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182篇
  免费   11692篇
  国内免费   8950篇
耳鼻咽喉   928篇
儿科学   2516篇
妇产科学   1558篇
基础医学   13184篇
口腔科学   1750篇
临床医学   27688篇
内科学   23541篇
皮肤病学   1841篇
神经病学   4055篇
特种医学   40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6篇
外科学   9293篇
综合类   56834篇
预防医学   14239篇
眼科学   1857篇
药学   24433篇
  415篇
中国医学   18937篇
肿瘤学   5511篇
  2024年   2430篇
  2023年   8042篇
  2022年   6432篇
  2021年   7809篇
  2020年   6964篇
  2019年   7280篇
  2018年   3501篇
  2017年   5874篇
  2016年   5539篇
  2015年   6249篇
  2014年   8705篇
  2013年   8265篇
  2012年   10752篇
  2011年   11576篇
  2010年   10246篇
  2009年   10115篇
  2008年   12068篇
  2007年   10839篇
  2006年   9525篇
  2005年   10123篇
  2004年   8306篇
  2003年   7602篇
  2002年   5796篇
  2001年   4925篇
  2000年   3853篇
  1999年   3218篇
  1998年   2741篇
  1997年   2616篇
  1996年   2320篇
  1995年   2147篇
  1994年   1761篇
  1993年   1133篇
  1992年   959篇
  1991年   888篇
  1990年   775篇
  1989年   807篇
  1988年   198篇
  1987年   173篇
  1986年   112篇
  1985年   87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91.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胸腺因子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用一般保肝药物治疗,并给予拉米夫定片0.1g口服,每日1次,疗程12个月。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因子D注射液20mg+10%葡萄糖注射液100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时血清ALT复常率分别为90.0%(60/66)和76.0%(50/38),P<0.05;HBeAg转阴率分别为63.6%(42/66)和44.0%(22/50),P<0.05;抗-HBe阳转率分别为51.5%(34/66)和32.0%(16/50),P<0.05;.HBV-DNA转阴率分别为86.4%(57/66)和70.0%(35/50),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胸腺因子D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明显高于一般保肝药物加用拉米夫定。  相似文献   
992.
993.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胰岛素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①目的 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ECLIA)法测定血清胰岛素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②方法采用ECLIA法和放射免疫分析 (RIA)法分别测定糖尿病病人的血清胰岛素含量 ,并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测定C 肽含量 ,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③结果 ECLIA法测定胰岛素的批内与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 1.97% ,2 .5 6 % ,平均回收率是 99.5 % ;RIA法的批内与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 10 .18% ,13.2 1% ,平均回收率是 93.4 % ;E CLIA及RIA法所测胰岛素含量与ELISA法所测C 肽含量均呈正相关 (r =0 .94 ,0 .91,P均 <0 .0 1)。④结论ECLIA法测胰岛素的各技术参数优于RIA法 ,该方法能较好评价胰岛B细胞功能 ,且操作简便 ,检测速度快 ,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人脑胶质瘤逃避免疫监视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胶质瘤逃避免疫监视的机制,检测了胶质瘤体外细胞系培养上清(SN)抗PHA-P刺激正常人及胶质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证实了胶质瘤可自分泌免疫抑制因子。经抗TGFβ2单抗中和SN试验,TGFβ2免疫组化染色及Northern杂交进一步表明该因子主要成分为TGFβ2并对胶质瘤患者血浆皮质醇,生长激素及儿茶酚胺含量及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检测,发现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显著降低,其水平与CD8亚群%呈负相关,与CD4/CD8比值及淋巴细胞增殖率呈正相关。初步提示存在胶质瘤的情况下,神经-免疫调控紊乱,可能起着抑制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5.
<正>溴甲酚绿(BCG)测定血清白蛋白时,由于BCG染料不仅能与白蛋白显色,而且可与血清中其它一些物质显色,如α_1球蛋白、转铁蛋白、β球蛋白、触珠蛋白等,尤其在急性反应蛋白增加和白蛋白浓度减低时影响更为显著.但BCG与白蛋白结合速率较其它蛋白质快,因此使用BCG测定白蛋白,有利于减少干扰提高测定准确度.由于各种书籍介绍的测定时间不一,为此我们对其显色时间,呈色温度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 3种类风湿因子 (RF)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RA)、反映病情活动度和疗效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关节痛 /关节炎 (A组 )、确诊的RA (B组 )、其它免疫结缔组织病 (C组 )患者和正常人 (D组 )共 6 18例用酶联免疫法进行 3种RF的动态检测并随访观察。结果  4组人群中 3种RF的阳性率和浓度以B组最高 [IgM RF为 92 4 % ,(182 5± 5 1 4 )IU/ml;IgG RF为 6 7 8% ,(2 2 9 7± 75 6 )IU/ml;IgA RF为 78 8% ,(2 35 8± 80 7)IU/ml],组间比较依次为B组 >A组 >C和D组 (均为P <0 0 5 )。B组中高活动期RA患者的 3种RF浓度明显高于其它 3组 (P <0 0 5 ) ,IgM RF和IgA RF在稳定期和低活动期较高活动期均明显降低 (均为P <0 0 5 ) ,而IgG RF变化无显著性。随访 3~ 18个月 ,A组中最后确诊为RA的比率以 3种RF同时阳性者最高 (10 0 0 % ) ,2种RF同时阳性者次之(90 9%~ 93 3% ) ,以单一RF作比较则IgG RF >IgA RF >IgM RF阳性者。结论 早期诊断RA以IgM RF的敏感性最高 ,以IgG RF的特异性最高 ,任何 2种以上RF阳性可提高RA诊断的可靠性 ,RF浓度可作为判断RA活动度及药物治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7.
998.
气管上皮舒张因子王景田,李兰城(内蒙古医学院)气管上皮的损伤及气管反应性增高与哮喘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损伤气管上皮组织可降低其对气管平滑肌的保护屏障作用,抗原易于通过并引发变态反应。1985年Flavahan用实验证明气管(包括支气管)上皮组织能释放一...  相似文献   
999.
本文报道对100例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拔牙,在拔牙中使用溶菌酶、甲硝哒唑颗粒明胶复合物经24、48、96小时后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只要我们严格掌握炎症期拔牙适应证及恰当的手术操作,大多数患者在炎症期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1000.
李川宝 《临床放射学杂志》1992,11(3):119-122,T018
本文报告21例性腺外卵黄囊瘤,发生于骶尾部13例,其中4例混存畸胎瘤,腹膜后3例,腹腔内、阴道、纵隔、椎管内及颅内各1例。11例术前作血清甲胎蛋白明显升高.作者认为对于身体中线附近的肿瘤,包括从骶尾部直至颅内,凡生长迅速、转移早、X 线照片无钙化者,均应将卵黄囊瘤考虑在鉴别诊断之中。对于具有明显骨化和钙化影的肿瘤亦不能完全视为单一的畸胎瘤,而应警惕混存卵黄囊瘤的可能性。血清甲胎蛋白的测定对术前诊断和术后复发监测都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