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99篇
  免费   1275篇
  国内免费   514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131篇
妇产科学   125篇
基础医学   602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5280篇
内科学   3445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560篇
特种医学   9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1619篇
综合类   8876篇
预防医学   1461篇
眼科学   91篇
药学   4029篇
  64篇
中国医学   3116篇
肿瘤学   205篇
  2024年   219篇
  2023年   813篇
  2022年   719篇
  2021年   996篇
  2020年   922篇
  2019年   1036篇
  2018年   431篇
  2017年   967篇
  2016年   925篇
  2015年   1007篇
  2014年   1696篇
  2013年   1612篇
  2012年   1945篇
  2011年   1931篇
  2010年   1813篇
  2009年   1640篇
  2008年   1605篇
  2007年   1520篇
  2006年   1338篇
  2005年   1339篇
  2004年   1083篇
  2003年   949篇
  2002年   830篇
  2001年   650篇
  2000年   464篇
  1999年   320篇
  1998年   315篇
  1997年   296篇
  1996年   218篇
  1995年   206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塞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报告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塞病人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 34例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塞病人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进行护理观察。结果 治愈 1 5例 ,显效 1 3例 ,好转 4例 ,无效 2例 ,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了解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基本过程 ,认真做好溶栓前的准备及溶栓治疗时的积极配合 ,尽可能缩短发病到溶栓治疗开始的时间 ,密切监测并加强护理观察 ,对提高溶栓治疗的效果和提高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0.5%布比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家猪20只,体重(23.0±2.5)kg,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Ⅰ组)、生理盐水组(Ⅱ组).静注10mg.kg-1硫喷妥钠后,气管插管,静点琥珀胆碱和芬太尼控制呼吸,维持麻醉.T3~4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按分组分别硬膜外注射0.5%布比卡因和生理盐水各2ml,15min后结扎左冠脉前降支40min.分别在给药前和结扎40min时、开放后1h、3h、5h抽取右心房血,测定血浆TXB2、6-keto-PGF1α的浓度.给药前所测定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作为基础值.结果Ⅱ组各时点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变化,Ⅰ组HR、MAP和CVP分别下降22%、25%和28%.两组再灌注后1h、3h及5h TXB2、TXB2/6-keto-PGF1α比值逐渐升高,且均显著高于给药前和结扎40min.Ⅰ组升高程度显著低于Ⅱ组(P<0.05).而6-keto-PGF1α组内组间比较,变化趋势与TXB2恰相反.Ⅰ组有1只因室颤而死亡,Ⅱ组有4只(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TXB2和6-keto-PGF1α有一定关系,高位硬膜外阻滞通过调节缺血/再灌注后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4.
静脉血栓栓塞的基础与临床实践(3)--诊断策略与程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静脉血栓栓塞(VTE)为一常见且潜在高度死亡危险的疾病.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 - 2b(IFN -α - 2b)对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患者血栓调节蛋白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将 12 9例HFRS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IFNα- 2b治疗 ,分别测定其第 1、2、3、5、10天的血浆血栓调节蛋白 (PTM )含量。结果 治疗组PTM从第二天起即比对照组明显减低 ,并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早期采用重组人IFN -α - 2b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可以使周围血PTM的含量减少 ,减轻血管内皮损伤的程度 ,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6.
目的:优选血栓颗粒制备工艺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以丹参酮ⅡA含量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确定工艺C为最佳生产工艺。结论:方法可行、合理。  相似文献   
67.
患肢注射高浓度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5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溶栓治疗与疗效。方法 :经患肢注射尿激酶每日 75万单位溶栓治疗 4 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 :病程在 2周内溶栓治愈 72 % (18/2 5 ) ,有效率 10 0 % (2 5 /2 5 ) ,病程超过 2周溶栓治愈率 30 % (6 /2 0 ) ,有效率 85 % (17/2 0 ) ,治疗过程无出血倾向。结论 :溶栓时间越早效果越好 ,经患肢注射尿激酶的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而且药物用量可增大  相似文献   
68.
血小板作为血液的一种有形成分,在生理的止血和病理的血栓形成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除了通常的血液疾病外,血小板在动脉血栓栓塞、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和防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9.
1临床资料选择住院病人10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根据病史、体征,实验室及X线、心电图检查均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符合高等院校五版教材<内科学>诊断标准[1].其中男58例,女46例,平均年龄61岁,全部病例病史均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哮喘病史20年以上,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不同程度紫绀,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颈静脉怒张,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性罗音,双下肢浮肿,心功能Ⅲ级46例,Ⅳ级3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52例.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凝血栓蛋白l(THBS1)基因启动子CpG岛异常甲基化与大肠腺癌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联。方法 THBS1基因甲基化状态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结果 大肠腺癌、癌旁组织中,THBSI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率的差异有显著性(X^2=5.93,P=0.025);老年患者肿瘤组织中THBS1基因甲基化率明显商于非老年患者(X^2=5.68,P=0.017),直径≥3cm的肿瘤组织中THBSl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直径〈3cm的肿瘤(X^2=4.16,P=0.041),C期和D期肿瘤组织中THBS1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A期或B期肿瘤(X^2=8.04,u=2,P=0.018)。结论 THBS1基因甲基化与大肠腺癌的发生有关,肿瘤以老年、晚期和直径较大的肿瘤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