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自制白及涂擦剂对豚鼠口腔溃疡上火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30%冰醋酸溶液灼烧豚鼠右面颊黏膜建立口腔溃疡上火模型~([1]),将建模成功后的25只豚鼠分为对照组和西药观察组、中药观察组(中药A组、中药B组、中药C组),每组5只豚鼠,共5组,自制白及涂擦剂由白及粉、白蔹粉和丝瓜络浓煎剂组成。将涂擦剂涂在豚鼠口腔溃疡处,中药A组涂药1次/d、中药B组涂药2次/d、中药C组涂药3次/d;西药组涂金霉素眼膏2次/d,连续涂药5 d,对照组不给药;另设空白对照组豚鼠5只,涂自制白及涂擦剂,1次/d。观察不同剂量自制白及涂擦剂外用对豚鼠口腔溃疡模型溃疡面积变化、溃疡程度及溃疡局部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影响。结果:用30%冰醋酸溶液造豚鼠口腔溃疡上火模型成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口腔溃疡明显,且面积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自制白及涂擦剂可显著减小口腔溃疡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著减轻局部病理变化和口腔溃疡水肿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随着涂擦次数增多而依次减少。结论:自制白及涂擦剂对豚鼠口腔溃疡上火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2.
显齿蛇葡萄查耳酮合成酶基因cDNA克隆及蛋白质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明  魏麟  余娟  余小林 《中草药》2013,44(1):85-89
目的 对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查耳酮合成酶(CHS)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方法 根据已经克隆的植物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显齿蛇葡萄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CHS基因序列并连接到pMD 18-T Simple载体上,阳性克隆经PCR检测后进行测序.结果 得到一段1 173 bp的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编码390个氨基酸,与其他高等植物CHS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67.9%以上.结论 首次从显齿蛇葡萄中克隆了CHS基因,为有效利用该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黄酮的含量,筛选大孔树脂纯化显齿蛇葡萄黄酮的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HPD100树脂的吸附效果最好,当黄酮浓度为137.8 ug/mL、上柱体积为5 mL、吸附30 min,用95%乙醇、以1.5 mL/min流速洗脱时,吸附率为85.44%,洗脱率为94.92%,回收率为95.66%,样品的黄酮质量分数从2.76%纯化至81.1%.实验证明本工艺合理、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4.
白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反相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等多种柱色谱法对白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1),β-谷甾醇(2),大黄素甲醚(3),β-谷甾醇亚油酸酯(4),丹皮酚(5),4-p-樟烷-1,8-二醇(6),香草醛(7),α-生育酚(8),α-生育醌(9),α-甲基吡咯酮(10),botcinins D(11),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2),4-酮松脂醇(13),bungein A(14),lasiodiplodin(15).结论:化合物4~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蛇葡萄根软膏中虎杖和蛇葡萄根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干膏收率、虎杖中大黄素含量和蛇葡萄根中没食子酸含量为指标,以乙醇浓度、乙醇用量、生药粒径及渗漉流速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乙醇渗漉提取的工艺。结果虎杖优选的提取工艺为40目生药粒径的药材,以12倍处方量90%乙醇、4mL/m in.kg流速渗漉提取;蛇葡萄根优选的提取工艺为:60目生药粒径的药材,以10倍量70%乙醇、4mL/m in.kg流速渗漉提取。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恩施富硒藤茶水提液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用腹腔注射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测定不同剂量的恩施富硒藤茶水提液对肝损伤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肝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恩施富硒藤茶水提液具有剂量依赖性地降低CCl4致小鼠肝损伤血清ALT、AST值升高,降低肝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增强SOD的活性(P〈0.01或P〈0.05)。结论恩施富硒藤茶水提液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7.
别样茶-藤茶的古今应用历史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别样茶(Other Kinds of Tea)中藤茶的古今应用历史以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调查,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藤茶在我国南方民间应用历史悠久,应用范围广泛,具有别样茶的特征.现代化学研究表明藤茶中主要含有黄酮类成分,以二氢杨梅素含量最高,药理活性研究表明藤茶具有消炎抗菌、抗肿瘤、保肝、降血糖降血脂等活性.因此藤茶是预防、防治慢性代谢性疾患非常有前景的一个研究对象.对藤茶进行深入整理研究,不仅能够对我国茶文化多样性研究起到推动作用,也能够为防治慢性代谢性疾病的新药开发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58.
藤茶和荷叶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高血脂动物模型,观察藤茶和荷叶提取物对高血脂模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Lee's指数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饲料喂养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高剂量组20mg/kg、中剂量组10 mg/kg、低剂量组5 mg/kg及降脂药物组180 mg/kg,连续给药25 d.观察:①TC、TG、HDL-C;②体重变化;③肝重/体重比;④体脂湿重测定;⑤Lee's指数.结果各剂量实验组TC、TG和HDL值与模型组及降脂药物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但中剂量和高剂量实验组与实验前比较TC值有显著降低(P<0.05),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Lee's指数下降,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藤茶和荷叶提取物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减肥作用.  相似文献   
59.
Six compounds, schizandriside, resveratrol, (+)-catechin, (−)-epicatechin, (+)-gallocatechin, and (−)-epicatechin gallate,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Ampelopsis japonica (Vitaceae).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both chemical and spectroscopic data.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双氢杨梅树皮素(DHM)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双氢杨梅树皮素(6.7~10μg·mL^-1,48h)能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端粒酶活性。结论双氢杨梅树皮素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