录入系统中,来探索并分析出消化性溃疡用药规律。结果经分析得出,150首处方中,核心用药为炒白术,其次为黄连、陈皮、茵陈、乌药、砂仁、枳实、茯苓、川芎、厚朴;药性大多为辛、苦、寒,主归脾、胃、肝经,主要证型为胃气壅滞证、湿浊中阻证、浊毒内蕴证、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证、脾胃虚弱证。最常用药类型为清热解毒、健脾芳香化浊、清热化湿和活血化瘀药。结论通过对李教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用药规律的分析,总结出其善于将芳香药与苦寒药结合使用,芳香以化浊,苦寒以清热;行气药与活血化瘀药相结合,行气可止痛,活血以化瘀。  相似文献   
50.
功能性便秘是儿童常见疾病,可影响儿童生活质量及体格发育。西医将经过积极内科治疗而无法缓解症状的便秘称为顽固性便秘,现代中医学认为其病机主要是脏腑气机升降失常以及肠道津液亏损。闫慧敏教授从络病理论出发论治本病,认为顽固性便秘患儿具有病程长、以功能失常为主导、难治性、缠绵性、易复发等特点,符合络病的临床特点,病机以大肠络瘀滞阻塞,津液不布,肠燥津亏为主,具有“瘀”“虚”“燥”的病理特点,治疗以疏通为要。闫老师治疗顽固性便秘以活血润燥通络,健脾运化津液为法,自拟“通络润燥汤”,全方由桃仁、火麻仁、当归、白术、白芍组成,方中桃仁、麻仁活血润肠,当归、白芍养血润燥,白术健脾化津,临证加减,应注意遵循以辛润为要,不可过于攻伐、滋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