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6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20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78篇
内科学   276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834篇
预防医学   62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911篇
中国医学   940篇
肿瘤学   11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苦参碱类生物碱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TF-1细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HL-60细胞、NB4细胞、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白血病KG1a干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和辐射引起的骨髓造血畸变细胞等均有抑制增殖并诱导分化和凋亡的作用。其诱导分化和凋亡及抑制增殖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与下调原癌基因c-myc、β-链蛋白、生存素表达和端粒酶活性以及上调半胱天冬酶活性和白血病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CD15表达有关。苦参碱类生物碱上调白血病细胞表面自然杀伤细胞活化受体NKG2D的配体表达,能提高白血病细胞对自然杀伤细胞的敏感性。综述苦参碱类生物碱抗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的药理作用文献,并对其研究进展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苦参碱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安全性并做评价分析.方法 选取100例肝硬化患者并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苦参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临床症状指标均无差异(P>0.05);经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给予肝硬化患者采取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苦参碱治疗的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同时分析测定妇炎康复片中4个生物碱成分(槐定碱、苦参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安捷伦ZORBAX SB-C_(18)(4.6×250 mm,5μm);以0.05 mol/L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节pH=3.0)水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0~5 min,5%B;5~30 min,5%B至30%B;30~50 min,30%B);柱温35℃;检测波长0~25 min、220 nm(测定槐定碱和苦参碱),25~50 min、270 nm(测定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进样量5μl。结果槐定碱、苦参碱、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32~406.4μg(r=0.999 7)、20.11~402.2μg(r=0.999 8)、10.43~20.86μg(r=0.999 6)、20.35~407.0μg(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7.3%、98.0%、97.2%和97.6%,RSD分别为1.4%、0.78%、1.3%和1.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为评价和监控妇炎康复片的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4.
《陕西医学杂志》2018,(2):271-273
氧化苦参碱是豆科植物苦参的主要有效成分,近年来得到人们的关注,在临床的应用也有了一定基础。然而,其具有的广泛的药理作用并不为人们所深知,从而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本文对其具有的包括抗病毒、抗炎、抗菌、抗肿瘤、抗心律失常等多种药理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总结,以期对该药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5.
凌朝珍  唐新  梁燕 《中国卫生产业》2012,(12):119+121-119,121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宫颈炎康栓中苦参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 (2)(5μm,4.6mm×250mm)色谱柱,乙腈-水相(0.1%磷酸+0.4%三乙胺,pH7.0)(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 苦参碱在0.0620-0.62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1,平均回收99.56%,RSD=0.64%.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对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 mRNA及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苦参碱抑制人鼻咽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0.25、0.50、0.75、1.00、1.50、2.00g/L)苦参碱对CNE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荧光PCR法检测不同浓度(0、0.75、1.00、1.50g/L)苦参碱处理48h后Caspase-3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苦参碱对CNE2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能上调CNE2细胞Caspase-3mRNA和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蛋白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苦参碱能抑制CNE2细胞的生长,呈浓度依赖性。其作用与上调CNE2细胞Caspase-3mRNA和Caspase-3、Caspase-8、Caspase-9蛋白的表达,启动Caspase级联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苦参碱对胰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6只.以腹腔注射DDC(750 mg/kg体重)每周2次,共6周建立胰腺纤维化动物模型,治疗组于DDC注射后2周起每日腹腔注射苦参碱(100 mg/kg体重),6周后处死动物.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胰腺常规病理检查、评分,Masson染色判断胶原纤维量.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胰腺组织生长因子β1(TGF-β1)及Smad3、Smad7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 治疗组血清透明质酸浓度、病理积分及胶原纤维的表达量分别为(105.85 ± 25.69)ng/ml、3.16 ± 1.15及(19.16 ± 4.27)%,TGF-β1和Smad3蛋白表达分别为(23.16 ± 7.68)%和(18.65 ± 9.82)%,TGF-β1 mRNA和Smad3 mRNA表达分别为0.33 ± 0.10和0.23 ± 0.03,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 < 0.01).而Smad7的表达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大鼠腹腔注射DDC可建立胰腺纤维化动物模型.苦参碱具有显著的抗胰腺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的产生、抑制TGF-β/Smads信号转导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对人肝癌细胞QGY-7703的细胞-基质粘附能力和整合素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OM干预人肝癌细胞QGY-7703,细胞粘附实验检测其对肝癌细胞-基质粘附能力的影响;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对QGY-7703细胞中整合素β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mg·m L-1OM处理组QGY-7703细胞-基质粘附能力未受到抑制,2.5mg·m L-1和5mg·m L-1OM处理组细胞-基质粘附能力受到明显抑制(P<0.05),同时伴有整合素β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下降(P<0.05)。结论体外OM可抑制人肝癌细胞QGY-7703的细胞-基质粘附能力,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其下调整合素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9.
目的采用HPLC-MS/MS法同时测定坤复康片中氧化苦参碱苦参碱、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及苯甲酰芍药苷等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待测样品研磨后采用甲醇超声提取,以Phenomenex Luna C18(1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采用体积分数为0.1%的甲酸乙腈溶液(A)-体积分数为0.1%的甲酸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 L·min-1,分析时间为9.0 min。质谱ESI源-MRM模式,正、负离子同时检测。5种成分的监测离子对分别为:265.2/247.4(氧化苦参碱)、249.3/148.4(苦参碱)、479.3/197.1(芍药内酯苷)、525.1/121.0(芍药苷)、583.3/120.8(苯甲酰芍药苷)。建立的方法对3批坤复康片进行了测定。结果氧化苦参碱苦参碱、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及苯甲酰芍药苷5种有效成分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4 8,回收率为95.8%~102.1%。结论用本方法可以同时测定5种有效成分,适用于同时测定坤复康片中氧化苦参碱苦参碱、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及苯甲酰芍药苷的含量,同时能较好地控制坤复康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氟康唑联合苦参碱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医院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5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氟康唑片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氟康唑片联合苦参碱栓治疗。结果观察组235例(94.00%)患者治疗有效,优于对照组的222例(88.80%),Z=3.99,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为(1.48±0.55)个疗程,优于对照组的(2.40±0.57)个疗程(Z=10.58,P<0.01);观察组5例(2.00%)发生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的19例(7.60%),χ2=7.40,P<0.01;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3.03%,优于对照组的13.75%(χ2=17.29,P<0.001)。结论酮康唑联合苦参碱栓治疗霉菌性阴道炎起效迅速,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