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马越  李澎 《光明中医》2016,(8):1161-1162
目的观察齐刺阿是穴为主治疗臀中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患者进行以齐刺法为主配合推拿手法的治疗方法。结果采用以齐刺法为主结合两次推拿治疗的方法治疗臀中肌综合征一个疗程后,患者臀部及腿部疼痛消失,无下肢放射感,可弯腰拾物,随访症状未反复。结论齐刺阿是穴为主治疗臀中肌综合征能够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2.
崔金先  江强  毛琳 《中国骨伤》2000,13(4):248-249
近年来我们应用针刀治疗臀部软组织损伤315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15例臀部软组织损伤病人中男225例,女90例;年龄17~75岁;病程15天~5年.臀上皮神经损伤85例,梨状肌综合征73例,臀大肌损伤62例,臀中肌损伤56例,脂膜炎21例,髂腹下神经外侧皮支损伤18例.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臀大肌、臀中肌肌肉注射法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法行自身对照,即对照组单日用臀大肌注射167例次、实验组双日用臀中肌注射170例次,用询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在疼痛程度上较对照组轻(P〈0.01)。结论:提示采用臀中肌行肌肉注射可减轻致痛程度。  相似文献   
94.
周俊  周传友  陈武 《中国医药科学》2014,(16):202-204,207
目的评价空心加压螺钉联合臀中肌骨瓣移植治疗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2年6月我院对27例移位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患者采用改良Smith-Peterson入路(S-P)空心加压螺钉联合臀中肌骨瓣移植治疗。结果 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60个月,平均36个月。骨性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6.5个月,骨折愈合25例,愈合率93.3%,股骨头坏死3例、其中2例骨折不愈合后期发展为股骨头缺血坏死、另1例为内固定取出术后出现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率为10.0%。结论采用改良S-P入路对股骨头周围血供破坏小,臀中肌骨瓣移植联合空心加压螺钉治疗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对提高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愈合率和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95.
儿童臀中肌挛缩症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该文报告了62例儿童臀中肌挛缩症及其手术治疗结果。该组病例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4~17岁,均有臀部反复肌注史。根据症状、体征及病变不同,可将该症分为两种类型:Ⅰ型病变为臀大肌和臀中肌均有纤维化及率缩;Ⅱ型病变仅为臀中肌的纤维化及挛缩。在两种类型病例中有36例出现骨盆倾斜及下肢假性不等长。手术方式是彻底切断松解纤维化及挛缩的肌肉及臀筋膜,配合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该组病例均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6.
带血管肌骨瓣转移治疗股骨中下段骨不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治疗股骨中下段骨不连提供一种新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旋股外侧血管升支的臀中肌支大转子骨瓣转移治股骨中下段骨不连。[结果]临床应用18例,经过平均1年4个月随访,骨折愈合较好,愈合时间为4~5-5个月,膝关节功能未受影响.[结论]该方法是一种治疗股骨中下段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7.
目的 为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一种新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旋股外侧血管升支的臀中肌支大转子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果 临床应用17例,经过1.5~3.5年,平均206年随诊,疗效满意。结论 该方法损伤小,简便易行,可以为股骨头提供丰富的血运及诱导成骨因素,是一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8.
邓贵毅 《山西中医》2005,21(3):39-40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加中药外洗法治疗臀中肌损伤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符合诊断标准的该病患者33例,施以局部手法治疗配合中药外洗,每日1次,治疗10~30天。结果:痊愈22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7%(95%CI=84.1%~99.9%)。结论:推拿手法加中药外洗法治疗臀中肌损伤综合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9.
目的:通过研究单腿下蹲时膝关节内侧移位者髋部肌肉力量及表面肌电特征,探讨膝关节内侧移位的发生机制及膝关节损伤的防治方法。方法:从男性青年志愿者中选取膝关节内侧移位(medial knee displacement,MKD)组30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手持数字测力计测试臀大肌、臀中肌和内收肌的最大等长收缩(maximal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MVIC)肌力,并以自身体重为基准进行标准化;应用无线表面肌电测试系统检测单腿下蹲过程中臀大肌、臀中肌和髋关节内收肌的表面肌电图,计算均方根振幅(RMS),并以MVIC表面肌电值为基准进行标准化,比较两组间标准化肌力和标准化肌电图RMS的差异。结果:MKD组和正常组比较,臀大肌、臀中肌和内收肌的标准化MVIC肌力均无明显差异。单腿下蹲时MKD组臀大肌和臀中肌标准化肌电RMS(14.9±5.6和30.8±13.4)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9.2±6.8和39.4±17.1),内收肌标准化肌电RMS(21.2±14.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3±8.6),MKD者臀大肌/内收肌和臀中肌/内收肌比值(1.4±0.53和2.7±1.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3±1.6和4.6±3.7),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膝关节内侧移位的发生机制可能与臀大肌、臀中肌的激活不足和内收肌的过度激活有关,对膝关节损伤的防治应更加注重髋部肌肉运动控制和协调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0.
资料与方法2007年8月~2010年5月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43例49髋,男22例,女21例;年龄22~79岁,平均53.2岁。体重指数(BMI)17.1~30.2,平均23.4。其中新鲜股骨颈骨折25例25髋,股骨头Ⅲ或Ⅳ期坏死17例23髋,类风湿关节炎例1髋。均使用非骨水泥型假体。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技术要点:①准备:所有患者经X线片确诊。术前常规心电图检查和血糖、肝肾功能测定,术前60分钟静滴抗生素。②体位:患者健侧卧位,患髋在上。③切口:标出大转子尖端,以大转子尖端为中心平行股骨纵轴做纵行切口长6.0~8.5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沿阔筋膜张肌纤维方向纵行切开筋膜并牵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