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91篇
  免费   965篇
  国内免费   485篇
耳鼻咽喉   739篇
儿科学   160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584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3216篇
内科学   4115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4122篇
特种医学   4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62篇
综合类   5700篇
预防医学   1057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2192篇
  53篇
中国医学   1910篇
肿瘤学   78篇
  2024年   287篇
  2023年   995篇
  2022年   803篇
  2021年   954篇
  2020年   842篇
  2019年   966篇
  2018年   447篇
  2017年   760篇
  2016年   886篇
  2015年   828篇
  2014年   1206篇
  2013年   1165篇
  2012年   1473篇
  2011年   1392篇
  2010年   1405篇
  2009年   1191篇
  2008年   1206篇
  2007年   1244篇
  2006年   1060篇
  2005年   1092篇
  2004年   836篇
  2003年   617篇
  2002年   526篇
  2001年   428篇
  2000年   340篇
  1999年   290篇
  1998年   250篇
  1997年   234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24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51.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复发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随机将77例首次卒中发作时HP阳性患者分为抗HP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其复发情况。同时观察139例首次卒中HP阴性患者复发时HP感染情况。结果 39例HP阳性患者经抗HP治疗后复发率为15.4%,38例HP阳性虱未抗感染治疗复发率为39.4%,139例首次卒中时HP阴性患者卒中复发率为24.5%(P<0.05);在33例首次卒中发作HP阴性者在复发时,其HP检测阳性者21例,阳性率为63.4%(P<0.05)。结论 HP感染是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防治HP感染可以减少卒中发作。  相似文献   
52.
球麻痹即延髓麻痹,它是指脑干病变可损及舌咽迷走神经的核及脑干内纤维,双侧延髓病变引起的舌咽、迷走神经为主的后组颅神经麻痹。其临床特点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构音不清,声音嘶哑等,以往遇到此类患者,护士用常规胃管置入法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且反复置入,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反复插管还会导致患者鼻咽部黏膜的损伤、水肿等。我院神经内科2002年2月~2004年10月对清醒球麻痹患者采取区别于常规胃管置入的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3.
患者 ,女 ,5 1岁 ,因突发性右下腹疼痛 ,阵发性加重伴恶心 ,呕吐 17小时于 2 0 0 0年 10月 2 3日入院。患者 17小时前右下腹部突发撕裂样疼痛 ,1小时后转为全腹胀痛 ,站立时头晕。末次月经 2 0 0 0年 9月 18日 ,体格检查 :T37.℃ ,P10 2次/分 ,BP110 / 6 0mmHg(14.6 / 8,0kPa) ,急性痛苦面容 ,神志清 ,面色略苍白 ,体态肥胖 ,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部略膨隆 ,全腹均有压痛 ,以下腹部为重 ,腹肌略紧张 ,反跳痛明显 ,移动性浊音阳性 ,肠鸣音弱。妇科检查 :外阴正常 ,阴道通畅 ,后窟窿饱满 ,触痛明显 ,宫颈光滑 ,摇摆痛、举痛明显。…  相似文献   
54.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atrum Basilar ArterySyndrom RBAS)是指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5条血管交叉部,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该区域的循环障碍。病因主要为栓塞和血栓形成,本病以老年人发病为多,平均年龄为65岁,以眩晕、吐和视物模糊为主诉,常有神经眼征。  相似文献   
55.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附126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总结分析126例原发性脑干损伤病例的治疗与效果。对其中的大部分病例采用早期控制性通气,亚低温,钙拮抗剂及神经节苷脂治疗,结果 伤后2周,死亡35例(27.78%)。主要死因为中枢性呼吸功能衰竭。伤后半年,死亡50例(39.68%)。植物生存12例(9.52%),重残11例(8.73%)。中残17例(13.40%)。恢复良好38例(30.16%)。结论 早期控制性通气,亚低温,钙拮抗剂及神经节苷脂治疗可明显降低原发性脑干损伤的死残率。  相似文献   
56.
57.
对神经内科卒中后抑郁病人发病率进行调查,为有效地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8.
卒中后抑郁临床特点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卒中后抑郁(PSD)是卒中患者最常见的情感障碍,影响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增加卒中的病死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21世纪精神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抑郁障碍已成为我国第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有关报道我国约有95%的抑郁患者从未接受过诊治[1].  相似文献   
59.
加强首发卒中高危人群的识别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卒中患病率和死亡率居世界前列,在城市和农村全死因顺位中,分别排第一、二位,在单病种死亡原因排首位。我国11省市的资料显示,1992-2003年我国卒中年发病率为282/10万,其中缺血性卒中为209/10万,出血性卒中为73/10万;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城市的脑血管病年发病率为219/10万,农村为185/10万担。  相似文献   
60.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最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为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卒中的关系,我们通过对72例经CT、MRI确诊的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