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69篇
  免费   1426篇
  国内免费   1971篇
耳鼻咽喉   157篇
儿科学   269篇
妇产科学   244篇
基础医学   1862篇
口腔科学   702篇
临床医学   3925篇
内科学   2313篇
皮肤病学   129篇
神经病学   594篇
特种医学   5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1808篇
综合类   7210篇
预防医学   1084篇
眼科学   354篇
药学   2715篇
  34篇
中国医学   1314篇
肿瘤学   1744篇
  2024年   168篇
  2023年   607篇
  2022年   510篇
  2021年   601篇
  2020年   484篇
  2019年   538篇
  2018年   327篇
  2017年   568篇
  2016年   739篇
  2015年   842篇
  2014年   1291篇
  2013年   1287篇
  2012年   1630篇
  2011年   2025篇
  2010年   1849篇
  2009年   1724篇
  2008年   1950篇
  2007年   1701篇
  2006年   1318篇
  2005年   1537篇
  2004年   1282篇
  2003年   946篇
  2002年   656篇
  2001年   494篇
  2000年   349篇
  1999年   289篇
  1998年   247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植物补体,Res不但可以作为一种抗氧化剂,有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功效。而且具有抗炎和抗癌的作用,它可以在肿瘤的起始、发生、进展等各个阶段通过多种途径起到抑制肿瘤的作用。近年来有关胶质瘤的大量研究证实,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基因扩增和过表达是恶性胶质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始动事件之一,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旧J。本实验进一步就Res对C6鼠脑胶质瘤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诱导细胞凋亡及其与胶质瘤增殖、凋亡相关的EGFR等重要基因变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靶向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核酶基因对肝癌细胞HIF-1α表达的调控.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靶向HIF-1α核酶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肝癌细胞Hep3B2,并予低氧条件诱导.于转染后48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ep3B2细胞中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荧光报告基因方法检测HIF-1转录活性.结果 Hep3B2细胞低氧诱导后,HIF-1α蛋白表达水平、HIF-1转录活性增高(1.0±0.02),转染核酶基因400 μmol/L后48 h,Hep3B2细胞低氧诱导的HIF-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HIF-1转录活性下调(0.12±0.025,P<0.05).结论 核酶基因可特异性抑制低氧诱导的肝癌细胞HIF-1α的表达,降低其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83.
84.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是由早期胚胎内细胞团或原始生殖细胞经体外分离、抑制分化培养获得的多潜能细胞,具有发育分化的多潜能性和无限的自我更新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可定向诱导分化为某种类型细胞。ESC在体外培养扩增6个月以上仍能保持其多能性,可诱导分化为  相似文献   
85.
近年来发现的转录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在氧平衡及肿瘤微血管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HIF-1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其中HIF-1α是决定HIF-1活性的缺氧调节亚基.为此,我们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的HIF-1α mRNA表达并分析其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蛋白,微血管密度(MVD)及生存期的关系,旨在探讨HIF-1α和VEGF在胃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饱胃患者全身麻醉最大的风险在于诱导期间发生的反流误吸,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如何有效地预防饱胃患者全麻期间反流误吸的发生,一直是困扰麻醉医师的难题。我院采用双囊三腔管食管堵塞法来预防饱胃患者全麻诱导期间反流误吸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7.
我科于2002年3月~2005年3月共收治患者3472例,其中发生术后尿潴留212例,通过各种措施进行理疗及诱导排尿,效果良好。现对212例肛门部手术后尿潴留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重型肝病患者血清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诱导分化作用,探讨人MSCs分离培养、体外扩增的条件和方法。方法:从肋骨分离、培养人骨髓MSCs、体外扩增培养、鉴定,并采用重型肝病患者血清诱导培养,分别在诱导培养0、7、14、21、28天时留取细胞,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肝特异性标志物(AFP、Alb、CK-18)、用PAS进行糖原染色实验。结果:诱导后5天、MSCs表现为肝细胞样细胞,随着诱导培养时间的延长,肝特异性标志物逐渐出现和成熟。AFP在7天时表达水平最高,培养14、21、28天时表达逐渐减弱;Alb、CK- 18和糖原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强。结论: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和消化时间控制相结合,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分离纯化方法。重型肝病患者血清能诱导骨髓MSCs表达肝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89.
姚国琴 《嘉兴医学》2003,19(2):118-119
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的护理。方法:对产后42例尿潴留产妇的护理进行分析。结果:采用诱导法排尿有效7例,通使法排尿有效8例,红外线照射法排尿有效14例,穴位按摩排尿有效13例。结论:产后尿潲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护理。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脂多糖 (LPS)诱导的肺泡巨噬细胞 (AM) p3 8蛋白激酶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的变化。方法分离培养AM ,分别采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AM p3 8蛋白激酶m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结果p3 8mRNA在正常对照组AM中有少量表达 ,LPS刺激后 p3 8mRNA表达显著增强 (P <0 .0 1 )。p3 8蛋白质在正常对照组AM中的表达呈弥散性分布 ,以胞浆为主 ,胞核较少 ;LPS刺激后 ,胞浆染色明显减弱 ,胞核染色明显增强 ,胞核染色阳性细胞的百分比由正常对照组的 6.1 2± 2 .0 5 %上升到 3 5 .2± 8.3 5 % ,为正常对照组的 5 .75倍 ,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LPS刺激AM p3 8mRNA的表达增强 ,诱发 p3 8蛋白激酶由胞浆转位到胞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