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7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33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72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25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439篇
内科学   124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0篇
特种医学   23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1083篇
综合类   2566篇
预防医学   476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792篇
  21篇
中国医学   13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367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406篇
  2009年   439篇
  2008年   436篇
  2007年   499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444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328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187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91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190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手术方法。方法 对50例66条肢体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全部消失,下肢慢性溃疡者在2~4周愈合,色素沉着逐渐改善。48条肢体术后4周复查彩超,深静脉通畅环缩部位无狭窄、无反流。随访5~8年所有患者无复发。结论 该手术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2.
史记     
《中国医院院长》2009,(11):11-11
我国首例人造心脏瓣膜手术成功(1965);德国药学家福斯曼去世(1979);胸腺因子D首次被研制成功(1986);美国首次实行“安乐死”(1990);微型诊断仪问世(1997)。  相似文献   
43.
《心脏瓣膜外科学》是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张宝仁、徐志云教授主编,并组织国内36位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专家共同执笔完成的我国心脏瓣膜外科领域中论述全面系统的高级专著。  相似文献   
44.
辦膜疾病术后病人由于是在低温麻醉下行手术,且需绝对卧床,肢体制动,极易形成血栓,通过早期观察,给予溶栓药物治疗,配合物理针灸疗法,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介绍病例如下: 1病例介绍病人,男,44岁,诊断二尖辦脱垂综合症,心力衰竭Ⅲ度,该患者于2006年2月到我院,当时有胸闷、气短,伴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日常活动后胸闷明显加重,夜间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经检查确诊为“二尖辦脱垂”,在他院住院诊疗2个月后上述症状减轻,以手术为目的来我院治疗。  相似文献   
45.
目的 通过研究环氧氯丙烷(ECH)处理对瓣膜组织结构及表面性状的影响,探究ECH处理生物瓣膜后防钙化的机制。方法 通过测定ECH处理瓣膜组织的抗酶消化能力、茚三酮值、热皱缩温度,以及血浆蛋白吸附实验、血小板黏附实验评价ECH处理瓣膜组织的表面性状。结果 经ECH处理后,抗酶消化能力增加,茚三酮值下降,热皱缩温度升高(P〈0.01),且对血浆蛋白和血小板的黏附减少,表面性状改善。结论 ECH处理能够增加瓣膜组织的交联,且改善瓣膜的表面性状,是ECH处理瓣膜组织防钙化、防衰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6.
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63例瓣周漏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总结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瓣周漏(PPL)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年12月至2005年12月25年间诊治的63例PPL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其中二尖瓣位34例,主动脉瓣位29例,全部行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术.分析PPL的诊断方法和临床分型以及术后早、晚期死亡率、死亡原因和并发症等.结果 围术期发生并发症11例(17.5%),死亡5例(7.9%).58例中随访55例,失访3例,晚期死亡5例;长期生存50例,心功能均恢复至Ⅰ~Ⅱ级,超声心动图随访未发现PPL复发.结论 应重视PPL的病因学、病理生理学以及诊断方法和临床分型的研究.临床中一旦诊断明确,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PPL确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7.
你的孩子有以下问题吗?◎到了2岁还不会说话。◎说话结结巴巴。◎说话含混不清。◎不会用语言和手势表达自已的需要。  相似文献   
48.
预防气管内插管心血管反应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二宁 《医学文选》2006,25(3):558-560
自1895年Kirstein首次借助喉镜行气管内插管,1913年Jackson正式确立以直接喉镜完成气管内插管的理论,至今气管内插管在临床麻醉、急诊抢救、呼吸支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尤其是心血管反应,在窥喉和气管插管过程中,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收缩压平均升高6kPa)、心率增快、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此反应对原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缺血性或瓣膜性心脏病、高龄、病重及心功能受损的患者常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在插管过程中死亡。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研究较多,现就这一反应的发生机制及预防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9.
2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2月 ,我们在体外循环 (CPB)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应用血小板单采技术 ,观察其血液保护作用。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2 1例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 ,术前 2周内均未用过抗凝、抗血小板药物 ,血小板计数均 >10 0×10 9/L ,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 (表 1)。表 1 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项 目对照组 ( 11例 )试验组 ( 10例 )男 /女 (例 ) 3/83/7体重 (kg) 6 1 2 3± 6 72 6 3 2 2± 7 31年龄 (岁 ) 41 2 0± 6 42 44 44± 5 36二尖瓣置换术 (例 ) 7 5主动脉瓣置换术 (例 ) 2 3双瓣膜置换术 (例 ) 2 …  相似文献   
50.
电交替是 1种心电现象 ,复合性电交替者较少见 ,现报告 1例。患者男性 ,3 8岁。患有风心病、联合瓣膜损害 ,1986年 9月 2 8日作心电检查。各导可见P波位于前一心动T波波峰之后 ,外形呈高低相间 ,V1可见P波呈“正负”双相 ,P -P间距相等为 0 2 9s,属房性心动过速 ,P -R间期固定于 0 14s,R -R间期整齐为0 2 9s ,QRS呈交替性改变 ,P波高者QRS振幅变高。ST段下移程度在V5中也呈交替性变化。心电图诊断 :①房性心动过速 ;②复合性电交替图 1 房性心动过速、复合性电交替讨论 电交替以单一的P、P -R、QRS、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