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27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11篇
综合类   250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75篇
  1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
儿科门诊,常有幼儿因下腹疼痛、哭喊不停而来求诊。经医生诱导和检查,孩子把尿排出后,腹痛很快就消失了。原来,有些孩子刚入托儿所,想小便又不敢叫老师;上课前,有的家长为赶上班,孩子没有及时排尿。其实,幼儿憋尿对生长发育十分有害。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析逼尿肌功率分析在尿动力学检查中产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9例下尿路症状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比不同患者排尿能耗、排尿功率、排尿做功、PIP(投射等容收缩压)、Qmax、PdetQmax等指标.结果 结果 显示,99例下尿路症状的男性患者中,8例升高组,48例正常组,43例降低组.升高组、正常组、降低组的排尿做工分别为(:2.1±1.2)J、(1.7±0.7)J、(1.1±0.5)J,排尿所需消耗的能量为:(6.2±3.2)J/L、(5.2±1.9)J/L、(3.9±1.2)J/L;排尿功率分别为:(42.5±21.1)mW、(31.9±12.6)mW、(15.3±7.3)mW;PIP分别为:(158.5±9.8)、(121.9±14.7)、(79.6±14.2);Qmax分别为:(15.8±5.1)mL/s、(11.9±4.6)mL/s、(7.3±2.6)mL/s.逼尿肌收缩压数值的升高,患者的排尿能耗、排尿功率、排尿做功、PIP、Qmax、PdetQmax等指标也逐渐升高,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正常组患者来说,升高组排尿能耗、PdetQmax等数值较高(P<0.05);排尿功率、Qmax等数值较低(P<0.05).结论 逼尿肌功率分析,可以作为尿动力学检测中的分析指标,其对膀胱功能代偿能力全面评估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3.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可明显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随着对下尿路功能的深入研究,该病在临床治疗方面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下面将对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治疗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4.
许多男性排尿时会不自觉低头看看,其实这是个非常好的习惯。尿液不仅仅是我们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产物,同样也是健康状况的晴雨表。每天排尿多少,排尿时的感觉,尿液颜色的改变,都可能代表着身体的某种反应,提示有健康隐患的存在。  相似文献   
25.
警惕0AB     
孙清廉 《长寿》2012,(2):23
60多岁的赵婆婆平时最爱打麻将,但最近一段时间却很少上麻将桌,原来她最近遇到了令人烦心的事,即刚坐下没打一二局,就出现明显的尿意,总想往厕所跑,如果稍慢些,就可能尿湿裤子。先是自己以为患了尿道炎,吃了不少抗生素之类药物,症状依然如故。到医院进行检查,也没查出明确原因。她不知道自己患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奇怪疾病。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提肛肌训练对逼尿肌不稳定患者在PKRP术后尿失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136例接受PKRP手术的逼尿肌不稳定患者分为实验组69例和对照组67例,实验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以及拔除尿管期间进行提肛肌训练,对照组未进行提肛肌训练.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尿失禁比例和尿失禁持续天数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术后尿失禁比例和尿失禁持续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提肛肌训练能够降低逼尿肌不稳定患者在PKRP术后尿失禁比例,缩短尿失禁持续天数,尤其是对高龄患者术后恢复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致膀胱出口梗阻伴逼尿肌不稳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及预后分析。方法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尿动力学检查提示有膀胱出口梗阻并伴逼尿肌不稳定的27例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围手术期予以口服托特罗定,术后行生物反馈治疗,观察术后排尿情况。结果术后3~6个月随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为(11±5)分,最大尿流率为(15.01±6.1)ml/s,残余尿量<50 ml。结论经尿道等离子电切联合托特罗定、生物反馈治疗前列腺增生伴逼尿肌不稳定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8.
赵升田 《山东医药》1997,37(10):31-31
阴部神经对逼尿肌抑制作用的实验观察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500012)赵升田徐祗顺方笑雷陈钦忠我们以犬为研究观象,选择性刺激其阴部神经,并观察了阴部神经对逼尿肌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取青壮年犬6条(雄性4条,雌性2条,平均体重12....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致膀胱出口梗阻(BOO)后逼尿肌功能改变对尿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109例具有完整尿动力学结果的BPH患者根据有无B00分为梗阻组和非梗阻组;梗阻组根据梗阻级别分Ⅲ、Ⅳ、Ⅴ、Ⅵ级4组;逼尿肌收缩力分为逼尿肌收缩力减弱(DCA)与收缩力正常组;逼尿肌不稳定(DI)分DI与非DI;膀胱顺应性(BC)分高、正常、低顺应性三组;28例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术前及术后尿动力参数对比。结果BOO组的前列腺体积(PV)、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DI、急性尿潴留(AUR)发生率明显高于非BOO组(P〈O.05);BOO组的最大尿流率(Qmax)、BC值、DCA发生率明显低于非BOO组(P〈0.05);逼尿肌收缩力正常组的残余尿(RV)与BC值明显低于减弱组(P〈0.05),而BOO和DI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减弱组(P〈0.01);DI组的年龄、BC值及DCA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DI组(P〈0.05),而B00级别和AUR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DI组(P〈0.01);低BC组IPSS、BOO级别、AUR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及高BC组(P〈0.05),而DCA发生率明显低于正常及高BC组(P〈0.01);术后Qmax、BC值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RV、IPSS、DI发生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1)。结论①BOO常与低顺应性膀胱、DI、AUR合并存在;②IPSS评分不能提示是否存在DI,DI的存在不影响IPSS评分;③TUR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④尿动力检查能全面了解有无BOO及BOO所致逼尿肌功能改变情况,对BPH的临床鉴别诊断、预后估计及选择恰当治疗方案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对活动低下逼尿肌中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数及逼尿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逼尿肌活动低下(detrusor underactive,DU)组以及DU+ SCF组.采用ELISA检测血清SCF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ICCs细胞数目,RT-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c-kit以及SCF的组织水平表达;体外肌条实验检测逼尿肌收缩能力.结果 活动低下逼尿肌组织中ICCs数显著减少(P<0.05),SCF及c-kit表达显著降低(P<0.05),逼尿肌收缩频率及收缩幅度显著下降(P<0.05);外源性SCF可以显著增加活动低下逼尿肌组织中ICCs数(P<0.05),增加SCF及c-kit的表达(P<0.05),显著提升逼尿肌收缩幅度和收缩频率(P<0.05).结论 外源性SCF可以影响活动低下逼尿肌组织中ICCs数,进而改变逼尿肌收缩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