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52篇
  免费   2320篇
  国内免费   560篇
耳鼻咽喉   415篇
儿科学   347篇
妇产科学   300篇
基础医学   1792篇
口腔科学   384篇
临床医学   5293篇
内科学   1595篇
皮肤病学   95篇
神经病学   1545篇
特种医学   1354篇
外科学   2360篇
综合类   3590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2431篇
眼科学   310篇
药学   999篇
  255篇
中国医学   842篇
肿瘤学   321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545篇
  2022年   933篇
  2021年   1349篇
  2020年   1374篇
  2019年   981篇
  2018年   926篇
  2017年   1028篇
  2016年   891篇
  2015年   873篇
  2014年   1844篇
  2013年   2098篇
  2012年   1407篇
  2011年   1393篇
  2010年   1109篇
  2009年   995篇
  2008年   942篇
  2007年   845篇
  2006年   700篇
  2005年   583篇
  2004年   471篇
  2003年   401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108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31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22篇
  1975年   18篇
  1971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周秋英  廖艳艳 《新中医》2021,53(2):187-190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加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临床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肌力状况;记录治疗期间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偏瘫运动功能(Brunnstrom)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自理能力(BI)指数、肌力(MRC)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肌力。  相似文献   
992.
滕王娜 《新中医》2021,53(3):64-67
目的:观察慢阻肺汤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肺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肺肾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止咳、平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肺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慢阻肺汤治疗。20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中医证候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汤联合肺康复训练治疗肺肾气虚型COPD稳定期,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规范的呼吸系统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对心胸外科手术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6~11月开胸手术患者50例为对照组,2006年12月~2007年9月开胸手术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按临床常规护理进行指导,实验组进行规范的呼吸系统健康教育和深慢呼吸、缩唇呼吸、咳嗽训练、吹气球训练等呼吸功能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胸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折。结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的呼吸系统健康教育和呼吸功能训练可减少开胸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缩短胸管留置和患者住院时间,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手法联合核心稳定训练治疗老年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均行手法治疗,观察组加用核心稳定训练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VAS、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闭眼单脚站立时间、闭目原地踏步时间均较治疗前延长(P<0.01),观察组延长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可以瞬间纠正腰椎“骨错缝、筋出槽”,恢复力学平衡。配合核心稳定性训练,使筋强骨健,维持腰椎稳定,疗效较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995.
新护士岗前护理伦理决策能力的培训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增强新护士护理伦理决策意识,提高新护士护理伦理决策能力。方法调查2006年7月毕业分配来我院的88名护士对护理伦理知识、护理伦理决策方法掌握情况及护理伦理决策能力,根据调查结果针对薄弱点采用传统讲授法与"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相结合(简称PBL法)进行培训。结果新护士护理伦理决策意识及决策能力增强,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及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与2004-2005年未接受岗前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培训的新护士比较,P<0.05。结论要使新护士能在工作中有护理伦理决策意识,并做出正确的伦理决策,就应该在岗前培训中进行系统的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培训。  相似文献   
996.
情景模拟在低年资护士入院宣教培训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江玲  赵水花 《护理学报》2008,15(11):21-23
目的将情景模拟法运用于低年资护士入院宣教培训,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低年资护士的综合素质。方法编写情景剧本,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入院宣教培训,注重礼仪、心理、语言、交际、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前后分别调查住院病人对低年资护士的评价,考核低年资护士的入院宣教工作以及组织受训人员自评。采集以上数据输入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病人对低年资护士入院宣教工作的评价对比采用x^2检验,入院宣教考核成绩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培训后病人对低年资护士的满意度、信任度以及低年资护士入院宣教考核成绩均优于培训前(P〈0.001),并且满足了受训人员自我价值的实现。结论将情景模拟教学运用于临床低年资护士入院宣教的培训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通过补充中医病案内涵,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方法随机抽取80份由中医标准化培训医师撰写的中医档案,参照中医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逐项进行检查和分析。结果住院中医病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中医病案内涵不完整、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四诊记录、辨证依据、三级查房记录等方面。结论通过调查,实施一系列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的对策,包括培训师知识技能、书写能力、三级查房要求、中医病案内涵评估等。  相似文献   
998.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脑卒中病人通过及时的康复训练,可促进相关神经细胞的轴突发芽,形成新的突触,通过反复训练,使这些突触可建立起接近正常功能的新的神经环路网络--突触链,实现中枢神经功能重新组合,同时抑制异常的低位中枢控制的运动,使其突触链处于受的抑制的多阈值状态,从而改善患侧的功能。因此无论是中枢神经系统还是外周神经系统受损,都可通过轴突发芽,再生方式,使功能得到恢复。我科27例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主要是早期康复治  相似文献   
999.
踏车运动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踏车运动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61例有一定行走能力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均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配合治疗,观察组并增加踏车运动,每天1次,30min。结果:经过8周的训练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ADL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提高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踏车运动对提高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ADL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减重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步态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观察减重步行训练(BWSTT)对脑卒中患者偏瘫步态的恢复作用。方法:51例脑卒中患者分入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运动疗法(PT),实验组加BWSTT。共6周,5次/周,1单元/天,30min/单元。训练前后各行1次评价。结果:训练后实验组FAC评分、FMA下肢评分、步速、步长均明显提高(P<0.05),患侧单肢支撑期明显延长,双侧支撑期明显缩短(P<0.01),而对照组仅FMA下肢评分明显提高(P<0.001)。两组间对比,仅FMA下肢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均为实验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BWSTT可提高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步速、步长,增加患侧单肢支撑期,减少双侧支撑期,改善步态对称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