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9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36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142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644篇
内科学   299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08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164篇
综合类   428篇
预防医学   346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347篇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适合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模式,为有效地开展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160例,按入院日期先后分为干预组78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持续的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宣教和指导、家庭访视、电话咨询.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自编调查问卷进行效果评定.结果 出院后3个月及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BPRS总分的改善程度、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远期疗效和预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症状,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干预对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合作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240例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均由2位工作5年以上,静脉穿刺技术熟练,且善于做患儿心理工作的护士进行静脉穿刺.对照组患儿直接进行静脉穿刺后输液,不实施任何心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静脉穿刺前实施综合性心理干预,并对2组患儿静脉穿刺时的不同心理反应及行为状况进行评估,统计2组患儿的合作程度及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结果 综合性心理干预后观察组患儿静脉穿刺时的行为状况为主动型51.67%、紧张型30.83%、畏惧型7.50%、强迫型10.00%,与未接受心理干预的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合作率为82.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输液合作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3%.结论 针对学龄前患儿静脉输液时的表现与心理反应,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减轻患儿的不良情绪,提高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的合作程度.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6月至201 1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8例,根据区组化随机分组法将入选病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加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并对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遵医行为、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在出院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未呈现显著改善,而在患者出院后第1,3,6个月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研究组患者按时服药、按时锻炼、按时复诊、合理饮食等遵医行为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研究组患者在出院时的生活质量评分未呈现显著改善,而在患者出院后的第3个月,其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素质以及服务态度和服务内容的满意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延续性护理模式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遵医行为、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的执行现状,探讨影响护士实施床头抬高临床依从性的因素。方法根据美国危重症护理学会(AACN)推荐的床头抬高依从性调查工具表设计问卷,对10所三级甲等医院ICU的19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01名(51.01%)护士认为自己所在科室床头抬高达到≥30°,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角度的认识、适应证及角度的判定方法不同,其实施床头抬高依从性也不同(P<0.05)。结论对床头抬高的角度、适应证的认识及角度的准确判断方法是影响ICU护士实施床头抬高依从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贫困家庭心脏病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路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路径组则运用临床路径对患儿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路径组患儿的疾病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对服药、卫生习惯、功能锻炼方面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与术后肺不张发生率降低,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对提高贫困家庭心脏病患儿治疗依从性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估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长期氧疗的依从性,分析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方法:对120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长期氧疗依从性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12个月的随访,分析依从性对患者的影响.结果:120例患者中,44例依从性较好,76例依从性差.氧疗时间、教育程度及噪声是其影响因素.结论:长期氧疗能减轻患者的二氧化碳潴留和肺部过度充气,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997.
睡眠呼吸暂定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是一种慢性睡眠疾病,患病率占我国香港30-60岁男性的9%.女性的4%,占我国广西地区14岁以上人群的1 1%。其反复发生的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以及睡眠结构紊乱可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从而造成全身多系统功能的损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认知功能改变和精神障碍等。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是此类疾病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长期CPAP治疗依从性好坏直接影响SAS的病情进展及转归,因此,本文将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CPAP治疗的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予以综述,从而帮助临床护理人员识别CPAP治疗依从性差的高危人群,明确护理干预的重点对象,提出提高CPAP治疗依从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120例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对掌握相关知识、危险因素、遵医行为改变、满意率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监测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对遵医行为改变、危险因素和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护理干预前,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11.46±2.83)mmol/Lvs.(6.79±1.31)mmol/L,(14.67±3.13)mmol/LVS.(8.65±2.23)mmol/L,(7.85±1.33)%VS.(6.18±0.76)%1,/9〈0.05。结论住院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口腔正畸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07年5月~2011年5月400例口腔正畸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实行正畸治疗的同时仅辅以口腔卫生方面的指导:实验组采取全程护理并从认知、心理、行为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正畸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两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按时复诊、矫治装置的保持和口腔卫生等依从性方面以及在满意度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正畸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改变患者在正畸治疗中的行为方式,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治疗过程和效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临床药物护理干预对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维持治疗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临床药物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而干预组合并药物护理干预措施,分别于入组时,入组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时进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WHO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治疗依从性、复发率和再住院率的评定。结果跟踪3个月到1年,干预组患者在WHOQOL的生理、领域、领域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药物护理干预保证了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生存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