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2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93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54篇
临床医学   667篇
内科学   17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905篇
特种医学   1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0篇
综合类   1365篇
预防医学   22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20篇
  7篇
中国医学   224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患者 ,女 ,38岁 ,2 0 0 2年 6月 16日因四脑室管膜瘤术后5年 ,腰骶痛 1年 ,双下肢麻木、乏力 2 0 d再次入院。 1997年5月 2 2日患者因头痛、枕颈痛 3年 ,左上、下肢活动受限 2年 ,加重 10 d抬送入院。入院头部 CT和 MRI检查 :四脑室肿瘤伴脑积水 ,肿瘤大小 4 cm× 3.6 cm× 3.6 cm ,不均一强化 ,延髓背侧明显受压。诊断为四脑室肿瘤伴脑积水。拟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四脑室下后部 ,实性 ,肉红色 ,边界清 ,与四脑室底壁及延髓粘连紧。行显微镜下次全切除。病理 :脑室管膜瘤。术后 1个月行头枕部放疗 ,总计量 5 0 Gy,疗程 6周 ,出…  相似文献   
32.
患者女,43岁。因头胀痛渐加重2个月伴走路不稳而行头颅CT及MRI检查,提示鞍上蛛网膜囊肿,大小约4.2 cm×3cm×3cm,伴梗阻性脑积水。神经系统查体见行走不稳,双眼视乳头轻度水肿,余无特殊异常发现。手术方法:局麻下安装脑立体定向仪头架后行CT定位扫描,以蛛网膜囊肿壁与右侧脑室前角交界处为靶点计算其X、Y、Z轴的坐标。回到手术室后局麻下于眉间上9cm右侧旁开2.5cm处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侧脑室出血后并发急性脑积水(PHH)的预测方法。方法 67例原发性及幕上脑出血继发侧脑室出血患,分别用Graeb标准和修改Graeb标准给脑室出血评分,以CT复查及侧脑室外引流有无急性梗阻性脑积水(PHH)为金标准,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分析各积分区段的敏感性(Se)与特异性(Sp)值,以及诊断界点值时各统计学参数的效度,用L0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各积分点与PHH发生的关系。结果 按修改Graeb标准其诊断界点时、Se、Sp、Kappa值、诊断效率与诊断指数值分别为0.90、0.87、0.74、0.88与1.77;而从3—12相应各积点并发PHH的概率分别为0.0ll、0.031、0.083、0.204、0.418、0.669、0.850、0.941、0.978与0.993。结论 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结合修改Graeb标准,对侧脑室出血后PHH的预测是可取的,而且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神经内窥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方法:单神经内窥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有高颅压症状的梗阻脑积水25例,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手术时间,拆线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术后影像学检查有改善者24例,无明显变化者1例,25例中有3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包括发热1例,颅内感染1例,一过性外展神经麻痹1例,结论:单纯神经内窥镜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手术损伤小,术后康复较快,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影响正压性脑积水分流手术效果的因素。方法:从NPH患者的病因、症状、颅内压。CSF蛋白含量、年龄、病程及腰椎穿刺放液试验等因素分析手术效果。结果:蛛网膜下脸出血、脑外伤、脑瘤术后所致的NPH手术效果好;临床以痴呆和步态不稳或痴呆和尿失禁为主要症状的手术效果好;腰穿放液试验有效、病程<6个月、年龄<60岁、颅内压波动易达到1.5kPa以上的手术效果好。CSF蛋白含量高易造成分流管堵塞,远期效果欠佳。结论:影响NPH手术疗效的因素复杂,综合分析各因素对判断手术效果有益。  相似文献   
36.
37.
颅脑外伤所致脑挫裂伤为临床常见病。由于脑挫裂伤伴发蛛网膜下腔血性脑脊液沉积,粘连,治疗不当易形成脑积水。现对我院1999年7月~2002年7月,82例脑挫裂伤患者行腰穿置管的治疗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38.
先天性脑穿通畸形手术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穿通畸形又称脑穿通性囊肿,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之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积水,在儿童中多见。我院自1981年3月至2003年10月来共收治先天性脑穿通畸形患者22例,其中21例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ETV)的手术并发症原因,探讨其防治要点。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06年2月应用ETV连续治疗梗阻性脑积水55例的手术并发症,对ETV的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做了探讨。结果:54例患者ETV得以完成,术后50例患者恢复良好,脑积水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4例患者症状复发或加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并发症包括硬膜下积液8例,发热15例,2例伴有脑膜刺激征为颅内感染,癫痫1例,硬膜外出血1例,头皮下积液8例。结论:熟悉三脑室底的解剖结构,选择合适的造瘘方法,并注意手术前后脑脊液动力学的变化,可以减少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