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4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6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多巴酚丁胺与心得安对家犬脉象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心搏出量对脉象图的影响。方法:选取家犬为实验对象,通过采用静脉推注正心力药多巴酚丁胺、负心力药心得安以观察不同心脏功能状态下的脉象图变化。结果:多巴酚丁胺药后脉搏波主波幅度(h1)、重搏前波幅度(h3)、降中峡幅度(h4)值和脉图收缩期面积(As)、舒张期面积(Ad)、心搏出量(SV)明显高于心得安组;而脉搏波高度之比(h3/h1、h4/h1),后者明显大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脉象图波幅的高低与心脏收缩功能的强弱显著相关,其中尤以主波及收缩期面积的关系更为直接和密切。  相似文献   
92.
李静 《中外健康文摘》2012,(38):198-199
目的讨论支气管哮喘患者舌脉象表现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作期和缓解期的舌脉象表现特征.结果舌像分布显示淡红舌20例,红舌19例,淡紫舌12例,淡白舌10例,紫暗舌6例,绛舌1例;胖舌35例,裂纹舌26例;白苔32例,黄苔22例,淡黄苔13例,无苔1例;薄苔29例,厚苔24例,腻苔15例.舌像分布显示玄脉18例,滑脉11例,滑玄脉8例,沉滑脉5例,浮弦脉、弦数脉、弦细脉各4例,沉脉、浮滑脉、沉弦脉、滑数脉各3例,弦细滑脉和弦细数脉各1例.结论由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病因、病机不同,舌脉象表现特征极易受观察者经验、诊法、技巧、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影响,正确地判断舌脉象表现特征分析在中医中药诊疗支气管哮喘方面具有非常中药的意义.  相似文献   
93.
脉诊研究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临床特色,脉象是诊病辨证的重要指征,也是治疗用药的主要依据。《内经》论脉从"三部九侯"到独取寸口,脉象描述形象易辨,脉理诊法细致全面。在《内经》的基础上,补充了众多病证的脉象,进一步揭示以脉象诊病的真谛。  相似文献   
94.
<正>"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说明七情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使用。"凡治病者,必先知脉之虚实,气之所结,然后为之方,故疾可愈,而寿可长也。"强调脉象变化的重要临床意义。那么,七情因素与脉象变  相似文献   
95.
中医脉诊在对疾病早期诊断和非器质性病变诊疗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但是受科技发展的限制,加上传统中医相授多以口诀和感觉,主观性颇大,仍然处于经验医学的范畴之中。中医脉诊客观化和科学化研究将古老的中医脉诊与现代科学方法联系起来,可增强中国传统医学在现代社会中的理论地位和实践地位。其中,研制脉象传感器是第一步,把过去靠医生手指拾取的信号转变为可由现代工具采集、运用现代方法进行分析的信号。第二步则是依据不断改进的脉象传感器,进行深入的脉象信息分析,并寻求临床应用途径。文章应用自制的基于单目CCD摄像头的脉搏图像传感器采集桡动脉脉搏图像,提出一种无需标定CCD摄像头内外参数的方法,从图像中提取脉管径向多点离面位移变化信息,并由此离面位移变化信息以及切脉压力信息得出中医脉诊中的一些常用脉象指感特征信号。  相似文献   
96.
弦脉与紧脉在脉象上均具有脉气紧张的特点,临床切脉易将两者混淆。从弦脉与紧脉的脉象构成要素、脉图特征及脉象形成机制等方面研究其异同之处,掌握辨析要点,对临床鉴别弦脉与紧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大气之说源于《内经》,仲景《金匮》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之语,开后人于此无量法门。喻昌《医门法律》,张锡钝《医学衷中参西录》(以下简称《录》)联镖接轸,辉映后先,尤张氏大气下陷之论洞察医源,鞭辟入里,于其一生中得力之处,披露无疑。  相似文献   
98.
《灵枢》为现存最早,且较为完整的中国医学理论经典,是中医学说的根源,也是中医脉学的根源。归纳整理《灵枢》提及的丰富脉象名称,并提出古文献最早提及的原始脉象个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9.
中风是以卒然昏仆 ,不省人事 ,伴口眼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 ,而仅以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病死率、病残率均较高 ,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故对瞬息变化的中风病人护理尤为重要 ,现就其中医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望神色知脑之病症《内经》曰 :“神者 ,水谷之精气也” ,“得神者昌 ,失神者亡。”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露 ,人之神志、意识都是大脑皮层的活动 ,而中风是颅脑血管变化 ,所以望神对中风病人的安危和预测尤为重要。望神是通过对病人的意识、表情、面色 ,目光及言语的观察来进行综合判断 ,即使…  相似文献   
100.
中医药治疗晚期癌症对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期具有独特的疗效,从舌脉象和临床症状分析,气阴两虚理其正虚的根本。气虚是由阴精受损,化生不足所致,血瘀,痰湿凝聚,热毒内结是其邪实的主体。共为虚实挟杂之证。临床上对具有虚寒表象的患者用温热之剂出现热象显现,病情加重是由于阴虚和邪实均易化热,温热之剂易伤阴助邪。现代研究具有抗癌作用的多非温热药,温热药可兴奋中枢,刺激感觉神经末梢,从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