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93篇
  免费   1083篇
  国内免费   372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78篇
基础医学   420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4486篇
内科学   4391篇
皮肤病学   32篇
神经病学   189篇
特种医学   5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篇
外科学   249篇
综合类   11717篇
预防医学   2293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7032篇
  57篇
中国医学   8453篇
肿瘤学   113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472篇
  2022年   463篇
  2021年   603篇
  2020年   622篇
  2019年   735篇
  2018年   269篇
  2017年   703篇
  2016年   703篇
  2015年   898篇
  2014年   1890篇
  2013年   1850篇
  2012年   2366篇
  2011年   2613篇
  2010年   2415篇
  2009年   2354篇
  2008年   2354篇
  2007年   2311篇
  2006年   2048篇
  2005年   2331篇
  2004年   2021篇
  2003年   2035篇
  2002年   1607篇
  2001年   1425篇
  2000年   1097篇
  1999年   786篇
  1998年   638篇
  1997年   555篇
  1996年   467篇
  1995年   335篇
  1994年   306篇
  1993年   203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05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分析临床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予以麝香保心丸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方案的效果及血液流变学受到的影响.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50例患者予以稳心颗粒口服治疗,为对照组;另50例患者予以麝香保心丸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如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等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予以麝香保心丸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方案,疗效显著,且一定程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临床运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究分析麝香保心丸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脂联素及丙二醛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7例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n=34)与对照组(n=33)。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内服消心痛,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丙二醛水平与血清脂联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丙二醛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脂联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可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993.
患者,男,68岁,间断出现胸闷、胸痛恶心呕吐7天.7天来反复胸痛,伴有出汗,恶心,持续10~20分钟发作时间多为白天,有高血压病史,大量吸烟史.查体神志清晰呼吸正常,血压145/95 mmHg,心率85次/min,心律正常,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正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常规心电图检查为正常,行动态心电图48小时检查,病人第一天上午连续吸3支烟下午连续吸2支烟,第二天晚上3支烟后出现胸痛胸闷胃痛,动态心电图显示高侧壁Ⅰ aVL导联前壁V2~V5导联S-T段抬高胸导联0.5~1.2mV,持续10分钟至20分钟,疼痛缓解后S-T段回落至基线水平.心肌酶,肌钙蛋白均正常,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正常,前降支进中段75%狭窄,回旋支中远端狭窄50%,右冠状动脉正常.诊断高血压、冠心病、变异性心绞痛.治疗措施戒烟降压地尔硫卓,阿托伐他丁钙,低分子肝素,单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出院后7天病情稳定,未出现异常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钠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氟伐他汀钠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较轻微,安全性好。结论:氟伐他汀钠胶囊辅助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通心络胶囊,疗程均为2个月。分别测定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各组患者血清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 TC、TG 及 LDL-C 均明显降低,与入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可行性。方法 79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治疗: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降脂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治疗组在此常规治疗上加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比较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40例,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39例,显效29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合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比单纯基础治疗,疗效更加显著,能提高治愈率,降低不良反应,应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7.
<正>子宫内膜息肉样腺肌瘤又称腺肌瘤性息肉,占子宫内膜息肉的1.3%~8.0%,属于混合性苗勒管肿瘤,根据腺上皮有无异型性,分为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与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发病率逐年增高,且有恶变可能,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1分类1996年,Longacre等[1]研究了55例非典型性息肉样腺肌瘤病理切片,提出了结构指数的概念:病变中含分枝、出芽等复杂结构腺体的成份≥30%  相似文献   
998.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427-1429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时使用复方丹参滴丸的效果。方法:收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共86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硝酸异山梨酯,观察组的治疗药物则为复方丹参滴丸,将两组心电图疗效、同型半胱氨酸、脑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心电图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同型半胱氨酸、脑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复方丹参滴丸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春意正浓,恰是外出郊游的好时候。不过,对于心脏病患者而言,春游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心脏病人春游注意啥?听听医生怎么建议。春游前,冠心病患者最好咨询一下医生。一般,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如心绞痛停止发作超过3个月,或心肌梗死病情已稳定1~2年,心功能没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丹红注射液治疗的价值。方法:将本院2015年9月—2017年3月纳入的11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55例,研究组采取丹红注射液,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绞痛症状无显著差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发作次数、维持时间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4.55%高于对照组81.82%(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无显著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切黏度、血浆黏度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低(P0.05),且研究组缓解程度较对照组提高(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但高密度脂蛋白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丹红注射液效果更好,明显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同时促进血脂水平恢复正常,为患者预后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