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410篇
  免费   3748篇
  国内免费   1868篇
耳鼻咽喉   806篇
儿科学   169篇
妇产科学   597篇
基础医学   2015篇
口腔科学   844篇
临床医学   5814篇
内科学   3300篇
皮肤病学   259篇
神经病学   892篇
特种医学   27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54篇
外科学   5639篇
综合类   14462篇
预防医学   1912篇
眼科学   344篇
药学   4368篇
  62篇
中国医学   1442篇
肿瘤学   11335篇
  2024年   293篇
  2023年   1268篇
  2022年   1134篇
  2021年   1380篇
  2020年   1202篇
  2019年   1269篇
  2018年   731篇
  2017年   1063篇
  2016年   1342篇
  2015年   1361篇
  2014年   2117篇
  2013年   2077篇
  2012年   2737篇
  2011年   3080篇
  2010年   3004篇
  2009年   2979篇
  2008年   3743篇
  2007年   3222篇
  2006年   2932篇
  2005年   3245篇
  2004年   2729篇
  2003年   2440篇
  2002年   2027篇
  2001年   1802篇
  2000年   1511篇
  1999年   1209篇
  1998年   1024篇
  1997年   987篇
  1996年   774篇
  1995年   613篇
  1994年   463篇
  1993年   292篇
  1992年   253篇
  1991年   216篇
  1990年   158篇
  1989年   183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胃癌腹膜转移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临床上诊治的胃癌多为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手术之后的5年生存率仍然徘徊不前,其主要原因是术后肿瘤复发转移问题,其中约50%左右的患者存在腹膜复发转移。发生腹膜转移患者的疗效差,生存率低,因此,如何提高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治疗效果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
随着对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认识的不断提高,临床报道逐渐增多。我们2001年3月至2005年7月共收治8例手术后腹腔种植转移的恶性GIST分别行再手术并跟踪随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评估增强减影在脊椎转移瘤MR 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脊椎转移瘤病人进行MR I增强扫描,对比剂采用Gd-DTPA(0.1 mmol/kg),然后用T1W I增强后的图像与增强前的图像进行减影。通过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以及肿瘤边界清晰程度的比较,对MR I减影与否进行评估。结果MR I对比增强减影图像比传统的T1W I增强图像显示更清晰、更直观。所有脊椎转移瘤图像MR I减影的CNR和SNR比常规T1W I增强图像的CNR和SNR高。MR I减影CNR为155.05±24.73(x±SD),常规T1W I增强图像的CNR为11.11±14.26(t=35.65,Ρ<0.001)。MR I减影SNR为192.82±32.89(x±SD),常规T1W I增强图像的SNR为46.03±28.22(t=23.95,Ρ<0.001))。MR I对比增强减影图像比传统的T1W I增强图像能更好地显示脊椎转移瘤的边界和侵犯情况(2χ=29.34,Ρ<0.005)。结论MR I增强减影为探查和评估脊椎转移瘤提供了一个新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直肠癌肝转移是最常见的血行转移,约20%的病人在原发病灶确诊的同时发现有肝转移,40%发生为异时肝转移。直肠癌肝转移的自然生存时间很短,50%的患者为4.8~9.8个月,2年生存率仅3%,4年生存率为0,预后极差。但是,由于直肠血液经门静脉回流至肝脏的特点,故肝转移出现较早,  相似文献   
35.
王凤军 《中国肿瘤临床》2003,30(12):896-897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同步检测p27、p53及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
王大爷得了结肠癌,住院后医生告诉他,他的病手术切除的效果应该会不错,王大爷听从医生的话,积极地配合做着各种手术的准备,自己对这个病也挺有信心的,但是昨天王大爷一声中吭的回家了,家里人围着他问了半天,他才告诉亲属们他不准备治疗了,因为术前B超发现他的肝脏有转移了,大爷知道转移就是晚期,没得治了,白花冤枉钱不值得,儿孙们听了也发愁,想知道肿瘤为什么这么快转移,没有治疗的办法了吗?  相似文献   
37.
胃癌经淋巴道发生局部和远处转移是导致患者预后差的重要因素之一。癌组织内的淋巴管生成是发生淋巴道转移的重要起始环节,胃癌组织内新生的淋巴管出现形态结构、空间分布和功能异常改变。VEGF—C/-D及其受体VEGFR-3与肿瘤淋巴管生成、淋巴道转移及疾病预后密切相关。测定VEGF—C和淋巴管标志物表达可预测和评估胃癌淋巴结受侵犯、转移状况。胃癌组织内的抗淋巴管生成实验已取得进展,具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朱新功 《右江医学》2006,34(1):57-57
2002年4月~2005年7月本院传染科住院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41例,经积极治疗后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41例患者中,男30例,女11例,男/女接近3/1。年龄4~16岁,<7岁12例,≥7岁29例。全年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多见。2.诊断依据以往未患过流行性腮腺炎,有本病流行地区旅居史,有本病患者接触史,近期出现发热,非化脓性腮腺肿痛伴咀嚼受限者伴或不伴舌下腺、颌下腺肿大,或单纯颌下腺、舌下腺肿大。同时合并下列2项或3项则诊断为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膜脑炎。①颅内高压症状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②脑膜刺激征和(或)病理征…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β-半乳糖苷酶(LacZ)基因在大鼠肺脏的转基因表达。方法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Ad-Null组和Ad-LacZ组(n=35),分别应用1.67×10~9pfu/ml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CMV和AdCMVLacZ各600μl,经气管导管滴入;各组于滴人病毒后2、5、7、14、21、28和35 d行肺组织X-gal染色。另取大鼠20只,随机分为C组、L组、M组和H组(n=5),分别应用病毒保存液和低滴度(1.67×10~8pfu/ml)、中滴度(1.67×10~9pfu/ml)、高滴度(5×10~9pfu/ml)的AdCMVLacZ各600μl,滴入病毒后7 d行肺组织X-gal染色和HE染色。结果滴入病毒后2 d,Ad-LacZ组肺组织内即有转基因表达,滴人后7 d达高峰,并维持至35 d;转基因表达位于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和肺泡细胞。H组、M组转基因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L组和C组(P<0.01)。HE染色显示,H组中3只大鼠肺组织有轻度炎性浸润。所有动物均未见远隔器官转基因表达。结论气管内滴人重组腺病毒可呈剂量依赖性介导LacZ基因在大鼠肺内表达,但过高剂量可诱发机体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0.
肿瘤的侵袭与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生物学特征 ,也是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死因。从原位的增殖性肿瘤到侵袭转移癌的演变过程中 ,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s ,MMPs)起到重要作用 ,它通过破坏基质的降解平衡而促进肿瘤细胞突破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matrix ,ECM )构成的组织学屏障 ,向周围组织侵袭和远处组织转移。因此 ,MMPs近年已成为肿瘤侵袭和转移研究的热点。1 MMPs简介MMPs也称为基质素 ,此家族是一组Zn2 +依赖性蛋白酶 ,目前所知道脊椎动物的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