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31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04篇
预防医学   40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3篇
  2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药品是医院针对实际病情开出的目的性治疗的主要途径,随着我国医药业的迅速发展,医药药品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尤其在药品核算的环节更需要对核算的实质和实施进行科学的认识和具体的应用,为推动整个医院的药品管理做出贡献,本文主要对医院当中的药品核算的实质以及应对的策略展开详细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2.
如今已进入信息时代,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推陈出新,图书馆同样如此,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在信息服务的改变下,服务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文章就当前我国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中面临的问题展开研究分析,探讨针对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某医院2008-2013年间收治的768例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探求近年来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领域存在的护理问题现状,并针对问题采用以循证为基础的方法结合临床经验及患者实际情况探讨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对策,以期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谢多英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649-3650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降低攻击行为带来的伤害。方法对我院精神科的6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发生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原因,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结果精神病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原因有:被害妄想20例,占33.33%,命令性幻听18例,占30%,情绪不稳10例,16.67%,思维紊乱6例,占10%,要求得不到满足4例,占6.67%,药源性反应2例,占3.33%。结论被精神症状所支配,是造成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产生的主要因素,及时识别发生攻击行为的先兆和及时控制冲动的行为的发生,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并降低攻击行为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切口渗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住院治疗的20例心脏介入治疗后切口渗血的患者,分析入选病例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切口渗血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本次未完善术前准备引发切口渗血10例,占50%;术中操作问题引发3例,占15%;术后处理不当引发6例,占30%;其他1例,占5%.经精心护理和积极治疗后无痊愈.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及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分析心脏介入治疗后切口渗血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防治对策,同时辅以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等整体护理,可使不良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率,改善护理水平,对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胃癌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方法 分析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609例胃癌术后患者,分别观察其术后发生医院感染与性别、年龄、营养状态、平均住院日、血电解质及白细胞数、术前抗菌药物治疗、术前输血、手术范围、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胃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以肺炎、伤口感染最多,分别占42.71%、21.87%;胃癌术后医院感染与年龄、平均住院日、电解质、营养状态、白细胞水平、术前抗菌、术前输血、手术范围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性别和病理类型无关.结论 通过纠正血白细胞水平及电解质紊乱、加强术后营养、提高术前预防抗菌治疗、减少术前输血等措施可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对13167例住院患者24 h死亡时间的统计,分析患者总体死亡时间变化规律,分析其中3个系统疾病患者死亡时间变化规律,提出预见性护理对策。方法:将1963年到2009年报道的13167例住院患者死亡时间进行搜集并按病种分类,绘制13167例、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脑血管系统住院患者24 h死亡时间分布图。结果:13167例住院患者总体死亡时间高峰出现在3时至7时;呼吸系统患者死亡时间高峰出现在19时至8时;心血管系统患者死亡时间高峰出现在4时至11时;脑血管系统患者死亡时间高峰出现在6时至11时。结论:13167例各系统住院患者死亡时间集中于下半夜;呼吸系统患者死亡时间高发时段还包括上半夜;心脑血管系统患者死亡高发时段包括上午,其中脑血管系统患者在下午还出现死亡的小高峰。  相似文献   
28.
2019年底以来,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病肺炎(COVID-19)在我国大范围流行,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也给其他传染病防控带来了严峻挑战。目前,我国每年仍有近3 000例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如不能及时开展病例诊治和疫点调查处置,不仅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还可能引起继发传播而威胁我国消除疟疾成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范围广、传播能力强,不仅疟疾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有可能被感染,而且医务人员在开展临床诊治、样本检测和流行学调查时也面临感染风险。本文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对我国消除疟疾工作的挑战,并探讨相应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从而为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仪器法检测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计数数据的准确性、影响因素和解决方法。方法对530例仪器法血小板减少患者标本,进行血涂片染色镜检分析,并手工计数复检。结果 530例标本其中有55例假性血小板减少,原因分为采集因素、EDTA依赖因数、大血小板因素、小血小板因素、其他因素。475例真性血小板减少。结论对于仪器法血小板减少或仪器提示异常的患者标本需经血涂片观察和人工复检方能发布结果,以提高血小板计数准确性,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分析用药差错的成因并寻求降低差错的对策.方法 针对药剂科用药差错登记、门诊用药咨询记录和护理部临床护理质量检查记录中的用药差错,按差错来源、出现差错人员的工作年限、差错后果或严重程度进行分类汇总.结果 191例用药差错来源于医师的106例,占55.50%;药师46例,占24.08%;护士31例,占16.23%;患者8例,占4.19%.按差错后果或严重程度分类,尚未出现错误97例,占50.79%;出现错误但未造成伤害88例,占46.07%;出现错误并造成伤害6例,占3.14%;未发生致死性错误.结论 建立良好的用药安全文化、及时分析用药差错的根源,并寻求解决办法、降低用药风险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