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6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36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71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29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91篇
内科学   182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50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2篇
综合类   565篇
预防医学   147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242篇
  1篇
中国医学   171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司来吉兰联合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结肠中TH及nNOS表达的影响,探讨司来吉兰联合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可能机制。方法 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均设4d及8d2个时间点。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制备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模型制备成功后,联合治疗组每日灌胃1次司来吉兰0.5mg/kg及2次左旋多巴15mg/kg,直至试验时间点。对照组及模型组每只每日均连续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至试验时间点。应用免疫组化法S-P法以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TH及nNOS在对照组、模型组以及联合治疗组大鼠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成功后,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均显示,模型组大鼠结肠中的TH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通过司来吉兰联合左旋多巴治疗后,联合治疗组TH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d时较治疗4d时,TH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nNOS在模型组中的表达较对照组以及联合治疗组明显增多(P0.05),且联合治疗组中nNOS表达较对照组增多(P0.05),治疗8d时较治疗4d时,nNOS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帕金森病大鼠结肠组织中的TH表达降低,而nNOS表达增加。司来吉兰联合左旋多巴能缓解PD后TH的降低以及nNOS的升高,能有效缓解帕金森大鼠的肠道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72.
目的:检测苯丙酮尿症(PKU)患儿及其父母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谱,并探讨 PAH 基因突变与临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本地区 PKU 患儿的早期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来自江苏省无锡和宿迁的32例 PKU 患儿及其父母的 PAH 基因13个外显子及其附近内含子区域进行测序分析。结果32例 PKU 共检测出61个突变位点,33种突变基因,突变检出率为95.31%(61/64个)。本地区 PKU 患儿常见致病突变位点为 c.721C ﹥ T、c.1068C ﹥ A、c.611A ﹥ G、c.1197A ﹥ T、c.728G ﹥ A、c.331C ﹥ T 和 c.442-1G ﹥ A,其突变频率均在5%以上。首次报道1个新的突变基因位点 c.699C ﹥ G 和3个汉族人口中新的突变基因位点 c.265C ﹥ T、c.722G ﹥ A 和 c.1194A ﹥ G。Guldberg AV 系统分析显示38.0%(8/21例)的 PKU 患者基因型与实际生化表型相一致,其中预测表型为中重度的与实际生化表型的一致率为92.3%(12/13例),轻度的与实际生化表型的一致率为50.0%(4/8例)。结论江苏地区 PKU 患儿的 PAH 基因突变集中在外显子7上,其中频率最高的基因位点是 c.721C ﹥ T,并首次发现1个新的基因突变位点 c.699C ﹥ G;PKU 患者基因型与生化表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内收蛋白色氨酸突变(α-adducin P460Trp)是否相关. 方法: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各80例,均抽取外周血提取DNA,采用PCR方法检测是否存在P460Trp突变.比较两组α-adducin基因P460Gly基因型与P460Trp突变出现的频率的差异. 结果:高血压组与对照组的P460Gly基因型与P460Trp突变出现的频率(52.5%对45%)并无显著差异.原发性高血压与α-adducinP460Trp突变并无显著相关性.原发性高血压同α-adducin蛋白460位基因型不存在特定联系. 结论:在本研究人群中,α-adducin P460Trp突变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4.
紫色尿袋综合征(PUBS)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现象,以尿液颜色发生改变,尿袋、导尿管变成蓝色、紫色或蓝紫色为特征,国外报道较多,国内报道很少。PUBS与色氨酸的复杂代谢及尿路感染有关,大多预后呈良性,无需治疗。本文结合一例84岁老年女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先后两次出现PUBS的病例,探讨了PUBS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并初步探讨了T2DM与PUBS的关系。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司来吉兰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结肠功能障碍及结肠酪氨酸羟化酶(TH)及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PD组及治疗组,各20只,每组均设4 d及8 d共2个时间点。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鱼藤酮制备PD模型大鼠,模型制备成功后,治疗组每日灌胃司来吉兰0.5 mg/kg,直至试验时间点。对照组及PD组每只每日均连续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至试验时间点。分别于治疗后4 d、8d测定1 h粪便排出量及含水量,应用免疫组化法S-P法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TH及Bax在大鼠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D组和治疗组大鼠1 h粪便排出量及含水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大鼠1 h粪便排出量及含水量高于PD组(P0.05);治疗8 d后治疗组大鼠1 h粪便排出量及含水量高于同组治疗4 d时(P0.05)。PD组和治疗组各时间点上TH光密度值(IOD)及TH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Bax IOD及Bax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TH IOD及TH蛋白表达高于PD组(P0.05),Bax IOD及Bax蛋白表达低于PD组(P0.05);治疗8 d后治疗组TH IOD及TH蛋白表达高于同组治疗4 d时,Bax IOD及Bax蛋白表达低于同组治疗4 d时(均P0.05)。结论:PD大鼠结肠组织中的TH表达降低,而Bax表达增加。司来吉兰可改善PD大鼠结肠功能障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减轻PD模型大鼠结肠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和抑制Bax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脯氨酸羟化酶2(PHD2)、缺氧诱导因子1抑制因子(FIH-1)、p-ERK表达的影响,探讨PHD2、FIH-1、p-ERK在AngⅡ作用下对HIF-1α表达的影响机制。方法 HUASMC分为三组:(1)对照组:正常培养基培养细胞6 h;(2)AngⅡ组:含AngⅡ的培养基(终浓度为10-6 mol/L)培养细胞6 h;(3)AngⅡ+PD98059组:含PD98059的培养基(终浓度为10-5 mol/L)预处理细胞1 h后,加入含AngⅡ的培养基(终浓度为10-6 mol/L)培养细胞6 h。RT-PCR检测细胞HIF-1α、VEGF、PHD2、FIH-1的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上述目的蛋白表达及p-ERK表达。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AngⅡ增加HUASMC中HIF-1α、VEGF 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增加p-ERK蛋白表达(P<0.05),降低FIH-1 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不影响PHD2 基因和蛋白表达;(2)与AngⅡ组比较,ERK抑制剂PD98059降低 HUASMC中HIF-1α、VEGF 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0.05)以及p-ERK蛋白的表达(P<0.05),增加FIH-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P<0.05)。 结论 (1)AngⅡ增加HUASMC中HIF-1α、VEGF的表达,该作用通过激活ERK通路、抑制FIH-1表达,在翻译后水平减少HIF-1α的降解所致;(2)ERK抑制剂可削弱AngⅡ的促HIF-1α、VEGF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观察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在帕金森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探讨罗格列酮对PD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PD模型,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观察小鼠中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环氧合酶(COX)-2、前列腺素E2(PGE2)和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表达变化,及给予罗格列酮后对上述变化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出现震颤、步态迟缓等PD样症状,黑质区TH阳性神经元缺失,COX-2、PGE2和caspase-3阳性细胞明显增多,蛋白水平亦升高;经罗格列酮治疗后,上述症状得到改善。结论罗格列酮对PD小鼠DA能神经元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79.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