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92篇
  免费   3478篇
  国内免费   1291篇
耳鼻咽喉   311篇
儿科学   255篇
妇产科学   208篇
基础医学   2520篇
口腔科学   573篇
临床医学   3995篇
内科学   2780篇
皮肤病学   459篇
神经病学   1700篇
特种医学   13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997篇
综合类   9896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5159篇
眼科学   670篇
药学   8558篇
  495篇
中国医学   5198篇
肿瘤学   1932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562篇
  2022年   1113篇
  2021年   1844篇
  2020年   2030篇
  2019年   1082篇
  2018年   1098篇
  2017年   1671篇
  2016年   2251篇
  2015年   1971篇
  2014年   4143篇
  2013年   3750篇
  2012年   3265篇
  2011年   3013篇
  2010年   2309篇
  2009年   1954篇
  2008年   1830篇
  2007年   1911篇
  2006年   1652篇
  2005年   1407篇
  2004年   1073篇
  2003年   987篇
  2002年   837篇
  2001年   746篇
  2000年   576篇
  1999年   547篇
  1998年   438篇
  1997年   375篇
  1996年   346篇
  1995年   335篇
  1994年   300篇
  1993年   242篇
  1992年   249篇
  1991年   223篇
  1990年   203篇
  1989年   201篇
  1988年   191篇
  1987年   144篇
  1986年   144篇
  1985年   173篇
  1984年   135篇
  1983年   90篇
  1982年   102篇
  1981年   74篇
  1980年   59篇
  1979年   70篇
  1978年   52篇
  1977年   59篇
  1976年   41篇
  1975年   3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和宫瘤消胶囊的联合应用对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80例子宫肌瘤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将上述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宫瘤消胶囊口服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效果,性激素水平及子宫体积及肿瘤体积变化。结果(1)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研究组患者的P、E2、LH及FS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研究组患者子宫体积及肿瘤体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米非司酮片和宫瘤消胶囊的联合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保妇康凝胶联合诺氟沙星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宫颈糜烂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保妇康凝胶和诺氟沙星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治糜灵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0%,临床症状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明显,且其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妇康凝胶与诺氟沙星合用比治糜灵栓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更佳,且治愈时间上明显较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益气通脉饮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2月烟台业达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两组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通脉饮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的疗效,评估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心绞痛症状分级和血脂水平。临床检测的数据通过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的数据使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双侧t检验,计数的数据采用χ~2检验,以%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都有一定疗效,但观察组的改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的症状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42/45),对照组为77.78%(3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血清总胆固醇(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HDL-C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脉饮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差异,评价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2—2011-12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68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组(手术组)及B组(非手术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A组33例, B组35例,平均随访21.5个月。两组患者的年龄、骨折类型均无差异(P>0.05);术后影像学指标A组优于B组,骨折愈合时间B组优于A组,治疗成本A组大于B组(P<0.05);Cooney评分早期A组优于B组,1年后两组无差异,两组的并发症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桡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治疗较非手术治疗可获得更好的复位及早期功能,但远期功能恢复无差异。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方便选择2013年9月—2015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0例Hp感染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Hp根除情况及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5/60),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8/6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患者采用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提高Hp根除率,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微波配合序贯扩肛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陈旧性肛裂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后卫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微波配合序贯扩肛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微波配合序贯扩肛治疗陈旧性肛裂,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8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选择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组选择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分析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失血、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僵硬发生率。结果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组视觉模拟评分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失血、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僵硬发生率和单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比较有优势,P<0.05。结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双侧切口双侧解剖钢板内固定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8.
Objectives:To reassess the long-term camouflage effects of resin infiltration (Icon, DMG, Hamburg, Germany) of white spot lesions (WSL) and sound adjacent enamel (SAE) achieved in a previous trial. The null hypothesis was test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IE-L*a*b*-ΔE-values between WSL and SAE areas of assessment after at least 24 months (T24) compared to those at baseline (T0).Materials and Methods:Of twenty subjects who received previous resin infiltration treatment of nteeth = 111 nonrestored, noncavitated postorthodontic WSL after multibracket treatment during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nd were contacted 20 months after baseline, eight subjects (trial teeth nteeth = 40; m/f ratio 1/7; age range (mean; SD) 12–17 [15.25; 2.12] years); response rate: 40%) were available for follow-up after at least 24 months (T24). CIE-L*a*b* differences between summarized color and lightness values (ΔEWSL/SAE) of WSL and SAE were assessed using a spectrophotometer and compared to baseline data assessed prior to infiltration (T0), and those after 6 (T6), and 12 (T12) months using paired t tests at a significance level of α = 5%.Results:T24 assessments were performed after a mean 33.86 (SD: 8.64; Min: 24; Max: 45) months following T0. Mean (SD) ΔEWSL/SAE units of available teeth were 8.76 (5.33) at baseline; 5.5 (2.75) at T6; 5.2 (2.41) at T12; and 5.57 (2.6) at T24. Comparisons of T6, T12, and T24 with T0 yielded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hereas T6–T24 and T12–T24 differences were found to be not significant.Conclusions:Assimilation of infiltrated WSL to the color of adjacent enamel by resin infiltra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suitable for the long-term improvement in the esthetic appearance of postorthodontic WSL.  相似文献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