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49篇
  免费   3049篇
  国内免费   1025篇
耳鼻咽喉   165篇
儿科学   127篇
妇产科学   73篇
基础医学   1743篇
口腔科学   56篇
临床医学   9623篇
内科学   2473篇
皮肤病学   98篇
神经病学   3271篇
特种医学   8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1300篇
综合类   11025篇
预防医学   4618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4418篇
  193篇
中国医学   3317篇
肿瘤学   164篇
  2024年   692篇
  2023年   2565篇
  2022年   1957篇
  2021年   2609篇
  2020年   2297篇
  2019年   2388篇
  2018年   949篇
  2017年   1777篇
  2016年   1775篇
  2015年   1847篇
  2014年   2801篇
  2013年   2520篇
  2012年   2755篇
  2011年   2584篇
  2010年   2236篇
  2009年   1932篇
  2008年   1902篇
  2007年   1642篇
  2006年   1328篇
  2005年   1267篇
  2004年   1025篇
  2003年   866篇
  2002年   630篇
  2001年   392篇
  2000年   212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血管性痴呆(VaD)患者认知功能和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方法将70例Va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5例,葛根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状况,并进行治疗前后P300检查。同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各35例进入结果分析。治疗前两组MMSE评分、P300的潜伏期及波幅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治疗14d、30d时,两组MMSE评分显著提高(均P〈0.01),P300潜伏期均有缩短,波幅均有提高(葛根素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后14d时认知功能改善葛根素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71.4%)(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葛根素能够改善VaD患者的认知功能,这可能与葛根素的扩血管、脑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2.
不同机种飞行员基本认知能力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飞行人员基本认知能力的水平 ,分析不同机种飞行人员基本认知能力的差异 ,为飞行员选拔工作提出更为客观的依据。方法采用李德明等编制的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软件 ,全部测验在微机上进行。结果飞行人员的基本认知能力与常模均值比较有显著差异 ;歼击机飞行员的基本认知能力总分值与运输机飞行员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飞行员基本认知能力具有特征性 ,说明飞行职业对基本认知能力具有特殊要求。主要表现在飞行员空间定向效率、近事记忆、信息加工能力与逻辑思维效率等方面高于普通人群。歼击机飞行员的基本认知能力高于运输机飞行员 ,主要表现在工作记忆和近事记忆两方面  相似文献   
103.
脑内胆碱能烟碱受体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初的研究发现,乙酰胆碱受体对天然生物碱——毒蕈碱和烟碱的药理学反应特性不同。据此,分为毒蕈碱受体和烟碱受体。1980年后,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认识到毒蕈碱受体和烟碱受体是由不同基因调控表达,分属于两类不同的受体家族。毒蕈碱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由第2信使介导的受体家族;烟碱受体属于离子通道偶联的受体家族,其激活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Binswanger病 (BD)、脑白质疏松症 (LA)及LA合并脑梗死 (LA +CI)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和临床记忆量表 (CMS)检查BD(33例 )、LA(2 7例 )、LA +CI(31例 )患者及健康对照者 (30名 )的认知功能状态 ,并比较其障碍的程度。结果  (1)BD组、LA组、LA +CI组MMSE及CM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0 0 1)。 (2 )BD组、LA +CI组MMSE及CMS评分均明显低于LA组 (P <0 0 5~ 0 0 1)。 (3)LA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2 1例 (77 8% ) ;BD组中度认知功能障碍 8例 (2 4 2 % ) ,痴呆 2 5例 (75 .8% ) ;LA +CI组中度认知功能障碍 6例 (19 4 % ) ,痴呆 2 4例 (77 4 % )。结论LA大多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而BD和LA +CI多为中度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是临床诊断BD、LA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5.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趋势的发展,此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自2007年11月-2008年11月,通过对6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有计划的健康教育,临床效果比较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受教育水平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一些研究已经证明脑血管病后认知功能不仅受脑损害自身的影响,还受一些社会经济因素影响,受教育水平可能是一重要因素.目的通过分析急性脑血管病(acut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ACVD)患者受教育时间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探讨正规教育对ACV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保护价值.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和对象1997-01/2002-06大坪医院神经科所收治183例ACVD患者.方法由作者本人用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cale of elderly cognitivefunction.SECF)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检测ACVD患者的认知功能,并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主要观察指标正规受教育时间、SECF各量表粗分、T分和MMSE评分.结果除识记外ACVD患者的SECF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异常率为23.1%~48.5%,与对照组(0~16.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MMSE异常率26%,与SECF总分粗分异常率48.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除广度外受教育水平与ACVD患者的SECF的各粗分和T分呈明显正相关(r=0.16-0.33,P<0.01);粗分方差分析显示,未受教育组的定向、计算、临摹和分类四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另4个组(P<0.01),余分量表评分为≤6年明显低于>6年组(P<0.05~0.000 1).T分的组间比较为广度、计算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临摹、言语仅个别组间有差异(P<0.01),余分量表主要显示≤9年教育组评分明显低于>9年组(P<0.01).结论ACVD患者各项认知功能明显受损;受教育水平对瞬时记忆、注意、语言和空间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而短时、长时记忆和特定范围的信息提取能力明显受文化程度影响,9年以上正规教育对这些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7.
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为近年临床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采用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优缺点、重建技术和方法、疗效评价、康复训练及其他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8.
临床护士对水银体温计损坏危害认知的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为了调查临床护士对水银体温计损坏危害知识情况。方法 应用个案调查表对115名在职临床护士进行有关水银体温计破损后的现场处理及水银对人体的危害知识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4.8%临床护士对水银危害的重视程度不高;被调查者当中没人能正确处理破碎体温外溢的水银。结论 建议学校和医院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以减轻水银体温计破损所造成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09.
雌激素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及突触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研究苯甲酸雌二醇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功能及突触素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假手术组;B组:缺血组;C组:雌激素治疗组.各组于手术60d后,应用Y迷宫、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齿状回突触素的含量.结果 治疗组较缺血组认知障碍明显改善(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突触素的含量明显下降,治疗组以上变化明显减轻(P<0.01).结论 苯甲酸雌二醇能改善慢性脑缺血大鼠的认知功能,这可能与增加大鼠脑内突触素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0.
运用反应时探究小学生情绪认知发展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小学儿童情绪认知的发展特点。方法:采用计算机实验方法和反应时评价指标,运用80对情绪词汇推测小学儿童对四个不同类别情绪(基本积极情绪、基本消极情绪、积极自我意识情绪、消极自我意识情绪)的认知发展差异,以及对引发情绪的原因、情绪的外在行为反应、情绪的后继调节三个维度的认知发展差异。结果:小学儿童对引发情绪的原因、外在行为反应、后继调节三个维度的反应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9.5、1164.6、1295.7,F=13.535,P〈0.001),且三个维度认知反应时2年级学生均长于4、6年级(P〈0.01),对四个不同类别情绪认知的反应时差异无显著性(1237.1、1269.8、1222.8、1305.2,F=1.520,P=0.220),四个类别的情绪认知反应时2年级均长于4、6年级(P〈0.01)。结论:儿童对情绪行为认知的加工速度最快,对消极自我意识认知的发展相对较慢,且均在2—4年级间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