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14篇
  免费   3669篇
  国内免费   1621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139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749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4798篇
内科学   3824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4093篇
特种医学   8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7篇
外科学   857篇
综合类   15549篇
预防医学   4377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7088篇
  160篇
中国医学   9134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778篇
  2023年   2554篇
  2022年   1992篇
  2021年   2582篇
  2020年   2434篇
  2019年   2481篇
  2018年   1029篇
  2017年   1980篇
  2016年   1993篇
  2015年   2156篇
  2014年   3742篇
  2013年   3366篇
  2012年   4087篇
  2011年   3891篇
  2010年   3462篇
  2009年   3089篇
  2008年   3149篇
  2007年   2810篇
  2006年   2395篇
  2005年   2412篇
  2004年   2095篇
  2003年   1816篇
  2002年   1459篇
  2001年   1198篇
  2000年   676篇
  1999年   463篇
  1998年   362篇
  1997年   266篇
  1996年   263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95篇
  1993年   159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观察"三位一体"针法联合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的疗效及对上肢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将97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三位一体"针法+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2组疗程为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上肢水肿分级、疼痛评分、上肢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肩手关节活动度、上肢静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上肢水肿分级和腋静脉、肱静脉、肘正中静脉、桡静脉内径及最大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周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上肢Fugl-Meyer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活动度和掌指关节屈曲、近端指间关节屈曲、远端指间关节屈曲、拇指指间关节屈曲角度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三位一体"针法联合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疗效确定,不仅能促进上肢水肿消退,缓解疼痛,提高肩手关节活动度,还能改善上肢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改善上肢静脉血流、促进静脉回流有关。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观察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 CD40L)与高危人群颈动脉斑块性质之间的关系,为高危人群早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入选条件选取145例作为高危组,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高危组分为无斑块组(Ⅰ)67例、稳定斑块组(Ⅱ)21例和不稳定斑块组(Ⅲ)57例3个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s CD40L水平。结果高危组血清s CD40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各亚组间血清s CD40L水平比较:Ⅰ组<Ⅱ组<Ⅲ组[(3.489±0.820)mg/ml<(3.600±0.697)mg/ml<(4.011±1.074)m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 CD40L(OR=1.788,P=0.037)是影响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s CD40L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血清s CD40L可能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促使其由稳定斑块向不稳定斑块的方向发展;对于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清s CD40L水平较高者,应早期给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以此来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4.
75.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康复科治疗的首次脑卒中患者30例,全部病例均经CT或MRI检查,其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脑梗死及脑出血诊断标准:病程均在3个月以内,生命体征稳定,GCS评分≥8分,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四肢瘫等患者,其中脑梗死20例,脑出血10例,年龄40~70岁。我们对3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综合应用多种康复治疗技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6.
摘要:目的 探讨原络调神针刺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IGF-1、BDNF、NGF水平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原络调神针刺法进行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抑郁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血清炎症因子及神经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8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2.5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HAMD、MESSS评分及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ADL评分及血清IGF-1、BDNF、NGF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原络调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明显升高患者血清IGF1、BDNF、NGF水平,改善神经功能,同时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进而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生活质量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症状管理提供参考信息。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症状评估表、简易疲乏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量表和脑卒中生活质量专用量表对205例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偏瘫肩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为(144.48±27.69),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肩痛困扰、肩痛频度、肩外旋、疲乏程度和抑郁,可以解释总变异的63.3%。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疲乏程度、肩痛频度和肩痛困扰可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β_(疲乏程度-生活质量)=-0.252,P<0.001;β_(肩痛频度-生活质量)=-0.147,P<0.001;β_(肩痛困扰-生活质量)=-0.317,P<0.001);疲乏程度和肩痛频度亦可通过肩痛困扰来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β_(疲乏程度-肩痛困扰-生活质量)=-0.066,P<0.001;β_(肩痛频度-肩痛困扰-生活质量)=-0.064,P<0.001)。结论 临床上应同时关注脑卒中患者疲乏和偏瘫肩痛症状,关注抑郁和疲乏对症状体验的协同作用,提高医护人员症状管理的效率,从而提高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8.
79.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8):192-192
在神经心理研究方面重点突出:脑功能、认知功能和神经科学相关的研究.脑卒中功能恢复、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帕金森病患功能障碍的康复。  相似文献   
80.
大家都知道,脑卒中的病人容易犯上抑郁症。据美国神经科杂志报告,每三个经抢救回来的脑卒中病人,其中有一个将来将发展成为抑郁症,抑郁症的发病率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