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4篇
  免费   425篇
  国内免费   116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242篇
内科学   222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234篇
预防医学   150篇
药学   384篇
  8篇
中国医学   373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263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215篇
  2016年   215篇
  2015年   209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对成人迟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认为LADA的病机与2型糖尿病不同,气阴两虚是LADA发病的基础,外感六淫,血淤互结,侵害机体是LADA发病的主要原因,并由此提出从脾虚、血淤辨治LADA,以益气健脾、活血化淤为治。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胃炎肝胃气滞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经中医辨证,属肝胃气滞型者服用四逆散加味汤剂治疗,每天1剂,早晚各1次,1周为1个疗程,治疗4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愈26例(46.4%),好转23例(41.1%),未愈7例(12.5%),总有效率为87.5%。[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肝胃气滞型慢性胃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加味逍遥散对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方法]将诊断为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加味逍遥散干预和常规干预。[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标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味逍遥散可有效干预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994.
叶洪辉 《医药前沿》2022,(8):127-129
目的:观察泰山磐石散加减治疗脾虚胎漏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本院就诊的脾虚胎漏患者62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以泰山磐石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清孕酮(progesterone, P)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chorio...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口服治疗,持续用药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俞募配穴针刺治疗,2 d治疗1次,持续治疗15次。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抑郁程度、生命质量评分、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肠道菌群、不良反应、复发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血清5-HT水平、粪便标本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数量高于对照组(均P<0.05),主要症状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粪便标本大肠埃希菌及肠球菌数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俞募配穴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患者疗效明确,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抑郁程度,提高生命质量,调节血清5-HT水平及改善肠道菌群分布,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96.
Objective:To study on Prof. GAO Zhong-ying's drug selection law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gastritis with data mining technique. Methods: The 407 medical records of chronic gastritis treated by Prof. GAO Zhong-ying were collected and the study on these drugs in the recipes was carried out with data mining method. Among them, the recipe composed of one drug was studied with frequency statistical method, correlativity between drug pairs with improved mutual information, correlativity among multi-drugs with complex system entropy cluster technique. Results: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gastritis by Prof. GAO Zhong-ying there were 30 drugs with a higher use frequency of over 38 times, 94 commonly-used drug pairs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over 0.05, 11 commonly-used drug core combinations. Conclusion: The results attained with data mining technique for studying experience of famous and old TCM physicians conform to the clinical practice and the method is of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summarization of famous and old TCM physicians'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997.
程益春治疗糖尿病经验撷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益春教授对糖尿病的研究颇有建树,提出了"脾虚致消、理脾愈消"理论;并结合西医学对糖尿病的分型,提出了1型糖尿病从肾论治,2型糖尿病从脾论治;在治疗上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药与西药相结合。  相似文献   
998.
脾虚泄泻中儿科泄泻中最常见的证型。小儿时期 ,脾常不足 ,饮食不能自节 ,故易出现腹泻 ,年龄越小 ,脾虚越明显。泄泻之初 ,病因不同 ,证型亦不同 ,但病程稍长 ,则风寒、湿热、内伤饮食等病因渐解 ,致使脾虚之象日显 ,而表现为以脾虚水湿不化为特点的脾虚泄泻。对于脾虚泄泻的中医治疗应以健脾益气、助运化湿为法 ,代表方剂参苓白术散。在该方的加减用药上 ,大家的认识基本上是大同小异 ,不再赘述。如果单纯地使用中药治疗 ,也可以治愈 ,但若对饮食加以合理控制 ,则治疗时间会大大缩短 ,一般在1~ 2d内即可治愈。本病的病机是脾虚水谷不化 ,…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治疗小儿重症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小儿重症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敷脐治疗,对照组采用颠茄合剂常规剂量给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敷脐治疗小儿重症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对照组应用双歧杆菌片、多塞平片、止泻宁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4.7%,对照组为49.0%,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合痛泻要方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