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266篇
  免费   4113篇
  国内免费   2861篇
耳鼻咽喉   375篇
儿科学   663篇
妇产科学   548篇
基础医学   4120篇
口腔科学   556篇
临床医学   30121篇
内科学   5800篇
皮肤病学   402篇
神经病学   1121篇
特种医学   27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1篇
外科学   5529篇
综合类   39396篇
预防医学   17677篇
眼科学   554篇
药学   15994篇
  348篇
中国医学   10703篇
肿瘤学   1570篇
  2024年   652篇
  2023年   2809篇
  2022年   2686篇
  2021年   3130篇
  2020年   3131篇
  2019年   3067篇
  2018年   1342篇
  2017年   2655篇
  2016年   2728篇
  2015年   3442篇
  2014年   6223篇
  2013年   5965篇
  2012年   7909篇
  2011年   7904篇
  2010年   7465篇
  2009年   7434篇
  2008年   8740篇
  2007年   7463篇
  2006年   7111篇
  2005年   7277篇
  2004年   6083篇
  2003年   5349篇
  2002年   4184篇
  2001年   3699篇
  2000年   2956篇
  1999年   2558篇
  1998年   2369篇
  1997年   2130篇
  1996年   1918篇
  1995年   1739篇
  1994年   1501篇
  1993年   1221篇
  1992年   926篇
  1991年   788篇
  1990年   618篇
  1989年   563篇
  1988年   169篇
  1987年   135篇
  1986年   89篇
  1985年   53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起搏治疗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2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VVI起搏治疗遗传性长QT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对23例有尖端扭转性室速发作,且经正规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的遗传性长QT综合征患者,植入了VVI起搏器.随访这23例患者术后心电图及心脏事件发生率. 结果:QT间期平均值由术前(638.0±55.7)ms缩短至术后的(471.3±48.9)ms,QTc平均值为由0.627±0.07缩短至0.519±0.06.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由术前的(0.353±0.46)次/年降至术后(0.111±0.24)次/年,(P=0.039).其中77.5%的患者随访期间无晕厥或猝死等心脏事件发生.90.91%患者存活.2例患者因尖端扭转性室速恶化为室颤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VVI起搏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长QT综合征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是治疗长QT综合征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2.
自体血预充技术对血液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采用自体血预充技术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40例非急诊手术的首次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冠脉搭桥的患者,依性别(男女比例)、年龄、体重、身高、体表面积(BSA)和射血分数(EF)进行配对后分为两组:自体血预充组(n=20)和经典预充组(n=20)。自体血预充组:用1250ml晶体液和8000IU肝素预充,体外循环开始前先采用自体血预充技术置换出大部分最初预充液,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50mmHg以上。经典预充组:1250ml晶体液和8000IU肝素预充。心肌保护均采用Calafiore温血停跳液灌注。体外循环中保持温度35.0℃~35.5℃,流量2.5~2.8L·min-·1m-2。所有患者按标准手术步骤进行手术。手术结束前将体外循环系统中余血全部回输给患者。结果自体血预充组平均置换出(894±171)ml的最初预充液,患者体外循环中,手术结束时,术后6h、1d、2d的HCT水平均明显高于经典预充组(P<0.05)。自体血预充组围术期人均输血量明显低于经典预充组[(0.16±1.09)U/人和(0.97±2.18)U/人,P<0.05]。自体血预充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较经典预充组明显减少(303±89ml和495±112ml,P<0.05)。结论自体血预充技术的应用能减少血液稀释,减少围术期输血量,保护血液。  相似文献   
103.
急性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较高。我科从1995年开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HD)治疗急性中毒患者,1999年改用血液灌流(HP)治疗,2003年改用HP联合HD治疗,随着血液净化方式的改进,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发生急性左心衰竭时,患者肺间质内积聚大量液体,导致肺顺应性下降,进一步增加心脏负荷。采用血液超滤治疗能通过对流、转运机制,缓慢、等渗地清除血浆中的水和溶质,消除水钠潴留,同时能增加患者对利尿剂的敏感性,使尿量增加,从而改善心功能。自2005年11月起,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对8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用床旁紧急血液超滤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静脉曲张性外痔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科疾病,男性较多发。为提高静脉曲张性外痔的治疗水平,我们自1998年7月-2001年10月应用^90锶-^90钇皮肤敷贴器治疗静脉曲张性外痔4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曼鹿 《医药世界》2006,(3):26-29
孙靖中:医学教育模式量改,医药不分开教。(孙靖中,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大学医学院教授)古代称医学为仁术,要求医生考虑病人想什么,需要什么。这就要求在教育中,医德、医风、医术三者必须结合在一起,灌输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107.
全直肠系膜切除并单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联合单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基础上,对56例低位直肠癌应用单管状吻合器与荷包钳做保肛手术。随访2年,回顾性分析其根治性、术后排便功能、手术并发症、局部复发率。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学检查无切端癌残留,无大便失禁,无吻合口漏发生,吻合口狭窄2例,发生率4%(2/56),术后随访2年,局部复发3例,复发率为5%(3/56),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较满意。结论全直肠系膜切除应用单吻合器与荷包钳用于低位直肠癌可提高保肛率,且该方法经济、实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8.
生殖健康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也为我国政府重视。本文通过对攀枝花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分析,总结出该市生殖健康服务模式的主要内容,对正确认识和提高我国西部地区人口生殖健康会水平,稳定我国低生育率水平,实现优生优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神经外科是我国医学领域中发展极为迅速的一门学科。自70年代显微神经外科的开展,使手术技巧不断提高。80年代神经影像学应用采用头颅CT、磁共振成像、单光子CT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影、数字成影血管照影等,为颅内疾病从定位、定性和脑功能诊断方面提供了科学的客观依据。与此相适应的近十年来神经外科麻醉的进步,先进的临床技能及贯穿在整个围手术期的全方位的监护条件下,对维持围手术期血液动力学、颅内压和脑灌流压的稳定,保证脑氧供和氧耗的平衡。保持颅内顺应性和血脑屏障的功能完好提供了条件,把手术麻醉的并发症及神经功能损伤减…  相似文献   
110.
《河南医学研究》2006,15(2):162-162
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于2005年9月发布了一篇有关结核病基础研究方向的报告。全世界平均每年190万人死于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每年新感染约880万例,1/3的世界人口感染了Mtb。为合理地开发新的诊断和防治策略,了解Mtb和宿主的关系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