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88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29篇
  2篇
中国医学   124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针灸经络学说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从有文字记载,它就已成为完整的医学体系。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任脉和督脉是统帅全身阴阳的总纲,因而任脉上的关元、  相似文献   
72.
基因组整体由脏腑基因组模块和经络基因组组成,基因组的非基因部分在基因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腧穴与基因存在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3.
昆仑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经"穴,"经"穴大都分布于前臂、胫部,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可靠,一直被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文选择昆仑穴,通过对其古代文献记载的研究,以及对其历史沿革的总结,并结合现代临床报道,以寻求更好的治疗手段来提高临床疗效,以期对今后临床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4.
导师张智龙教授为天津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多年,成果颇丰.张教授重在针灸腧穴学、刺灸法学及老年病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创立了"调理脾胃针法"、"意气针法"、"动静针法"、"调神益智针法".  相似文献   
75.
肺腧穴外治法治疗小儿肺炎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星  刘克丽 《中医药导报》2008,14(2):95-96,99
概述了近几年小儿肺炎的肺腧穴外治法研究,介绍了敷贴疗法、经皮疗法、拔罐疗法、穴位注射疗法以及TDP-J照射疗法在临床的治疗效果,研究显示肺腧穴外治法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剂量较小、方法简便、疗效好、副作用少,但目前对其实验室指标的研究等较少。  相似文献   
76.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肺部疾病,它的发生可由外感内伤等因素引起,影响肺气的肃降,使津液凝聚成痰饮,阻塞气道,从而形成哮喘.笔者通过参阅大量的古今文献,对针刺治疗哮喘的临床选穴进行了初步归纳,并从腧穴、经络等不同角度对这些穴位进行了分析,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77.
本文从设计和制作在日常教学,甚至网络教学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可视人三维定位的针灸腧穴课件出发,介绍了“数字化虚拟人体”研究的四个阶段以及构建可视人的基本步骤;阐述了虚拟人当前的研究水平和虚拟人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技术条件瓶颈,介绍了作者把可视人技术用于针灸腧穴三维定位的一套技术方法,并举例展示了研制开发的可视人三维定位的针灸腧穴课件。  相似文献   
78.
我们在多年的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中感到传统疗术的腧位不规范(包括名称、定位),使得我们的教学名词解释模糊,定位不准确或一名不同位等现象,而且在临床工作中更是如此,科研工作不严谨。为此,我们研究小组于2005年以项目《蒙医放血、针刺、灸法腧穴的体表定位和解剖学定位的规范化研究》为题目立为内蒙古民族大学校级课题。本着科学、搜集和整理以及发展、系统化、规范化的原则,在蒙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着重对传统疗术教学、科研以及临床工作指导上有个规范化、统一的定位尺度,解决诸多细节问题,对传统疗术乃至蒙医的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通过对《针灸甲乙经》文字与结构两个层面的深入思考,举例分析并探讨了《针灸甲乙经》在文字、结构、腧穴、表面解剖、腧穴症治等方面的特色,从细节、整体、逻辑推理等多重角度发掘《针灸甲乙经》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0.
笔者在针灸临床过程中,常遇到经络疲劳现象,现总结如下。 1经络疲劳现象 经络疲劳现象是指在针灸临床过程中由于过多重复使用同一穴位、同一经络、同一部位的穴位或者反复使用过重的手法、过强的电针等致经络疲惫而出现针感迟钝、得气困难甚至出现气逆、病情加重等异常反应,或多种因素引起的经络气血过度耗伤,经络气血不足,导致经络腧穴功能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