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83篇
  免费   2431篇
  国内免费   1107篇
耳鼻咽喉   82篇
儿科学   490篇
妇产科学   285篇
基础医学   1782篇
口腔科学   217篇
临床医学   23673篇
内科学   4275篇
皮肤病学   174篇
神经病学   1158篇
特种医学   30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7428篇
综合类   28187篇
预防医学   5724篇
眼科学   1258篇
药学   13528篇
  148篇
中国医学   4353篇
肿瘤学   795篇
  2024年   298篇
  2023年   1321篇
  2022年   1273篇
  2021年   1698篇
  2020年   1632篇
  2019年   1708篇
  2018年   811篇
  2017年   1631篇
  2016年   1818篇
  2015年   2266篇
  2014年   4548篇
  2013年   4776篇
  2012年   6253篇
  2011年   7150篇
  2010年   6810篇
  2009年   6416篇
  2008年   6830篇
  2007年   6120篇
  2006年   5534篇
  2005年   5687篇
  2004年   4455篇
  2003年   3724篇
  2002年   2903篇
  2001年   2303篇
  2000年   1637篇
  1999年   1160篇
  1998年   1090篇
  1997年   1005篇
  1996年   871篇
  1995年   669篇
  1994年   558篇
  1993年   315篇
  1992年   313篇
  1991年   280篇
  1990年   264篇
  1989年   232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80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目的:观察曲马多复合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对高血压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心钠素的影响。 方法:于2004-12/2005-12选择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有1年原发性高血压病史并择期行股骨头置换术或股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4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静脉自控镇痛组,每组20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所有病例在手术过程中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对照组患者术毕回病房常规镇痛,当患者自述疼痛难忍时肌注哌替啶50mg/次。静脉自控镇痛组患者清醒拔管后开始行静脉自控镇痛。术毕静脉给予曲马多100mg+盐酸格拉司琼3mg为负荷量。静脉自控镇痛液配方为曲马多900mg+芬太尼0.3mg+盐酸格拉司琼3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50mL。采用放免法测定术前、术毕、术后24,48h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心钠素浓度;监测心率、血压;并进行术后8,12,24及48h的目测类比评分比较。 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并进入结果分析。(1)两组高血压患者术前肾素活性,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及心钠素值分别高于正常参考值[肾素活性:(0.42&;#177;0.37)mg/(L&;#183;h),血浆血管紧张素Ⅱ:(40.2&;#177;12.0)ng/L,心钠素:(379.00&;#177;76.60)ng/L]。静脉自控镇痛组患者术毕、术后24,48h时肾素活性、血浆血管紧张素Ⅱ低于术前;术毕、术后24h时肾素活性、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毕、术后24h的心钠素高于术前,而静脉自控镇痛组患者术后各时点心钠素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静脉自控镇痛组术毕、术后24h心钠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对照组患者术后8,12,24,48h的目测类比评分显著低于静脉自控镇痛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静脉自控镇痛组术毕、术后24h时由于疼痛缓解,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术后48h收缩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术后曲马多复合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抑制应激反应,降低高血压患者骨科手术后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及心钠素值,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52.
[目的]对静脉输注操作中的排气法进行改进,使其更适合护理工作.[方法]同1名护理人员对相同病人分别用两种排气法进行静脉输注.[结果]改进的静脉输注排气法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排气一次成功率,同时减少了药物的丢失量.[结论]改进后的静脉输注排气法有很大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提高了一次性排气成功率,缩短了操作时间,使整个操作更连贯,方便.  相似文献   
53.
修复胫后动脉的小腿内侧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川  邵新中  刘柳  杨磊 《中华创伤杂志》2006,22(10):790-792
小腿及足踝的严重创伤常导致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及骨外露,如同时合并血管损伤,常因没有合适的修复方法而导致截肢。笔者在解剖学及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在采用小腿内侧皮瓣修复患肢缺损时用大隐静脉修复供区健侧胫后动脉,使其恢复生理功能。2001—2004年,笔者运用此方法治疗患者1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4.
病人,女,36岁。因原发性腹膜腺癌拟行剖腹探查术入院。入院前已在院外长期行液体治疗,浅静脉纤细、迂曲、外渗明显,补液速度不能满足治疗要求。病人表现为恶病质倾向,精神差,头颈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双肺可闻干鸣音,腹部检查有肠梗阻的体征,实验室检查支持腺癌诊断,并且有远处肿瘤转移可能。  相似文献   
55.
心肺复苏(CPR)指对心脏骤停者所采取的及时而有效的抢救措施,目的是使已经停止的心脏排血和呼吸功能得到恢复。由于病种的复杂和病情危重,在施救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在采取有效措施挽救病人生命的同时,还会涉及到诸如是否需要进行CPR、CPR的持续时间以及目标等医学伦理和道德问题。本文通过对我院急诊科2002年1月-2005年12月间接诊的院前死亡及急诊抢救室进行的心肺复苏的249例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探讨CPR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6.
徐志红 《天津护理》2006,14(5):287-288
ICU经常选择锁骨下静脉作为快速补液,金胃肠外营养(TPN)、CVP监测的主要途径,锁骨下静脉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易于固定、不易污染税出或折断,床上发颈部活动影响小.但在临床应用中也会碰到各种问题及并发症,其中导管异位是常见问题之一.导管异位使导管并发症的风险发生率增加、并在临床观察中造成某些假象,现将我院综合ICU近两年来发生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异位6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室壁瘤形成的原因,探讨冠状动脉血管再通与溶拴距发病时间的关系,探讨静脉溶栓治疗的价值。方法接受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的40例首发急性心肌梗死为研究对象,分成冠状动脉再通组22例,未通组18例,通过心脏二维超声检查观察室壁瘤的形成、LVEF及各种严重并发症。溶栓距发病时间分为<6小时、6~12小时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室壁瘤再通组占4.5%(1/22),未通组占22%(4/16);溶拴距发病时间<6小时再通组占47.5%(19/40),6~12小时再通组占7.5%(3/40);LVEF再能组0.61±0.11,未通组0.45±0.11;各种严重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室壁瘤的产生及LVEF与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的成功与否有关,血管再通的效果与溶栓距发病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58.
快速全肝血流控制技术在近肝静脉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肝静脉损伤(juxtahepatie venous injury,JHVI)是指主肝静脉和肝后下腔静脉的损伤。由于JHVI可引起致命性大出血,病情急,处理难,死亡率高达50%-100%。笔者应用全肝血流控制技术对1例肝破裂伴JHVI进行修复,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9.
众所周知,老年人血管穿刺常有一定难度,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对治疗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临床上是否能做到一针见血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氟马西尼联合佳苏伦用于小儿静脉全麻催醒的作用。方法将240例患儿随机分为A组(自然苏醒组),B组(氟马西尼催醒组),C组(佳苏伦催醒组)和D组(氟马西尼合并佳苏伦催醒组),观察并比较四组效果。结果D组的催醒效果明显优于B、C两组。结论氟马西尼、佳苏伦联合用于小儿静脉全麻催醒,作用高效彻底,清醒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