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9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33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2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25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439篇
内科学   124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0篇
特种医学   2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1082篇
综合类   2565篇
预防医学   476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791篇
  21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179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367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439篇
  2008年   436篇
  2007年   499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444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328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190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正> 老年钙化性瓣膜病,近年来已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它已成为心律失常、心绞痛、晕厥及心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1994~1999年心脏彩超检查的4580例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中,发现有心脏钙化性瓣膜病650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2.
贾宝成  李长生 《吉林医学》2003,24(3):203-203
已有研究发现,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需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房颤发生率为80%[1],并都有一定程度的心功能损害。随着对心房颤动发生机制的深入研究[2],人们发现房颤是一种起源左心房的自我延续性心律失常,房颤可以诱发房颤,其机制是房颤引起了心房重构包括心房扩大、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纤维排列方向紊乱等形态和结构的改变(心房解剖重构)以及房颤引起心房肌有效不应期进行性缩短和传导速度减慢等心房电生理学特性改变(心房电重构),并引起心功能变化。本文通过研究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心功能指标变化,探讨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伴房颤患者与非房颤患者…  相似文献   
93.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出院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海英 《医学文选》2003,22(6):953-954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病变所致心功能不全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需要终生的抗凝治疗 ,与抗凝治疗有关的出血或栓塞是瓣膜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因此 ,在患者出院前给予及时、正确的出院指导十分重要 ,避免患者及家属忽视甚至中断治疗 ,从而导致血栓形成或栓塞 ,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我科通过对40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出院指导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40例 ,年龄 1 8~ 65岁 ,男 2 9例 ,女1 1例 ,其中二尖瓣置换术 (MVR) 2 5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AVR) 1 0例 …  相似文献   
94.
67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珈宁 《山东医药》2006,46(17):102-102,F0003
自1999年以来,我院共行心脏瓣膜置换术67例,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7例患者中,男38例,女29例;年龄26~70岁。其中主动脉瓣置换18例,二尖瓣置换15例,双瓣置换17例,三尖瓣成形17例;心功能~级。全组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手术。术后监护时间48~132(72±24)h,呼吸机应用12~48(24±12)h。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对患者加强心理疏导,并请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与之交流,消除其对手术的顾虑。心功能级者术前须加强治疗,待心功能改善至级时再手术,心功能~级者应充分休息,低流量吸氧2~3 L/min,…  相似文献   
95.
黄桂琴 《江苏医药》2006,32(4):396-396
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内,用于为患者提供5d以上的中长期静脉输液及化疗用药,最长可留置一年。作者所在病区2004年9月~2005年6月成功完成PICC置管4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6.
生物瓣膜在替换病损心脏瓣膜置入人体后,可发挥正常心脏瓣膜的功能。但生物瓣膜对机体而言是一种异物,在置换术后的各种并发症中,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可怕的严重并发症。早期死亡率为72.9%,晚期约45.5%。因此对生物瓣的消毒灭菌及置入后控制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7.
三尖瓣替换术后易因血栓形成等引起急性人工瓣失灵。此情况需紧急手术,否则可危及患者生命。作者报告阜外医院外科经再次行瓣膜替换术抢救四例成功的经验,并就本病的诊断,手术技术和瓣膜的选择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8.
本文通过应用彩色多普勒及激光荧光染料显示射流方法研究了不同形状界面对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及平坦界面射流时,彩色多普勒与激光荧光染料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在弯曲界面条件下,彩色多普勒射流小于激光荧光染料射流(P<0.01~0.0001)。彩色多普勒研究表明不同形状界面射流大小分别与每搏容量相关好(r=0.83~0.99),但射流大小明显不同。凹形界面射流面积最小,平坦及凸形界面射流面积也小于对照组。研究提示不同形状界面可以导致界面射流不同程度地减小,并且彩色多普勒也不易对弯曲界面的射流完全成像。在临床上应用彩色多普勒对返流定量时,需考虑上述影响。  相似文献   
99.
左心人工瓣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溶栓治疗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罗义,邢植斐综述中山医科大学附一院心内科陈普照审校人工瓣血栓形成(PHVT)较罕见,其发生率国外报道0.5%~5%[1].国内陈如坤等报道置换机械瓣653例,仅1例发生PHVT[2]。虽然PH...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为能提高经皮二尖瓣球囊导管成形术(PBMV)的成功率、扩大适应症范围,减少术中并发症。方法:采用Inoue法.创用“井”阈划区加手感定点法穿刺房间隔,球囊导管以后C和4字路径及负压球囊入二尖瓣口,递增球囊直径分次扩张的手法进行操作。结果:在施术的432例中成功420例(97.22%)。并发心包填塞4例(0.93%),失败4例,中止4例。结论:认为在具备影象和外科保障条件下。帮带中重视自身体验。感悟总结手法技巧是顺利开展PBMV的关键,待技术熟练后稳妥放宽适应症。改善图象质量有助于提高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