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47篇
  免费   879篇
  国内免费   115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24篇
妇产科学   94篇
基础医学   1205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7009篇
内科学   6459篇
皮肤病学   60篇
神经病学   960篇
特种医学   7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7篇
外科学   1171篇
综合类   11976篇
预防医学   3562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5312篇
  42篇
中国医学   4051篇
肿瘤学   74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465篇
  2019年   496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476篇
  2016年   729篇
  2015年   821篇
  2014年   1607篇
  2013年   1759篇
  2012年   2254篇
  2011年   2658篇
  2010年   2631篇
  2009年   2732篇
  2008年   2908篇
  2007年   2965篇
  2006年   2613篇
  2005年   2522篇
  2004年   2048篇
  2003年   1905篇
  2002年   1548篇
  2001年   1419篇
  2000年   1113篇
  1999年   1049篇
  1998年   1060篇
  1997年   834篇
  1996年   749篇
  1995年   605篇
  1994年   462篇
  1993年   365篇
  1992年   330篇
  1991年   264篇
  1990年   251篇
  1989年   273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肝炎一号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症肝炎60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8年以来 ,我们应用复方中药肝炎一号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症肝炎 6 0例 ,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1998年 5月至 2 0 0 2年 6月于我院传染科住院患者 ,年龄 2 1~ 5 5岁 ,男 5 6例 ,女 34例。根据 1995年 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急性、亚急性重症肝炎诊断标准[1] ,诊断为急性重症肝炎 36例 ,亚急性重症肝炎 5 4例 ,其中乙型肝炎合并甲型肝炎者 9例 ,合并丙型肝炎者 3例 ,合并丁型肝炎者 3例 ,合并戊型肝炎者5例 ,凝血酶原活动度 >6 0 % 16例 ,30 %~ 6 0 % 38例 ,<30 % 6例。将全…  相似文献   
42.
92例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诊断和抗生素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5年6月间收治的92例并发SBP的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2例患者中,发热72例(78.26%),腹胀85例(92.39%),腹痛38例(41.30%),反跳痛35例(38.04%),83例(90.2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分类≥0.75,40例(45.98%)腹水PMN计数≥250个/mm3,79例(90.80%)腹水PMN比值≥0.50,11例(12.00%)腹水细菌培养阳性,共分离出细菌17株,G-杆菌占52.9%(9/17),其对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左旋氧氟沙星及泰能敏感,对丁胺卡那、氧哌嗪青霉素敏感性较低。临床治疗显示,联合使用头孢他啶和甲硝唑效果较好,并较少出现继发真菌感染。结论重型肝炎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腹水培养阳性率低,外周血和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比较可靠的参数。治疗SBP,可首选二联使用头孢他啶与甲硝唑,疗程约10~14日。  相似文献   
43.
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重型肝炎的各种预后因素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358例,分为好转治愈组和恶化死亡组,将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两组之间在凝血酶原活动度、肝性脑病、总胆红素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凝血酶原活动度、肝性脑病、总胆红素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等可以作为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指标,对指导临床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4.
我们收治1例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三重感染致重度黄疸的患者,在护肝治疗的同时,应用氟美松、牛磺酸和苯巴比妥治疗,取得较好的退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5.
为了积极探求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CHB)合并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治疗方法,预防CHB患者各种出血的发生,依据中医基本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科研成果,采用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CHB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取得了十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临床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6.
乔菊辉 《苏州医学杂志》1995,18(3):F002-F002
急性黄疸型肝炎以纳呆、乏力、身目俱黄为主征。中医认为系湿热疫毒,饮食劳倦所伤。一般治疗的方法为化湿邪、利小便。笔者在1978年参加医疗队下乡时,见当地赤脚医生运用验方“四根针”,治疗各种类型的急性黄疸肝炎,方法简便,疗效显著,现将资料较完整的50例整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7.
采用从丁型肝炎患者血清中提取高效价的丁型肝炎抗体及辣根过氧化物酶标法,制备丁型肝炎抗原诊断试剂,并对22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本试剂与爱尔兰抗原试剂特异性比较无显著差异;抗体事和抑制率抗-HD为69%-85%,抗HBc为24%-33%,重复10次检测其OD值的变异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8.
氧化苦参碱在乙肝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们于 2 0 0 0 - 10~ 2 0 0 1- 0 9采用氧化苦参碱治疗乙肝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 ,收到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入选患者 6 0例 ,均为 HBs Ag、HBe Ag、HBVDNA阳性患者 ,符合 1995 - 0 5全国第 5次传染病寄生虫病学会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氧化苦参碱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5例 ,对照组 2 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统计上无显著性差异。1.2 方法 两组患者常规休息、营养、保肝、支持及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治疗组每日用氧化苦参碱 (宁夏沙塞制药厂生产的博尔泰力 ) 6 0 0 mg/…  相似文献   
49.
在CT检查广泛应用于颅脑损伤诊断的今天 ,临床上常常遇到CT诊断重型颅脑损伤困难的病人 ,为明确诊断及治疗 ,我们采用MRI作进一步检查 ,现对其应用价值作一探讨。1.1一般资料1997年10月~1999年12月 ,我院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361例 ,其中CT检查显示困难再行MRI检查38例。38例中男29例 ,女9例 ;年龄14~64岁 ,平均39.7岁。首次CT检查时间为伤后2~12h ,MRI检查时间为伤后2~7d。1.2临床表现GCS均≤8分 ,其中3~5分11例 ,6~8分27例。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射存在20例…  相似文献   
50.
66例重型颅脑外伤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重型脑外伤是脑外科常见急症,其特点是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要求护士在护理上要细心、周到、全面。近几年来我科收住重型颅脑外伤66例。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