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王飞  张奇 《河北医药》2006,28(2):83-85
目的测量胫骨高位截骨手术前后膝内侧胫股关节接触应力的改变,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手术对膝关节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从4具尸体(男尸2具,女尸2具)获得4个膝关节,年龄53~80岁.所有标本实验前均为膝内翻,切除内侧半月板,行胫骨高位外翻截骨,术后胫骨股骨角170度.压敏片技术测量截骨前后的膝内侧胫股关节接触应力.结果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截骨前后胫股关节的平均接触应力和最大接触应力,实验数据以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平均接触应力截骨前(4.047±0.217)MPa,截骨后(3.163±0.438)MPa.最大接触应力截骨前(5.455±0.4537)MPa,截骨后(3.8325±0.6335)MPa.结论胫骨高位截骨可以减轻膝内侧胫股关节的接触应力,这可能是治疗膝内翻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2.
通过分析膝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力学传导途径,探讨针刀治疗膝内翻的机制与方法,指出膝内翻的根本原因是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力平衡失调,并通过软组织应力传递,与髋关节、脊柱形成了脊-髋-膝一体的整体病理构架。针刀治疗膝内翻的要点是脊、髋、膝共治,整体松解存在力平衡失调的脊柱、髋关节、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粘连、瘢痕、挛缩。  相似文献   
93.
94.
从1988年12月至1992年12月采用胫骨高位弧形截骨术治疗伴有内翻畸形的膝骨关节炎18例20膝,经1~4年(平均2.5年)的随访,优良率为85%。本文对胫骨高位截骨术的作用原理、手术方法的改进及提高其疗效应具备的条件和措施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研究胫骨骨膜切开术治疗小儿迟发性佝偻病膝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胫骨骨膜切开术治疗小儿迟发性佝偻病型膝内翻 87例。结果 :随诊 3个月~ 77个月 ,优良率 75例 ,占 86 %,所有患儿的症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且无 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 :胫骨骨膜切开术治疗小儿迟发性佝偻病型膝内翻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效果良好 ,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并膝内翻行胫骨高位截骨手术的临床疗效与人体质量指数(BMI)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住院行胫骨高位截骨手术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膝内翻的患者,共110例(136膝)。术前记录患者身高、体重,并记算BMI(体重/身高^2,kg/m^2)。根据日本骨科学会膝关节损伤功能评分标准评出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总分。将BMI与术前及术后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BMI与术前及术后的评分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手术前后评分之差与BMI间的回归系数b=-1.79,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b|>1,说明手术前后的评分之差受BMI的影响,BMI越小者,手术前后评分差越大,反之评分差越小。术后的评分与,BMI间相关系数r=-0.715,回归系数b=-2.63,说明BMI越大,评分越低。当术后评分等于75.00时,BMI=24.00,其95%的CI为(23.60833,24.30760)。结论:BMI越大,即肥胖,是影响胫骨高位截骨手术疗效的不利因素,可取BMI≤24为手术适应证的标准。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治疗膝内翻畸形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伴内翻畸形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6例(20膝)。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30~60岁,平均45.5岁。病程1~10年,平均6.2年。单膝12例,双膝4例。骨关节炎按照Koshino分级标准:Ⅰ级3膝,Ⅱ级7膝,Ⅲ级8膝,Ⅳ级2膝。术前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为(63.8±2.2)分;股胫角(femorotibial angle,FTA)为(184.8±2.9)°,髌骨高度Insall-Salvati指数(IS指数)为1.03±0.13。术前于Mimics软件中设计并3-D打印截骨导航模板,术中于模板辅助下行闭合楔形HTO后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骨筋膜间室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6个月。1例(1膝)术后出现腓神经麻痹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X线片复查示,截骨处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7~3.4个月,平均2.9个月。术后6个月,FTA为(173.8±2.0)°,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0,P=0.00);髌骨高度IS指数为1.04±0.1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P=0.85);膝关节HSS评分为(88.9±3.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4,P=0.00)。末次随访时,根据HS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3膝,良6膝,可1膝,优良率为95%。结论 HTO治疗膝内翻畸形骨关节炎时,3-D打印截骨导航模板可精确辅助术中胫骨高位截骨,避免反复透视和多次截骨,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8.
99.
膝骨性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的骨科常见病,以女性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行走加重,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目前关于退行性关节炎的治疗仍是骨科面临的一个难题,非手术治疗对控制症状有一定疗效,但对合并膝内翻畸形者疗效欠佳。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11月,作者应用胫骨高位截骨并截骨远端前置内移术治疗退变性膝关节炎并膝内翻3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评价胫骨高位截骨术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在该科住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3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记录截骨手术并发症、愈合时间,采用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获得了6~24个月随访,术后3~4个月截骨处达到骨性愈合,无伤口感染及骨不愈合,术前与术后3个月MPTA、VAS评分及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及下肢力线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掌握好适应证,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可有效治疗膝内翻骨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