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白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白蔹Ampclopsis japouica(Thunb.)Makino块根中分离出7种化合物,细理化常数测定,光谱分析及化学 方法分别鉴定为正二十五烷(I)、三十烷酸(Ⅱ)、二十八烷酸(Ⅲ)、β-谷甾醇(Ⅳ)、豆甾醇(Ⅴ)、槲皮素(Ⅵ)和豆甾醇-β-D-葡萄糖甙(Ⅶ),除β-谷甾醇外,其他化俣物均为首次从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02.
白蔹正丁醇提取物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体外检测中药白蔹正丁醇提取物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琼脂平板扩散法定性和体外药基法定量检测提取物抗菌活性,同时分析不同浓度白蔹正丁醇提取物抗菌的量效反应关系。结果:白蔹正丁醇提取物的MIC值为2.5mg/mL,浓度和抗菌有量效反应关系。结论:白蔹正丁醇提取物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白蔹外用对小鼠、大鼠烫伤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90℃恒温水浴造大、小鼠烫伤模型,观察大、中、小剂量白蔹水煎液和大、小剂量白蔹油糊对小鼠、大鼠烫伤模型烫伤面积及局部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大、中、小剂量(0.75g/cm2、0.5g/cm2、0.25 g/cm2)白蔹水煎液组,大、小剂量(0.24 g/cm2、0.12 g/cm2)油糊组均显著减小小鼠烫伤面积、显著增加烫伤皮肤面积纸重差值、显著改善烫伤的症状及病理变化。结论:白蔹外用对小鼠、大鼠烫伤模型均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二氢杨梅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二氢杨梅素提取率为响应值,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优选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17倍量81%乙醇回流提取95 min.在此条件下,二氢杨梅素提取率可达9.58%,与理论值9.72%仅相差0.14%.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选的二氢杨梅素提取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优选中药藤茶的微波辅助半仿生法提取工艺.方法:以蛇葡萄素为评价指标,HPLC测定指标成分含量,采用均匀设计法优选藤茶提取工艺参数.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3次提取用水pH分别为6.0,7.5,9.0,微波处理时间依次为3,1.5,1.5 min.结论:微波辅助半仿生提取法可有效、快捷地提取藤茶中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十八反药物白蔹反乌头应用时对小鼠的毒性作用。方法:连续14 d给予小鼠乌头、白蔹、乌头-白蔹水煎剂,末次给药后30 min取小鼠血液并分离血清,测定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乳酸脱氢酶(LDH);处死后进行尸检,取心、肝、肾测定脏器系数并做病理检查。结果:血液生化指标检查结果表明,单用乌头组ALT,AST值升高(P<0.05);单用白蔹组AST升高(P<0.05);两药合用组ALT,AST,LDH均升高(P<0.01或P<0.05);其余各组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波动。脏器系数检查结果表明:单用乌头组肝脏系数增加(P<0.05),两药合用组肝、肾脏器系数均增加(P<0.01或P<0.05)。尸检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两药合用组小鼠肝、肾可见明显改变。结论:十八反药物乌头与白蔹合用时对小鼠毒性增强。  相似文献   
107.
白蔹多糖PAJM-Ⅰ的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N Hui-jun    CHEN Wei 《海峡药学》2008,20(4):102-104
目的从白蔹中提取分离白蔹多糖,并研究其结构性质。方法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后得到粗多糖PAJM,进一步用DEAE-Sapharose Fast Flow,Sephadex G-200分离纯化得到PAJM-Ⅰ,对分离到的主要多糖应用高碘酸氧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GC,GC-MS,IR等方法进行结构分析。结果提取纯化的白蔹多糖(PAJM-Ⅰ)是均一的多糖,相对分子量为3.25×104,鼠李糖,木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12.98∶23.52∶45.06∶18.44。分子中1→3,1→2,1→6连接的糖苷键数比为51%∶26%:23%。结论首次从白蔹中分离得到PAJM-Ⅰ均一多糖,且PAJM-Ⅰ含有α-D-葡萄吡喃糖。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评价藤荣中的有效成分杨梅黄素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以管碟法测定杨梅黄素对4种实验菌株的抑菌效果、以两倍稀释法测定杨梅黄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与相同实验条件下盐酸小檗碱、鱼腥草素、黄芩苷的抑菌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培养菌液的浓度对杨梅黄素抑菌作用的影响.结果 杨梅黄素对实验菌株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作用较黄芩苷强;菌液浓度增高,MIC随之增高.结论 杨梅黄素具有较强的体外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蛇葡萄根软膏抗炎、镇痛的药效学。方法:抗炎实验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镇痛实验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结果:蛇葡萄根软膏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赋形剂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与阿昔洛韦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热板法镇痛与赋形剂组相比,镇痛效果显著(P<0.01),对于醋酸所致的扭体反应次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蛇葡萄根软膏有一定的镇痛、抗炎作用,具有深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中药蛇葡萄根提取物的含药血清对HSC/T6凋亡及凋亡基因Bax/Bcl-2表达的影响,从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中药蛇葡萄根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体积分数(5%,10%和20%)的含药血清对HSC/T6作用后的DNA含量,计算细胞凋亡率;用SABC染色检测凋亡基因Bax和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含药血清体积分数为5%,10%和20%的蛇葡萄根提取物对HSC/T6的凋亡率分别为8.50%,14.30%和22.65%,均显著大于含生理氯化钠溶液的血清对照组(P<0.01);且均上调HSC/T6的促凋亡基因Bax的蛋白表达,同时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的基因表达。结论:蛇葡萄根提取物含药血清能诱导HSC/T6的凋亡,上调促凋亡基因Bax的表达,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