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99篇
  免费   941篇
  国内免费   427篇
耳鼻咽喉   282篇
儿科学   103篇
妇产科学   63篇
基础医学   348篇
口腔科学   672篇
临床医学   4975篇
内科学   953篇
皮肤病学   90篇
神经病学   221篇
特种医学   5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791篇
综合类   7134篇
预防医学   1816篇
眼科学   177篇
药学   3450篇
  43篇
中国医学   2470篇
肿瘤学   687篇
  2024年   126篇
  2023年   533篇
  2022年   462篇
  2021年   605篇
  2020年   668篇
  2019年   636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518篇
  2016年   602篇
  2015年   745篇
  2014年   1340篇
  2013年   1309篇
  2012年   1533篇
  2011年   1650篇
  2010年   1482篇
  2009年   1456篇
  2008年   1532篇
  2007年   1417篇
  2006年   1209篇
  2005年   1382篇
  2004年   1085篇
  2003年   1077篇
  2002年   897篇
  2001年   730篇
  2000年   586篇
  1999年   457篇
  1998年   418篇
  1997年   435篇
  1996年   368篇
  1995年   312篇
  1994年   277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46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可以引起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的细菌,它甚至还可以导致胃癌。这种细菌具有传染性,可以经口传播。如果在儿童期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而未进行有效的治疗,进入中年或老年后就很容易患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 疡、甚至是胃癌。  相似文献   
32.
经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开放加“T”型管置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鼻腔鼻窦病变,疗效比传统的鼻外进路手术有较大提高,即避免了颜面部的手术瘢痕,出血少,创伤小,又可以克服因术后随访不及时,鼻腔粘连等阻塞泪囊口导致手术失败。我科于2004年7月-2005年5月共收治慢性泪囊炎合并鼻腔鼻窦病变患者2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葶苈子具有强心平喘作用,主要治疗咳喘痰多,胸肋满闷水肿,小便不利。笔者根据民间用法,将其外用治疗褥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巨大蛇形动脉瘤(GSAs)实际上是一个影像学概念,即在血管造影片上,表现为一迂曲、不规则的血管影,形状如蛇,因此而得名。GSAs属于巨大动脉瘤的一个亚类,但又有明显区别于梭形动脉瘤或囊性动脉瘤的特征。现详细介绍如下。1发病率、发病年龄及好发部位GSAs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到目前  相似文献   
35.
口咽通气道固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口咽通气道法是用“S”型管道插入咽部,使舌根前移,达到解除呼吸道梗阻的目的。传统的口咽通气道固定方法是将胶布缠绕牙垫顶部,贴在面颊的两侧。但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发现,这种固定方法易脱出,清洗时胶布很难去除,对胶布过敏者,粘贴处易出现过敏性皮炎或破溃。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对口咽通气道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将通气道翼缘两侧各打1个小孔,从两侧小孔各自穿一绷带。当气管插管等管道插入通气道后,将绷带绕至患者颈后部打结固定即可。此方法简单易行,可以防止脱落,避免使用胶布造成的皮肤过敏。口咽通气道固定方法的改进!075000$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36.
岑国浩 《右江医学》2006,34(5):520-521
我院2000年3月至2005年3月收治左侧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乙状结肠扭转肠坏死、左侧结肠外伤破裂共35例。均急诊行病变肠段切除,结肠近段减压加灌洗后肠端端吻合,术后在吻合口处经肛肠内置管引流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收集我科2000年3月~2005年3月收治的左半结肠癌并梗阻病人24例,其中降结肠癌13例,乙状直肠癌7例,直肠癌4例;乙状结肠扭转并肠坏死6例;左半结肠外伤破裂5例(其中降结肠3例,乙状结肠2例);男性28例,女性7例,年龄21~70岁,平均58岁,其中60岁以上13例。梗阻距手术时间最长1.5天,最短0.5天。肠破裂创伤距手术…  相似文献   
37.
重视肠造口手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肠造口是将肠道直接引出腹壁而使肠内容物能排出体外的手术方式。该手术将导致排便途径的改变,给患者的排便方式带来明显影响[1]。提高造口手术水平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肠造口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表现为造口适应证选择不正确、造口方式不合理、术中造口位置选择不正确及由低年资医师完成造口等。现就常见的问题介绍如下。1造口适应证肠造口主要适应证:(1)各种原因引起的结直肠梗阻,如病情允许,二期手术处理病灶,可及时恢复肠道通畅性,避免肠扩张、坏死,解除梗阻。(2)左半结肠、直肠梗阻一期吻合或损伤后修补时瘘的预防或治疗,…  相似文献   
38.
结肠造口并发症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降低结肠造口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分析我院近5年行结肠造口的435例患者所出现的并发症的原因.结果:并发症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手术操作不当,病人营养状况差或并发其他慢性疾病,以及术后对造口的护理欠妥等原因造成.结论:为减低造口的并发症应注意术中操作的每个细节,积极治疗并发症并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加强术后护理.同时,我们对手术方法作了一些改进,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9.
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以手、足及口腔出现水疱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1982年在我国首次报道,1983年在国内有过广泛流行。南方在夏秋季有散发病例,最近在我市亦有散在病例,现将2003年1月-2003年12月我科经治的8例患者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0.
背景:以前已经有一些在成年患者应用经皮内镜下盲肠造瘘术(PEC)及顺行保留灌肠(ACE)的个例报道。到目前为止牵拉法PEC均采用厚套管的导管。作者采用10F Chait Trapdoor盲肠造瘘术导管(CTCC)对成年患者进行介入法(IM)PEC。目的:报道作者应用新方法对成年患者进行PEC的经验。设计:病例序列研究。机构:日本单个研究机构。患者:5例肠梗阻患者和15例慢性重度便秘患者。干预:干预方法为牵拉法PEC或者IMPEC加引流或者ACE。对5例小肠梗阻患者,应用18F~24F的套管导管采用牵拉法PEC对扩张的肠道进行减压。对15例慢性便秘患者,应用球囊导管(11F或15F)和CTCC进行IMPEC。ACE隔日进行一次。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且有效地(减压和排泄)完成了PEC。采用IMPEC的患者中,有5例置入了15F球囊导管,10例置入了11F球囊导管。1例患者发生了即刻出血。球囊破裂发生在置管后的第1个月或者平均1个月内。10例置入11F球囊导管的患者中有9例改为CTCC。与套管导管相比,使用CTCC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突发性的球囊破裂,减少漏出和肉芽组织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