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97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81.
自1986年5月~1988年7月,作者采用改良的 Koshino 手术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并内翻畸形21例(22个膝)。本文介绍了其手术方法、手术指征及术后处理。作者认为:该手术方法设计合理、矫形确切、内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可供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并内翻畸形时选择。  相似文献   
82.
膝内翻伴胫骨旋转的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胫骨高位截骨,胫骨结节旋转抬高治疗膝内翻伴胫骨旋转畸形的效果。方法 通过膝关节生物力学研究。简化了胫骨高位截骨的测量方法,在胫骨高位截骨的同时进行胫骨结节旋转抬高,恢复胫股关节,髌股关节的生理功能。结果 随访1-8年,通过X线,CT检查及膝关节功能评定,其优良率为88%。结论 胫骨高位截骨,胫骨结节旋转抬高治疗膝关节内侧间隔退行性关节炎,胫骨旋转所致髌股关节炎,符合生物力学要求,长期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退行性膝内翻治疗方法。方法对27例退行性膝内翻患者采用胫骨高位外展截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病例经28~48个月,平均37个月随访,疼痛缓解,截骨全部愈合。结论胫骨高位外展截骨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膝内翻方法简单,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4.
2003年7月-2008年12月,我科采用胫骨高位嵌插截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48例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满意。 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48例54膝,男19例21膝,女29例33膝,年龄60-75(66.8±3.4)岁。病程3-15(8.5±2.5)年。  相似文献   
85.
背景:以置入内固定物治疗是股骨远端骨折研究的首选方法之一. 目的:因股骨远端骨折的解剖结构复杂,故评价股骨远端骨折后不同内固定物治疗后生物力学变化可引导临床应用. 方法:分别测定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动力髁螺钉以及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时的抗压刚度和抗弯强度,同时比较3种内固定之间的生物力学变化.对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动力髁螺钉以及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明确3组内固定物临床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与结论: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显示,内固定物置入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时,动力髁螺钉的应力遮挡过大,而逆行交锁髓内钉的刚度过低.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既具有一定的变形性,使应力能够通过骨传导,又具有较强的刚度,能够为骨折的内固定提供较好的稳定性.对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发现,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钢板内固定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是股骨远端骨折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手术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6—2018-05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26例膝内侧骨性关节炎,比较手术前后股胫角、胫骨近端内侧角、胫骨平台后倾角、疼痛VAS评分、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 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2(24~46)个月。术后1周股胫角为170°~177°(173.21±2.52)°,较术前减小;胫骨近端内侧角为87°~92°(89.61±1.27)°,较术前增加;胫骨平台后倾角为8°~18°(13.32±4.64)°,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为0~3(1.90±0.57)分,较术前降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为83~96(89.51±6.83)分,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于术后4个月出现术区感染,取出内固定物,清创、抗感染治疗6周后痊愈。1例出现胫神经损伤,表现为足底麻木,但踝关节与跖趾关节跖屈肌力正常,3年后复查时麻木感仍存在。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骨性关节炎可取得满意的近期疗效,术后膝关节疼痛及功能均获得明显改善,但是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有增大的趋势,术中应注意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87.
目的:在应用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膝内翻畸形的病例中,比较应用Giebel刃形钢板和骑缝钉二种不同的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15例行骑缝钉内固定术及石膏管型外固定,8例行Giebel刃行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两组术后6个月HSS评分相比并无统计学意义。在骑缝钉组1例出现断钉,2例丧失纠正角度。结论:Giebel刃形钢板与骑缝钉内固定均体现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但Gieble刃形钢板术后能早期行功能锻炼,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88.
全膝关节置换中膝内翻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内翻病人行全膝关节置换往往需要在胫骨侧松解内侧结构,重建外侧松弛结构的张力,合理选择是否保留后交叉韧带,确定截骨的部位并正确实施。不同原因所致膝内翻的处理方法不同。松解始终保持在骨膜下进行,而且只松解引起畸形的部分,既要充分,又不过度,以防止聚乙烯假体磨损和胫骨假体早期松动.外翻松弛和屈膝不稳。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探讨坚骨胶囊联合关节镜与胫骨高位截骨在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患者8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关节镜与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坚骨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HSS)、疼痛评分(VAS)、股胫角、膝关节内侧间隙距离及生命质量评分(SF-36),并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38/41)高于对照组70.73%(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SS评分提高,VA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股胫角降低,膝关节内侧间隙距离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F-36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伴膝内翻畸形患者予以坚骨胶囊联合关节镜与胫骨高位截骨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增加膝关节内侧间隙,降低股胫角,缓解患者疼痛感,促进其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