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7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55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68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650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75篇
  1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患者,男,50岁,既往有2年高血压病史。3周前不慎跌入水池,后出现右侧头部隐痛,偶伴恶心,未呕吐,以受凉于当地诊所按。感冒”予以解热镇痛药物治疗,效果欠佳,10天前头痛。恶心加剧,伴肢体无力,于多处诊所诊治疗效差,未做进一步检查。1天前,进一步加重出现呕吐,走路不稳,右足走路拖地,伴意识不清,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脑疝的早期诊断要点及有效治疗手段。方法对123例急性颅脑外伤脑疝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和诊治效果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存活82例,恢复良好34例(27.6%),中残22例(17.9%),重残15例(12.2%),植物生存11例(8.9%);死亡41例,死亡率为33.3%,死于并发症19例(15.4%)。瞳孔散大时间<30分的生存率为78.0%,GCS评分3~5分、6~8分的死亡率分别为41.9%和28.6%。结论抢在脑疝形成早期诊断颅内血肿,及时抢救,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尽早解除脑疝,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入院时GCS评分和瞳孔变化相结合是判断颅脑损伤病情发展和预后的重要指标。伤后距手术时间越短,特别是脑疝后距手术时间越短,手术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43.
患儿,男,3岁,住院号02-1464,于1992年2月24日因腹痛、腹胀、燥动意识不清入儿科,次日化验肝功后转入我科。入院前四天因发烧、咳嗽流涕,用一般感冒药治疗无效。入院前四日因发烧、咳嗽流涕,用一般感冒药治疗无效。入院当日除腹痛腹胀外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皮肤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比较脑疝复位天幕裂孔切开与常规去骨瓣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引起脑挫裂伤脑水肿、颅内血肿出现脑疝晚期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 共收治重型脑外伤脑疝晚期患者5 6例,分为2组:脑疝复位组31例;常规手术组2 5例。患者术前GCS计分均为3~5分、双瞳孔散大或有不同程度散大,所有患者都经头颅CT扫描确定脑损伤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存活者随访1a ,脑疝复位组:恢复良好/中残1 0例、重残/长期昏迷7例、死亡1 4例(45 %) ;常规手术组:恢复良好/中残1例、重残/长期昏迷3例、死亡2 1例(84 %) (P <0 .0 5 )。脑疝复位组术后大脑后动脉梗死、应激性溃疡、脑积水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P均<0 .0 5 )。结论 脑疝复位天幕裂孔切开治疗重型脑外伤引起脑挫裂伤脑水肿、颅内血肿出现脑疝晚期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去骨瓣手术。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总结颅脑损伤所致晚期脑疝患者在抢救室钻孔减压经验。方法 152例晚期脑疝患者抢救室钻孔探查、放血、减压,开颅手术及常规治疗。结果 钻孔后,45例双瞳孔回缩,对光反射恢复。2例后颅窝血肿引起呼吸停止,钻孔减压后自主呼吸恢复。38例一侧瞳孔回缩。67例瞳孔无改变。按GOS标准:良好45例,中残11例,重残93例,植物生存12例,死亡72例。结论 抢救室颅骨钻孔放血减压,能达到景快捷和最直接的颅内减压效果。  相似文献   
46.
急性颅脑损伤脑疝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脑疝的临床特点及各种影响预后的因素,以提高急性颅脑损伤脑疝的诊断和治疗水平,降 低其病死率.方法:对 2000~ 2003年收治的 51例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 51例通过手术或非手术治疗方法,死亡 33例,住院病人病死率高达 64.7%.主要 死亡原因:颅内血肿及脑挫裂伤后脑水肿引起的 ICP增高形成脑疝和原发性或继发性脑干伤;其次是各种严重的并 发症.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引起脑疝伤残、病死率极高,其预后与 GCS计分、瞳孔变化、损伤类型、年龄大小、手术时 机及手术指征的掌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浮动骨瓣减压术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治疗中应用。方法对48例小儿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采用浮动骨瓣减压术的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48例患儿经过手术治疗,41例恢复良好,7例中残,无重残及死亡。结论小儿有其特殊的生理及解剖特点,采用浮动骨瓣减压术治疗小儿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8.
外伤性颅内血肿致脑疝的外科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研究外伤性颅内血肿致脑疝患者的救治经验,探讨手术为主的外科综合治疗措施,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分析108例外伤性颅内血肿致脑疝患者的颅内血肿类型、临床特征、抢救措施、手术方式及预后状况。结果:全组67例GCS3分~5分,41例GCS6分~8分。GOS预后:恢复良好28例(25.93%),中残10例(9.26%),重残18例(16.67%),植物生存6例(5.56%),死亡38例(35.19%)。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减压、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亚低温治疗、高压氧治疗、颅内压监护、血浆渗透压监测、加强术后的监护和防治并发症,是提高外伤性颅内血肿致脑疝患者救治成功率和改善其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9.
刘薇  张祥建 《中国全科医学》2006,9(20):1742-1742
脑组织由于受到压力的影响,通过脑内正常的腔隙或裂孔致使脑组织从压力高的一侧向压力低的一侧移位,从而导致临床上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叫做脑疝。颅内压力是由颅内动脉、静脉、脑组织及脑脊液四者的压力与容积所决定的。在正常情况下,颅内压通过脑脊液循环和脑血液循环的调节作  相似文献   
50.
陈年才 《安徽医学》2006,27(6):533-534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形成患者的死亡原因和救治措施。方法对31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行急诊手术清除颅内血肿22例,清除血肿加去骨瓣减压9例。结果按出院时GOS评定结果良好23例(74.2%),中残2例(6.5%),重残1例(3.2%),死亡5例(16.1%)。结论加强院前急救,及时CT检查,早期手术,可降低脑疝病人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