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579篇
  免费   14501篇
  国内免费   11277篇
耳鼻咽喉   1786篇
儿科学   1798篇
妇产科学   3235篇
基础医学   12658篇
口腔科学   2405篇
临床医学   49108篇
内科学   32363篇
皮肤病学   1353篇
神经病学   7750篇
特种医学   1990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0篇
外科学   42194篇
综合类   100550篇
预防医学   17988篇
眼科学   6357篇
药学   38406篇
  575篇
中国医学   20638篇
肿瘤学   10019篇
  2024年   1759篇
  2023年   6566篇
  2022年   5863篇
  2021年   7359篇
  2020年   7462篇
  2019年   7548篇
  2018年   3751篇
  2017年   6712篇
  2016年   7911篇
  2015年   9183篇
  2014年   15763篇
  2013年   16168篇
  2012年   21435篇
  2011年   23330篇
  2010年   22182篇
  2009年   22341篇
  2008年   24419篇
  2007年   22472篇
  2006年   21120篇
  2005年   21074篇
  2004年   17035篇
  2003年   15016篇
  2002年   12220篇
  2001年   10646篇
  2000年   7765篇
  1999年   6012篇
  1998年   5044篇
  1997年   4357篇
  1996年   3932篇
  1995年   3302篇
  1994年   2578篇
  1993年   1713篇
  1992年   1301篇
  1991年   1192篇
  1990年   867篇
  1989年   974篇
  1988年   302篇
  1987年   250篇
  1986年   174篇
  1985年   122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狼疮抗凝物是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之一,在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中检测狼疮抗凝物,对治疗方案抉择和疗效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尚无相关文献对狼疮抗凝物检测在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进展进行分析总结,为加深对此类患者的认识,更好地帮助临床医生对此类患者进行合理的诊治和管理,现就有关流行病学、检测注意事项及检测结果在静脉血栓栓塞症中的价值和相关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老年颅内动脉瘤采用栓塞介入术后的复发率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420例老年颅内动脉瘤栓塞介入术患者术后3~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其术后复发情况,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经统计发现420例患者随访至第12个月,复发71例,复发率16.9%。单因素分析各项因素中性别、栓塞程度、肿瘤部位、瘤颈宽度、瘤颈长度、栓塞材料、栓塞方式的影响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险因素分析不完全栓塞、宽颈动脉瘤、非生物圈、直接栓塞、大脑前动脉是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老年颅内动脉瘤介入术的术后复发危险因素是不完全栓塞、宽颈动脉瘤、非生物圈、直接栓塞、大脑前动脉。  相似文献   
73.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在骨科术后有很高的致残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目前医学界多建议在骨科大手术后运用药物方式预防VTE,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乎没有人建议在足踝术后进行VTE的预防。虽然足踝术后VTE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是一旦发生就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对于骨科医师来说如何判断患者罹患VTE的风险,并针对患者不同的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伤口并发症发生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骨科就诊的280例跟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伤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入组280例患者中,发生伤口并发症72例、并发症发生率25.71%;单因素分析:不同年龄、合并糖尿病、手术时机、手术操作时间、牵开方式患者的跟骨骨折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合并糖尿病、早期手术、手术时间长、静态牵开是跟骨骨折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伤口并发症的发生受到患者自身因素、手术因素的影响,推迟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动态牵开、纠正血糖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5.
76.
目的 分析并探讨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 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使用钢针进行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锁定加压钛板进行内固定 术治疗.观察对比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骨折处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骨折处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4%,观察组患者骨折处功能恢复 优良率92%,观察组患者骨折处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观察组患者的并发 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钛板内固定用于跟骨骨折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跟骨骨折处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较 低,疗效确切且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被广泛应用于跟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77.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其级别的划定严重影响到疾病的治疗方案和预后,而生长方式的特殊性又要求使用活检以外的方法来确定级别,以此可以减轻部分患者的痛苦,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研究认为磁共振成像的各种功能检查对术前胶质瘤分级有一定帮助。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技术均不断推陈出新,磁共振功能成像也不例外。未来磁共振功能成像必将成为术前胶质瘤分级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检查时间也会急剧缩短。  相似文献   
78.
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 CCO)技术是一项经肺温度热稀释和动脉脉搏轮廓分析联合应用的新技术,近年来逐渐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尤其是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与传统容量监测指标中心静脉压相比,其容量性指标胸腔内血容积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能更准确、可靠地反映患者的容量状态,从而实施精细、优化的液体管理,在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氧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病死率方面展现出优势。  相似文献   
79.
冠状病毒(coronavirus,CoVs)感染主要累及肺部,但对心血管系统损伤作用也不容忽视。CoVs感染引起的心脏损伤并非罕见,其发生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文首先从CoVs引起心血管损伤的证据入手,进一步探讨了CoVs对心肌的直接损伤,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RAS)系统激活和细胞因子风暴与炎症反应对心血管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相关心血管损伤的可能机制包括,(1)病毒直接作用:CoVs在心肌细胞复制,损伤心肌;(2)RAS系统激活:感染CoVs后,心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的表达下调,激活RAS系统,使得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收缩血管功能增强,Ang1-7保护心脏效应减弱;(3)诱发细胞因子风暴:循环细胞因子和全身炎症反应引起心脏损伤;(4)其他:包括低氧血症和儿茶酚胺心脏毒性。本文就相关内容作一综述,为后续的详尽机制和治疗策略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0.
<正>椎管内麻醉是临床外科手术常用麻醉方法,具体可分为硬脊膜外腔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等方式,但临床发现,接受椎管内麻醉的患者在术后可能会发生神经损伤、硬膜外腔血肿等神经并发症,对患者的神经损伤较大,需要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预防。本文主要对椎管内麻醉术后发生神经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发生原因,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04—2013-04于我院接受椎管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