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88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29篇
  2篇
中国医学   124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试论腧穴的特异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2.
腧穴点刺治疗中风闭证稷山县中医院(043200)季光兴山西省中医研究所张文革山西省中医学校附属医院赵文慧稷山县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季光兴老中医,临床擅用三棱针治疗危急重症,几十年来,活人无数,名噪河东。我们曾随其学习,颇有收益,现整理腧穴点刺治疗中风闭证...  相似文献   
13.
《素问》用“俞”,《灵枢》用“输”与“腧”表示腧穴,三字用法基本相同。“俞”源于用船运送,“输”源于用车运送,均引申为转运气血的穴位。“腧”是“俞”的今字,其字形代表的意义最符合中医学中腧穴的含义。应以“腧”作为规范的词语,表示腧穴的各种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讨论并强调了经络和腧穴的四维性特征,希望重视和加强对这一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脏腑病、经络病、相类病症腧穴配伍及特殊腧穴配伍与人体身形部位关系的总结,发现不同类别病症的腧穴配伍呈现一定的身形分布规律;特殊腧穴配伍,其彼此之间也显示出身形部位的一致或对应关系。身形理论研究为针灸临床选穴、配穴及探寻更多“有效刺激”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并可充实、完善既有的针灸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提取《新针灸学》《经络腧穴学》中穴位名称、主治病症信息,基于复杂网络建立穴-症网络,分析两者穴位数量、相互关联程度及主治规律变化,借助拓扑学数据解释变化原因,为传统针灸知识体系的结构化、标准化研究提供具体思路和方法。共纳入《新针灸学》386穴、773种症状、形成152163个穴位配伍对,《经络腧穴学》403穴、253种症状、28755个穴位配伍对。两本教材的穴-症网络存在丰富的差异性,其所载的病症结构化程度随医学知识的更新而提升。《新针灸学》模型具有更加典型的小世界效应,或因其以病症为主要分类手段的优势体现。两本教材穴位定位与主治方面发生许多变化,学科发展、时代背景等方面是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除了人体经络腧穴,耳穴也常常被用来防治疾病。对耳穴稍有了解的人,或许会迷茫于诸多耳穴的名字,比如皮质下、子宫、扁桃体、外生殖器等。耳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提到穴位,一般都会认为它们沿着经络,分布在人体的头、躯干、四肢等部位。除此之外,耳部还分布有耳穴,是人体各部分生理、病理变化在耳郭上的反应点。  相似文献   
18.
在《腧穴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只对每一穴位的定位及解剖结构用语言讲解 ,并使用简易的针灸腧穴挂图来演示 ,缺乏立体感 ,故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中尝试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用于课堂教学 ,有所收获。现小结如下。1 教学设计与实施1 1 计算机辅助备课(1)选择腧穴多媒体软件 :选用的光盘有《经络腧穴学》、《快速取穴与单穴治病》、《耳穴诊断与治疗》、《刺灸治疗学》等 ,大都是关于腧穴图像及视频方面的内容。如 :穴位的体表位置 ,穴位局部各层的解剖结构图片以及取穴方法的动态视频画面等。将光盘片段录入电脑硬盘中 ,…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文献中针刺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穴位的组方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文献中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所使用的穴位处方,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1)进行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取经、选穴和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47篇,应用频次前5位的腧穴为球后、睛明、太阳、足三里、合谷;奇穴选用频次最高,经脉选用频次前3位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取穴部位以头颈部选取最多;其次为下肢部和上肢部。结论:针刺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核心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及足阳明胃经,核心组穴为球后、睛明及太阳,配以足三里、合谷、光明、三阴交等穴,其取穴规律以局部取穴以及邻近取穴直达病所为主,远端取穴以足三里、合谷等辅以调理脏腑经络。  相似文献   
20.
总结和探讨腧穴配伍的理论内涵、作用关键和效应机制,将腧穴配伍效应概括为增加“效值”和扩大“效域”两方面,其中增加“效值”可通过医学评价量表评估值、临床客观检测指标值、实验研究检测指标值具象化体现,扩大“效域”可归纳为效应靶点增加和效应范围扩大。本文从全新视角诠释腧穴配伍理论的科学内涵,强调在创新研究方法的同时也要创新研究思路,以期在腧穴配伍研究中和针灸疗效的提升上取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