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7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45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246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585篇
内科学   694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1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1034篇
预防医学   364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41篇
  3篇
中国医学   16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小儿胃镜检查时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59例行胃镜检查的患儿进行同步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1 病例 患者,女,29岁,孕足月第二胎瘢痕子宫,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术前查体及各项辅助检查均正常。入室血压130/85mmH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8%、心率(HR)72次/min,鼻导管吸氧,建立静脉通路,于L1.2行硬膜外穿刺,头向置管3.5cm,经过顺利,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首次总量为14ml,阻滞平面达T8,为防止术中渗血,于手术开始前缓慢静注立止血1ku,  相似文献   
53.
窦性早搏1例     
郑颖 《成都医药》2004,30(6):351-351
患者,女,63岁。反复上腹疼痛2^ 年,加重7d,于2003年9月4日9时入院。查体:体温36.5℃,呼吸20n.min^-1(n=次),脉搏70n.min^-1,BP17/12kPa,一般情况差。临床诊断:①胆道感染。②急性胆源性胰腺炎。③高血压病Ⅱ期。④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大动脉扩张性的改变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自动测量系统测定颈动脉-股动脉PWV作为反映大动脉扩张性的参数。对11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PWV检测,其中男87例,女31例,年龄64-83岁,平均(67.12±10.26)岁。结果 11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PWV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P<0 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收缩压与反映大动脉扩张性的PWV关系密切(P<0.001)。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导致大动脉扩张性降低,年龄、收缩压与患者大动脉扩张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5.
肾移植后血管状态可能得到改善,而活体供肾可能增加心血管病风险。方法:前瞻性评估供体[58例,年龄(45±13)岁]和受体[51例,年龄(50±12)岁]在肾移植或活体供肾前后1年的肾小球滤过率(measur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mGFR,51 Cr-乙二胺四乙酸清除率),并依据血压、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中心动脉压增强指数(central augmentation index,AIx)、超压(excess pressure,Pexcess)和前臂血管阻力的水平评估术后中度血管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6.
介绍一种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PG)和独立成分分析(ICA)模型,通过分析一段人脸视频实现非接触式测量脉搏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在正常环境下,通过摄像头获取一段人脸面部的彩色视频,对人脸区域进行RGB通道分离和ICA处理后,找到与人体脉搏波最为接近的一组分量作为测量结果。本文首先介绍PPG和ICA的基本原理,然后介绍基于两者视频脉搏的测量过程,最后给出实验结果和对比数据。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基于心肺运动试验(CPET)客观定量评估的个体化运动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血压、血压变异性、脂代谢和脉搏波波形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济宁医学院教职工中的40例高血压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48.5±4.6)岁,年龄范围为40~58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CPET组,每组2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生活方式干预,CPET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CPET客观定量评估的个体化运动。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静息血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SSD)、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DSD)、日间收缩压标准差(dSSD)、日间舒张压标准差(dD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和桡动脉脉搏波切迹幅度。结果 CPET组干预后收缩压[(126.8±8.2)mmHg(1 mmHg=0.133 kPa)]和舒张压[(75.3±6.1)mmHg]水平均低于常规组[(132.1±6.2)mmHg、(79.7±6.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ET组患者干预后LDL-C[(2.2±0.5)mmol/L]、总胆固醇[(4.8±0.6)mmol/L]、甘油三酯[(1.2±0.4)mmol/L]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3.4±0.4)mmol/L、(5.3±0.7)mmol/L、(1.8±0.3)mmol/L],HDL-C[(1.5±0.2)mmol/L]高于常规组[(1.1±0.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ET组干预后24 hSSD[(10.3±4.3)mmHg]、dSSD[(11.6±3.8)mmHg]、nSSD[(9.5±4.1)mmHg]、24 hDSD[(9.7±2.8)mmHg]、dDSD[(11.2±3.3)mmHg]、nDSD[(8.2±2.8)mmHg]水平低于常规组[(13.4±5.4)mmHg、(14.3±4.8)mmHg、(12.1±3.4)mmHg、(12.4±3.4)mmHg、(13.0±4.2)mmHg、(10.1±3.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ET组干预后脉搏波切迹幅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PET客观定量评估的个体化运动用于高血压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降低血压变异性,改善脂代谢,增加脉搏波切迹幅度,改善血管弹性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功能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脉搏波速度自动测量系统对62例健康人和232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FPWV)检测,并分析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BP)、脉压(PP)、体重指数、年龄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的CFPWV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高血压病患者CFPWV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并与年龄、SBP、DBP、MBP、PP呈显著的负相关(P<0.01).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的动脉弹性明显降低,检测CFPWV可观察动脉早期功能改变,对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
石磊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7):1-3+8
目的分析脉搏指示连续心排出量(pulse-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指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5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其预后分为存活组30例及死亡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PiCCO监测指标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心脏指数低于存活组,血管外肺水指数、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腔内血容积指数、体循环阻力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提示,心脏指数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呈正相关,血管外肺水指数、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则呈负相关(r=0.381、-0.062、-0.084,P0.05)。结论 PiCCO监测指标中心脏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对上述指标进行监测有助于评估临床疗效及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在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本院住院部收治的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48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流监测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研究组患者放置PICCO导管,根据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调节呼吸机参数并补液;对照组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根据中心静脉压指标对患者补液。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前24小时和治疗后48小时心率、中心静脉压、体动脉平均压、氧合指数,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48小时上述指标差异及呼吸机应用时间、入住ICU时间及死亡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8小时心率、中心静脉压、体动脉平均压均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48小时心率、中心静脉压、体动脉平均压与治疗前24小时比较均降低,氧合指数升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呼吸机应用时间、入住ICU时间、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PICCO可直观反馈重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临床可根据其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加强对患者的补液治疗,有利于患者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